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九 為禹前除得(道)

“除”字,《玉篇·阜部》訓曰:“去也,關也。”《周禮·地官·山虞》云:“若祭山林,則為主而修除。”鄭玄注:“修除,治道路場壇。”南宋戴侗撰《六書故·地理二》亦云:“辟草移地為除,廷除之義取此,凡除治皆取此義。”[115]結合上述詮釋,本段簡文中“除道”的含義當是指對沿途的道路施予開辟、修治和清整,使之暢通無阻。其實,“除道”是先秦古籍中常見的專用術語,如《春秋左傳》卷八“莊公四年”條云:“(王)令尹斗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營軍臨隨。”《正義》曰:“除道,謂除治新路,故知更開直道。”[116]此外,“除道”亦頻見于《戰國策》《墨子》《韓非子》等傳世文獻及睡虎地秦墓竹簡、里耶秦簡、張家山漢墓竹簡(247號墓)、額濟納漢簡等出土資料中,均系指肅清、修繕道路等含義。后世道教文獻中頻見“除道”用語,其含義大抵是對原有本意的延伸和神化。

就句式的結構及含義而言,放馬灘秦簡《日書》“為禹前除得(道)”與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先為禹除道”可謂一致。有學者將睡簡“先為禹除道”解釋為“我為大禹清除道路”[117]。此說恐誤,筆者認為:經過禹步及畫地“五橫”等神秘儀式后,出行者暫時實現了從世俗到神圣的轉變,儼然化身為大禹(后世道教科儀將此環節稱作“變神”),進而以大禹的神圣權威飭令沿路的神祇及邪鬼精靈,清整道路、使之暢通無阻,消除一切安全隱患,為即將展開的旅行提供庇護和保佑。[1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任丘市| 南康市| 张家港市| 阿拉善左旗| 吕梁市| 五指山市| 新巴尔虎左旗| 鱼台县| 甘洛县| 武强县| 泰和县| 南安市| 砀山县| 平阳县| 淮安市| 通州市| 法库县| 博客| 中卫市| 盐源县| 太谷县| 汾阳市| 成都市| 庆安县| 旬阳县| 宝鸡市| 洛川县| 宽城| 榆社县| 连平县| 盱眙县| 富民县| 临高县| 呼伦贝尔市| 彭阳县| 平遥县| 惠州市| 徐汇区| 岑溪市|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