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花地研究:以明清以來貴州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為例
- 楊斌
- 318字
- 2019-07-16 11:19:36
第二章 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形成與演變
研究明清以來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問題,就必須了解明清以來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形成與演變情況。因為插花地是行政區域劃分的必然結果,而行政區域界線又是構成行政區域的基礎;沒有行政區域界線,就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區域,插花地就不可能產生。根據2002年5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見附錄一),行政區域界線指的是“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行政區域毗鄰的各有關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區域管轄權的分界線”[1]。
永樂十一年(1413)貴州建省,標志著川(含渝)黔交界線初步形成。但當時的川(含渝)黔交界線并非當前的川(含渝)黔交界線。在當前的川(含渝)黔交界線正式形成以前,有過多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