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形成與演變

研究明清以來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問題,就必須了解明清以來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形成與演變情況。因為插花地是行政區域劃分的必然結果,而行政區域界線又是構成行政區域的基礎;沒有行政區域界線,就不可能有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區域,插花地就不可能產生。根據2002年5月13日國務院頒布的《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見附錄一),行政區域界線指的是“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行政區域毗鄰的各有關人民政府行使行政區域管轄權的分界線”[1]

永樂十一年(1413)貴州建省,標志著川(含渝)黔交界線初步形成。但當時的川(含渝)黔交界線并非當前的川(含渝)黔交界線。在當前的川(含渝)黔交界線正式形成以前,有過多次調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麟游县| 赤水市| 旺苍县| 大厂| 芜湖县| 措美县| 延寿县| 秦安县| 微山县| 保山市| 康乐县| 固安县| 霍州市| 绍兴市| 内黄县| 禄劝| 禹州市| 凤庆县| 镇江市| 蚌埠市| 乌拉特前旗| 建德市| 左云县| 射洪县| 上饶市| 星座| 威信县| 东阳市| 贞丰县| 祁连县| 德化县| 西和县| 惠水县| 开封县| 吉木萨尔县| 和静县| 深州市| 兰溪市| 洪雅县| 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