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首頁
>
具身道德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
書名:
具身道德的心理機制及其干預研究
作者名:
唐芳貴
本章字數:
1057字
更新時間:
2019-07-16 11:20:22
目錄
緒論
一 研究背景
二 問題提出
三 研究構思
第一章 德性:道德心理學的視角
一 道德判斷之理性主義與直覺主義
二 道德判斷基礎之一二三四五
三 道德心理學之新綜合
第二章 具身認知與具身道德
一 具身認知與體知
二 具體道德與德性之知
三 道德隱喻
第三章 生理性厭惡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四 討論
五 結論
第四章 清新氣味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清新氣味和道德行為評價
三 實驗二 清新氣味和道德行為意向
四 實驗三 清新氣味和道德行為
五 總討論
第五章 物理溫度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孤獨感和洗澡習慣
三 實驗二 物理溫度和心理溫度
四 實驗三 道德溫度、物理溫度和心理需求
五 總討論
第六章 閉眼睜眼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閉眼、道德判斷和行為意向
三 實驗二 閉眼與自利行為
四 實驗三 閉眼、心理模擬和道德判斷
五 實驗四 閉眼、負性情緒、心理模擬和不道德行為
六 總討論
第七章 趨避動作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信任度、趨避和反應時
三 實驗二 手臂伸縮與信任判斷
四 總討論
第八章 高度體驗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高度體驗和捐贈行為
三 實驗二 高度體驗和助人行為
四 實驗三 高度體驗和傷害行為
五 實驗四 高度體驗和自利行為
六 總討論
第九章 心手手勢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心手手勢與真心
三 實驗二 心手手勢與印象評價
四 實驗三 心手手勢與誠實評價
五 實驗四 心手手勢與欺騙行為
六 總討論
第十章 黑白對比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黑白對比與道德兩難問題
三 實驗二 黑白對比與社會問題
四 總討論
第十一章 顏色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調查研究 紅綠顏色與道德行為
三 實驗一 紅綠顏色與道德行為評價
四 實驗二 顏色、效價匹配和道德行為評價
五 總討論
第十二章 潔凈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清潔動作與道德判斷
三 實驗二 清潔概念與道德判斷
四 實驗三 清潔概念、道德自我和道德判斷
五 總討論
第十三章 時間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時間框架、負性情緒和公平感
三 實驗二 時間距離、負性情緒和公平性
四 實驗三 經濟性效價、負性情緒和行為意愿
五 實驗四 慷慨度、正性情緒和捐贈行為
六 總討論
第十四章 科學與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科學與道德傷害
三 實驗二 科學概念啟動與道德傷害評價
四 實驗三 科學與道德行為意向
五 實驗四 科學與利他行為
六 總討論
第十五章 敬畏情緒
一 引言
二 調查研究 身體震顫與敬畏
三 實驗一 身體震顫、害怕和敬畏
四 實驗二 身體震顫、嫉妒和敬畏
五 總討論
第十六章 敬畏、時間和道德
一 引言
二 實驗一 敬畏感、幸福感和時間可用度知覺
三 實驗二 敬畏、時間可用度知覺和道德行為
四 實驗三 敬畏、行為決策和生活滿意度
五 總討論
第十七章 道德敏感性的正念禪修干預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實驗結果分析
四 討論
第十八章 大學生德性自我意象和踐行度的教育干預:具身認知的視角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四 討論
參考文獻
后記
目錄
上一章
下一章
推薦閱讀
女性情商課
青少年心理健康大講堂
三天讀懂博弈論
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皮格馬利翁效應
墨菲定律: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定律(超值白金版)
可能性法則:量子力學如何改善思考、生活和愛的方式
眨眼之間(全新修訂中文版)
高考生心理減壓(家長、教師版)
看得見的心理成長:如何掌控情緒,發現自我
知人知面知心的行為心理學
一生要知道的心理學定律、經濟學定律大全集
欲罷不能:刷屏時代如何擺脫行為上癮
社區心理學研究(第9卷)
超越理智:神經科學揭示情緒為何失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
望谟县
|
泰顺县
|
团风县
|
胶南市
|
绥芬河市
|
乌拉特前旗
|
天长市
|
临漳县
|
喜德县
|
宿迁市
|
敦煌市
|
徐闻县
|
都匀市
|
阜阳市
|
广州市
|
唐山市
|
佛山市
|
堆龙德庆县
|
洛宁县
|
寿阳县
|
高州市
|
台东市
|
太和县
|
温州市
|
万年县
|
秭归县
|
万宁市
|
赤壁市
|
武平县
|
镇康县
|
金昌市
|
鲜城
|
津南区
|
资讯
|
南华县
|
兰坪
|
囊谦县
|
剑川县
|
永州市
|
宣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