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會議紀要之二十八

2011年8月8日

2011年8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教授主持召開《新大眾哲學》編寫工作第28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景源研究員、孫偉平研究員、周業兵秘書,中共中央黨校龐元正教授、郝永平教授、李曉兵教授、楊信禮教授、辛鳴教授,王磊博士,博士生陳界亭。

會議討論了辛鳴教授的《哲學總論》和李曉兵教授的《關于人生觀問題的思考——讓我們蕩起幸福人生的雙槳》以及王磊博士的《信息論》提綱。

辛鳴教授對《哲學總論》篇修改的內容作了說明,大家在討論時建議將《哲學總論》改為《學好哲學 終身受用——哲學總論篇》;將第一部分中的標題“哲學是什么以及哲學有沒有用”改為“哲學是什么”,“哲學研究什么和怎樣研究”改為“哲學怎么研究”,“走向哲學殿堂的必由之路”改為“走向自由殿堂的必由之路”。將第二部分中的標題“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科學贏得尊重”修改為“以科學贏得尊重”,“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立場獲得力量”修改為“以立場獲得力量”,“馬克思主義哲學用實踐實現革命”修改為“用實踐實現革命”,“馬克思主義哲學因精神跨越時代”修改為“因創新跨越時代”;將第三部分《站在中國的大地上超過馬克思——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修改為《站在中國的大地上超過“老祖宗”——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并將“要想超越巨人必須站在巨人肩上”修改為“必須站在巨人肩上”,“深深扎根在中國大地上枝繁葉茂”修改為“深深扎根在中國大地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兩大飛躍”修改為“實現中國化的兩大哲學飛躍”,“走向大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修改為“真正變成大眾手中的思想武器”;將《走向大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中的四個標題修改為“啟蒙群眾,要讓群眾真學;為了群眾,要讓群眾真信;屬于大眾,要讓群眾真懂;走向群眾,要讓群眾真用”。

李曉兵教授主要介紹了對《關于人生觀問題的思考——讓我們蕩起幸福人生的雙槳》所作的結構、邏輯、語言等方面的調整。大家認為該部分語言清晰流暢、賞心悅目,具有理論深度。建議將篇名改為《讓我們蕩起幸福人生的雙槳——人生觀篇》;建議將“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了解你自己”改為“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什么是人生觀”,說明什么是人生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關系;將“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 倡導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理性和詩意的生活”改為“做一個高尚的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倡多樣、積極、健康的人生觀——為人生插上自由的翅膀”改為“做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倡導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明確論述人生觀與世界觀的關系,概括論述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的主要內容,突出強調馬克思主義人生觀的重要性。

王磊博士對《信息論》的提綱作了說明。大家主要提出了以下意見:1.將題目改為《信息化給人類帶來了什么——信息論》。2.信息論作為唯物論的一部分,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處理物質、精神、能量的關系。3.主要寫四個部分:(1)應對辯證唯物主義的新挑戰——信息是什么。論述信息是什么,回答信息與物質、精神、能量的關系,也就是闡述馬克思主義的信息觀。可從波普爾的世界三入手。信息不是物質本身,也不是精神本身。信息是物質的反映、表現和關系,或者是物質形態與結構的表征。(2)信息改變了什么。信息時代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新變化,要回答什么是信息化、信息社會、信息時代、虛擬實踐等問題。信息雖然改變了社會,但并未動搖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反而證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正確性。(3)怎樣應對信息時代的新變化。虛擬世界并不虛擬,要合理運用信息化應對現實社會出現的問題,綜合利用信息化成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述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在虛擬實踐中論述虛擬交往、虛擬生存的內容,對虛擬思維進行深入思考。

下次會議時間為2011年8月20日下午4點30分,討論馮鵬志教授、博士生陳界亭的稿子以及龐元正教授與王磊博士的提綱。辛鳴教授的總論部分裝訂成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游县| 天镇县| 怀安县| 新昌县| 徐闻县| 肇庆市| 芜湖市| 柳林县| 乐亭县| 广安市| 四会市| 竹溪县| 吉水县| 偏关县| 安龙县| 开平市| 五寨县| 淮南市| 酒泉市| 廉江市| 深州市| 虞城县| 饶阳县| 绥滨县| 呼图壁县| 库尔勒市| 嫩江县| 永安市| 蕉岭县| 同德县| 定南县| 四平市| 保亭| 瓦房店市| 淮南市| 海城市| 曲沃县| 循化| 耒阳市| 西贡区|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