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會議紀要之十六

2011年2月25日

2011年2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教授主持召開《新大眾哲學》編寫工作第16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景源研究員、孫偉平研究員、周業兵秘書,中共中央黨校龐元正教授、毛衛平教授、楊信禮教授、辛鳴教授,博士生王磊、陳界亭。

王偉光教授向會議介紹了新撰寫的三篇稿件。

一、《照辯證法辦事——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是發展原則與聯系原則。第一部分是“辯證規律是普遍的,要用辯證思維考察問題,照辯證法辦事。——老子與《道德經》”。從老子的《道德經》談起。“道”的本義是道路,也有客觀規律的含義。西方學者對老子的“道”有不同的看法。雅斯貝爾斯認為老子的“道”帶有神秘色彩,“道”是先于天地而自在的東西,因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國關于“道”的認識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表面上看,老子的“道”披著神秘的外衣,實則內含豐富的辯證法。辯證法就是研究規律的。唯物辯證法既是科學的世界觀,也是科學的認識論、方法論,要用辯證法認識事物,分析事物,指導實踐。同時,我們也不能把辯證法變成僵硬的公式到處套用。否則就會使辯證法走向反面,走向詭辯主義。第二部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的聯系的,要用全面的觀點觀察事物——魯賓遜與星期五的故事”。第三部分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變化的、發展的,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指出事物發展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第四部分是“一切事物都是作為過程而存在的,要用歷史的觀點來觀察問題——從《龜雖壽》說起”。學習辯證法既要學會用辯證思維認識事物,又要學會從萬事萬物、復雜多變的現象中,從紛繁復雜的聯系中找到其固有的規律,認識事物的規律性,以作為人類實踐的向導,照辯證規律辦事,有效地改造世界。

二、《把握適度原則——質量互變規律》,質量互變規律最核心的問題是告訴人們要掌握好度。第一,既要了解事物的規律,又要了解事物的聯系,既要了解事物的質和量,更要了解事物的度。第二,認識質量互變規律,促進事物質的發展。第三,清醒認識總的量變中的部分質變。

三、《否定之否定規律》。第一部分是堅持辯證的否定觀。第二部分是否定之否定的規律是客觀的。毛澤東以飛機起飛、降落莫斯科為例談否定之否定規律。第三部分是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新生事物終將代替舊事物,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第四部分是要研究否定之否定規律的特殊性和多樣性,防止千篇一律和一刀切。

會議討論了楊信禮教授寫的《開啟認識社會歷史規律之門的金鑰匙》。文章包括四個部分:(一)“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場深刻革命——唯物史觀的創立”。(二)“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社會規律的客觀性”。(三)“歷史不過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社會規律的主體性”。(四)“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和發展中國——走歷史必由之路”。在聽取楊信禮教授的講述后,大家主要提出了以下意見:1.觀點正確,邏輯清楚,文字規范,語言應盡量做到通俗易懂。2.應以實踐或勞動作為一條主線。3.把本章題目改為《開啟社會歷史規律奧秘的金鑰匙——唯物史觀的創立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第一部分的題目改為“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場深刻革命——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說了些什么”;第二部分題目改為“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從周口店‘北京猿人’發展到現代人”;第三部分題目改為“歷史不過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從袁世凱81天的復辟談起”;第四部分題目改為“要走歷史必由之路——能避免‘卡夫丁峽谷’的苦難嗎”。4.例子與主題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建議少用經典,少引用原文。5.關于跨越“卡夫丁峽谷”的問題值得商榷。6.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問題進行討論。7.先指出所要論述觀點的對立面,然后思考如何以理服人,使人們自然而然地相信這個觀點。

會議重申三點要求:1.在語言上,要力求通俗活潑,引人入勝;2.在哲學原理上,要闡述明確,但也不用面面俱到;3.在例證上,要精心挑選,不僅要與道理聯系緊密,而且具有知識性、時代性。

下次會議時間定為2011年2月26日(周六)下午3點,重點討論龐元正教授、郝永平教授、馮鵬志教授、李曉兵教授、毛衛平教授、辛鳴教授、孫偉平研究員的稿件。楊信禮教授繼續改稿子,并考慮《堅持唯物論,反對唯心論》的寫作思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平顶山市| 昭觉县| 磴口县| 隆回县| 信宜市| 鲁山县| 邢台市| 简阳市| 大荔县| 滨州市| 安泽县| 惠州市| 宜都市| 鄂尔多斯市| 临泉县| 资阳市| 潞西市| 平谷区| 尉氏县| 平远县| 双辽市| 孟州市| 罗平县| 买车| 教育| 忻城县| 莎车县| 康乐县| 禄丰县| 武山县| 丁青县| 江津市| 界首市| 英吉沙县| 罗定市| 南溪县| 三都| 温州市| 尼玛县| 措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