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香自苦寒來:《新大眾哲學》編寫資料集
- 孫偉平主編
- 1134字
- 2019-08-16 19:08:42
會議紀要之十七
2011年3月2日
2011年2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教授主持召開《新大眾哲學》編寫工作第17次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孫偉平研究員、周業兵秘書,中共中央黨校龐元正教授、李曉兵教授、楊信禮教授、辛鳴教授,博士生王磊、陳界亭。
會議重點討論了龐元正、孫偉平和李曉兵寫的《把握事物聯系與發展的基本環節——唯物辯證法的幾對重要范疇》、《在生活實踐中實現真理和價值的統一(價值選擇、創造及其原則)》和《讓我們蕩起幸福人生的雙槳——關于人生觀問題的思考》稿件。會議再次明確指出,《新大眾哲學》的宗旨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道理,堅定人們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龐元正對《把握事物聯系與發展的基本環節——唯物辯證法的幾對重要范疇》的主要內容作了介紹:內容與形式——從文山會海談起;現象和本質——怎樣練就“火眼金睛”;原因和結果——說說蝴蝶效應與買彩票中大獎;必然性和偶然性——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成功說開去;可能性和現實性——從“中國向何處去”不斷受到熱議談起。大家建議將題目改為“把握事物聯系與發展的基本環節——唯物辯證法的重要范疇”;第一部分題目“內容與形式——從文山會海談起”改為“反對形式主義——從文山會海來看內容與形式”,第二部分題目“現象和本質——怎樣練就‘火眼金睛’”改為“要抓住事物的本質——‘火眼金睛’與透過現象看本質”;第三部分題目“原因和結果——說說蝴蝶效應與買彩票中大獎”改為“善于揭示因果的辯證關系——蝴蝶效應與原因結果”;第四部分題目“必然性和偶然性——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成功說開去”改為“正確處理偶然與必然的關系——從雜交水稻之父來說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第五部分題目“可能性和現實性——從‘中國向何處去’不斷受到熱議談起”改為“要把有利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或“要防止不利的可能性變為現實”。
孫偉平介紹了《在生活實踐中實現真理和價值的統一》的主要內容,大家建議通過典故或提出問題等方式引入話題;可以從經濟學的價值入手,討論哲學上的價值;可以選擇對社會發展進步有巨大影響的例子。
李曉兵對《讓我們蕩起幸福人生的雙槳——關于人生觀問題的思考》的主要內容進行闡述,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怎樣度過我們的人生?什么樣的人生才是幸福和有意義的人生?大家建議對題目進行修改:第一部分題目“了解你自己——什么是人生觀?”改為“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第二部分題目“理性和詩意的生活——為什么要提倡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改為“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第三部分題目“為人生插上自由的翅膀——提倡積極、健康的人生觀”改為“提倡健康積極的人生觀”。
下次會議時間為2011年3月12日上午11點,重點討論馮鵬志、郝永平、楊信禮、辛鳴、毛衛平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