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語篇章閱讀理解的抑制機制研究
- 閆嶸
- 1667字
- 2019-08-16 18:28:00
前言
經過不懈的努力,這本針對外語篇章閱讀抑制機制的學術專著終于要出版了。屈指算來,從2006年開始制訂研究計劃并著手相關資料的收集,到后來實驗方案的日趨成熟、數據的分析與整理,直至最終書稿全部完成,一晃已度過了六年的寶貴光陰。歲月流逝,回首過去六年間為該書的出版所付出的艱辛,感慨頗多。然而,每每想起從研究中所取得的點滴進步,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又久久難以釋懷。
回想起當初涉足抑制研究,并非出于一時的沖動,而是興趣和責任使然。談及興趣,是因為自己從攻讀碩士研究生開始,便執著于對篇章閱讀認知機制的探索,也曾為此閱覽了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在閱讀和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越發感到國內有關抑制與篇章閱讀關系的研究與國外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特別是有關外語篇章閱讀抑制現象的成果更是匱乏。這促使我迸發出對閱讀中抑制現象的極大好奇與研究熱情。言其責任,是因為在十幾年的外語教學實踐中,我總是能夠碰到許多存在閱讀困難并伴隨抑制障礙的學生。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模式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技能一直成為困擾我課堂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難題。
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年輕學者,我斗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嘗試通過實證研究的手段對所提出的假設一一進行了驗證。在本書中,我主張應當從語篇外抑制和語篇內抑制兩個不同角度,采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動態觀來重新把握外語篇章閱讀中抑制的內部機制。與以往同類研究有所區別,我在研究中設計了插入英、漢兩種干擾刺激的不同難度語篇任務,并對不同性別、目的語水平和認知風格的外語閱讀者的抑制能力及其對閱讀效率的影響進行綜合的考察,最終通過有針對性的抑制干預訓練來揭示抑制與外語篇章閱讀效率間可能存在的因果關系。整個研究思路沿著從現象到影響機制再到教育干預的路線逐步深入,目的在于通過對抑制內部心理機制以及個體差異產生根源的探討,為存在外語閱讀困難學生的教育轉化摸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
具體來說,本書總共由三大部分組成,共計七章。第一部分包括了前兩個章節,即文獻綜述和問題提出部分,主要是在對以往抑制研究理論和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本研究需要具體解決的問題,并以此設計實驗方案,確立研究目標。第二部分為三、四、五三個章節,主要由五個具體的認知和行為實驗組成,目的是對第一部分提出的假設逐一予以驗證。其中,第三章“外語學習者對語篇內無關信息的抑制研究”的部分內容曾發表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上。當然,在本書中,我對該部分內容重新做出了補充和調整。最后一部分為綜合討論和研究展望部分,包括了第六、七兩個章節,是對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進行總結、分析和討論,并對今后的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毋庸置疑,任何一部學術著作都不可避免存在漏洞和不足,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某個研究領域的一切問題,更何況我的這部拙作。由于抑制現象帶有極大的復雜性,加之實驗條件、研究經費等客觀因素的制約,書中對抑制機制的探索和考察僅僅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對于研究中大量遺存的問題還有待今后更多的研究予以解答。與此同時,由于作者知識水平和研究能力有限,對于書中存在的錯誤和缺陷,敬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該習作是2009年度北京市教委社科面上項目(SM20090031001)、2013年度北京市科技創新平臺項目“新形勢下英語學科發展及理論創新”(PXM2013-014221-000033)以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理論與應用語言學研究基地項目的成果。本書能夠順利出版,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首先,我有幸得到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各級領導和同事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無論是在實驗場所的安排上,還是對被試的選取,他們都給予了我極大的便利和積極的配合,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其次,我要特別感謝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馬壯寰教授。作為前輩和師長,馬老師一直非常關心和支持我的學術成長,多次不辭辛勞參加我的課題答辯,為我的研究提出了大量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此次又在百忙中抽出寶貴時間為本書作序,使我備受鼓舞。最后,真誠希望本書能夠為廣大從事外語和第二語言教學實踐的教師以及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閆嶸
2013年2月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