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引言

當人們反思蘇聯文學在20世紀中國的影響及命運時,會發現,從20世紀末起,隨著蘇聯的解體和中國現代化進程等諸多原因,中國對蘇聯文學的研究與接受已失去了20世紀80年代的熱情,更無法與20世紀上半期中國現代文學自覺汲取、主動借鑒俄蘇文學的成效相比較,盡管中國還有學者力求以更客觀和更開闊的視野來思考研究蘇聯文學的發展歷史,但總體觀照,蘇聯文學已逐漸淡出中國人的視野,蘇聯文學對中國文壇的影響大幅減弱,斯大林執政時期的蘇聯文學還遭到冷遇,抨擊的聲音不斷。近20年來,中國蘇聯文學研究領域顯得沉寂,研究蘇聯文學的論文減少,研究專著幾乎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更令人感到疑惑的是,“蘇聯文學”這一專有名詞在中國學界還常被“俄羅斯文學”、“前蘇聯文學”等取代了。

眾所周知,蘇聯是俄國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蘇維埃聯合政權國家,它經歷了70多年的風雨歷程。蘇聯文學與其他民族國家文學一樣,是蘇聯社會歷史的必然產物,蘇聯文學形象地記錄了這一民族國家的社會歷史進程,反映了蘇聯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和命運,追求與奮進。從蘇聯文學中,會清晰地感觸到一種偉大的俄羅斯民族精神文化在其中的流貫與滲透。蘇聯人民保持與發展俄國人的精神風貌,蘇聯作家繼承了19世紀俄國文學中特有的民族精神文化傳統,如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意識,濃厚的人道主義、鮮明的哲理性思維等。同時,蘇聯作家又超越他們的前輩,積極地鑄造新的精神文化,這種精神文化的基礎就是思維的全人類性與未來性,這種特征鮮明地表現在20世紀下半期的蘇聯文學中。從19世紀俄國文學的民族性思維發展到20世紀下半期蘇聯文學的全球性思維,蘇聯文學實踐了精神文化探索的質的跨越。

當然,蘇聯文學在發展的歷程中,也像許多民族國家一樣出現過波折。譬如,曾把文學創作局限于社會主義的現實主義基本創作原則的框架內,致使在一段時期內,文學創作過分強調政治的、階級的因素,忽視文學的藝術性,文學創作出現了單一化、模式化傾向。但在五六十年代文學的解凍思潮中,蘇聯作家的心靈空間得以拓展,作家的創作個性得到釋放,文壇原有偏激現象被沖擊和調整。尤其是在七八十年代,蘇聯作家與文藝理論家在林林總總的學術研討中,力求更大限度地突破傳統的框架,開放性的追求新穎的永恒的藝術,運用一切行之有效的藝術手法,努力錘煉藝術技法,以多元審美藝術形式和藝術技巧表現全人類的思想傾向,在藝術方法上呈現多元化趨勢。

對于他國文學,應本著一種良好的審美心態,要善于發掘其精華之處,以達到為我所用的目的。冷靜反思70多年蘇聯文學的歷史,客觀公允地評價蘇聯文學的成效與教訓,才是學界學術研究的科學態度。因此,當下中國的蘇聯文學研究中,客觀審視蘇聯文學所特有的思想主題和人性特征,凸顯文學思想的和藝術的價值意義,發掘文學豐盈的精神內涵,是蘇聯文學研究從文學現象表層走向文學歷史深處的必需。基于這樣的認識與思考,在2001年,我撰寫了《20世紀文學泰斗——艾特瑪托夫》(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書,在書中比較全面地考察了作家一生的思想和創作,力圖勾勒出一個具有世界性意義的蘇聯吉爾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瑪托夫。2007年,我完成了學術專著《“人類思維”與蘇聯當代文學》(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的主旨是思考蘇聯“當代”文學體現的人類思維傾向。在歷史上,曾把蘇聯20世紀50年代中期之后的文學稱為當代文學,我在書中沿用了這一歷史提法是為了給自己的研究內容在時間上進行界定。在書中,我考察了蘇聯當代文壇的現狀,分析了活躍在這一時期的一系列有代表性的作家的創作現象,全書的研究側重于文學主題思想的發掘方面,力圖凸顯當代蘇聯文學呈現的人類意識。

新著《人類視野觀照下的蘇聯文學》,是延續了自己前面兩部蘇聯文學研究專著思考的結果,力求以人類視野考察蘇聯文學,考察那些體現人類文學藝術特征的蘇聯文學。在繼續發掘蘇聯文學體現的永恒主題的基礎上,分析蘇聯文學藝術的多元化特征,由此揭示蘇聯文學體現的人類藝術的發展趨向;考察20世紀蘇聯文學與中國文學殊途同歸的種種現象,從而探討人類文學的普遍性規律問題。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人類思考:永恒的文學主題”,八章,以人類視角考察蘇聯文學的全人類思考現象,如蘇聯文學的人性特征、蘇聯作家的“宗教情結”、蘇聯文學的“歷史記憶”、蘇聯文學“人類思維”現象的因緣等,發掘蘇聯文學蘊涵的永恒的文學主題。中編,“藝術多元化:人類文學的發展趨向”,八章,通過考察蘇聯文學史的具體現象和作家具體作品,研究蘇聯文學顯著的藝術特征,如蘇聯文學的多元生態環境,蘇聯文學藝術流變路徑,蘇聯文學的抒情藝術,蘇聯文學的幻化虛構藝術、蘇聯小說恢宏的藝術結構等,在研究中力求展現蘇聯文學的多元化藝術發展趨向。下編,“殊途同歸:蘇聯和中國20世紀文學比較”,五章,采用比較文學研究方法考察蘇聯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系。譬如,梳理俄蘇文學對中國文學的影響路徑,探討中國文學對俄蘇文學認同與融合的現象和成效;比較20世紀中國文學與蘇聯文學相似和相異特征:蘇聯解凍時期文壇與中國新時期文壇的變革創新,20世紀80年代蘇聯與中國作家文學使命的承載與文學本體的構建,20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與中國戰場文學的人性描寫,蘇聯與中國作家鄉土題材文學的文化精神等,透過蘇聯與中國這些相似與相異現象的比較,探討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文學的基本規律。

蘇聯文學不應隨著蘇聯的解體而從世界文學的歷史上消失,蘇聯文壇是一個值得學者繼續發掘的藝術天地。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能在蘇聯文學研究方面給他人一點點的啟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安庆市| 五原县| 商城县| 永平县| 沛县| 延边| 兴义市| 孝义市| 四川省| 缙云县| 同心县| 十堰市| 吉隆县| 名山县| 德格县| 清河县| 两当县| 独山县| 迁西县| 台湾省| 哈密市| 南城县| 临汾市| 聂荣县| 明溪县| 靖州| 利津县| 滕州市| 巫山县| 定州市| 兴化市| 榆社县| 开鲁县| 安西县| 武宣县| 平南县| 涪陵区| 甘孜县| 耿马|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