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覲見闔閭
- 云霸九疆
- 亮月
- 2309字
- 2019-04-11 22:08:36
兩輛馬車行于街道,伍子胥在前,要離和云蜇在后。此時,已經是第二天的早晨。
天空仍舊下著雪,路上早已厚厚的一層。
“此去覲見闔閭,不知是禍還是福?”云蜇靠在車廂的廂壁上,看著窗外的積雪,憂心忡忡。
“歷史上,你義父大名鼎鼎,不會在此時大難臨頭,但你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史書上沒有任何記載,你可要小心了。”云蟄的腦子里,響起阿月的聲音。
“史書沒有記載,你的意思是說不定,闔閭會在今日殺了我?”
“我也不知道……”阿月的聲音漸小,似乎已陷入沉思。
要離坐在云蜇的旁邊,將兩條腿伸直,“有伍大人在,我想,即便有兇險,也當逢兇化吉。”
……
王宮內院,闔閭立于西廂,手里正拿著伍子胥進獻的一把不足半尺的短刃,——這正是刺殺姬僚的劍。
“你說誅殺宴青的就是這位勇士?”闔閭緩緩問道,半響抬起眼睛。
“公子,他叫要離,為我門下之客。此人忠肝義膽,武技超群,宴青就死在他的劍下。”伍子胥躬身行禮。
“參見公子。”要離抬手恭拜,“我只是一介武夫,蒙伍相不棄,投身于門下,斬殺逆賊,乃我份內之事。”
“不錯不錯。”闔閭點點頭,“宴青的尸首何在?”
云蜇站在要離身旁,心頭一震。
“宴青被要離斬斷喉嚨,跌下深淵,萬無生還的可能。”伍子胥大聲說道。
闔閭轉過身,盯著要離,忽然皺起眉頭。
“公子,誅殺宴青,乃是我親眼所見。此賊被圍于山中,作拼死相搏,最終伏劍,墜于萬丈懸崖之下。”伍子胥繼續說道。
“罷了罷了,本欲將他挫骨揚灰,以泄我心頭之恨,既然伍相說他墜下山崖,算便宜了此奸賊。”
云蜇心中涌起陣陣寒意,闔閭此人,狠辣無比,真要告誡義父,以后行事要處處小心。
“你替我摒除逆賊,想要何賞賜?”闔閭看著要離。
“公子,小人不敢邀功,其實此番誅殺宴青,全仗義子云蜇的計策,若沒有他,宴青決計不會如此容易就死在我的劍下。”要離抬起手,指著身邊的云蜇。
“哦?”闔閭睜大眼睛,掩不住臉上的驚訝,低頭看著云蜇,“你說他?”
“不錯,此子天資聰穎,設晉使出城之計,誘宴青來投,我等才有機會將他圍誅。”
“奇哉,奇哉!”闔閭臉上涌起一抹濃濃的笑容,“不過一紅口稚兒,竟有如此能耐?”
“公子,宴青伏誅,并非我的智計。”云蜇攏起雙手,躬身行禮,“此人受傷被困在梅里,懾于公子神儀,不敢現于人前,無糧無醫,饑寒交迫,我和義父只不過借了公子天威,僥幸成功而已。”
闔閭抱起雙手,饒有興趣的聽著,等云蜇說完,已哈哈大笑,“我大吳真是人才濟濟,既有要離這等誅殺奸賊的勇者,又有云蜇這般智計無雙的少年。”
云蜇抬眼看著闔閭,不自然的跟著干笑起來。
“要離的老宅破舊不堪,公子,不如賞他一座宅院。”伍子胥說道。
“伍相說的是,有功之人,當有所回報。”
“謝公子賞賜。”
……
從王宮出來,云蜇深深緩一口氣。
馬車里,要離坐在云蜇旁邊,此時,他的心情似乎好了許多。
“義父,伍子胥為何如此對您百般維護?您和他有何淵源?”
要離轉過頭,一抹笑容浮在臉上,“你可曾注意到,伍相不過四十年華,卻已頭發斑白?”
云蜇看著要離,掩不住心中的好奇,“第一次見到他,就發現了。”
要離轉過頭,掀開車簾,望著窗外皚皚白雪,開始訴說那段塵封已久的陳年往事。
伍子胥原為楚人。十幾年前,楚平王懷疑太子“外交諸侯,謀反為亂”,而且還遷怒于伍子胥的父親伍奢,當時伍奢為太傅,時常教太子讀書。
楚平王將伍子胥的父親、長兄一并殺害,伍子胥不得已,欲逃往吳國,被楚兵一路追殺。碾轉到了昭關,這里有一條大河,徑直通往吳國。
然而,此關被楚國右司馬遠越領兵把守。而當時,要離在韶關販魚,從懸賞令上認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遭遇,于是將他帶進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連七日,卻不談過關之事。
伍子胥實在熬不住,便問道:“我在此度日如年,先生有什么辦法呢?”
要離說“我已經為你籌劃了可行的計策,只是要等一個人。”
伍子胥猶豫不決,晚上,寢不能寐,他想告別要離而去,又擔心過不了關,反而惹禍;但如此等下去,卻不知還要等多久?如此翻來覆去,如芒刺在身,臥而復起,繞屋而轉,不覺捱到天亮。
要離一見他,大驚道,“你的頭發?”
伍子胥一照鏡子,發現頭發已經全白。
要離反而大笑,“幾日前,我著人請我的朋友皇甫訥來,他跟你長得像,我想讓他與你換位,以蒙混過關。你今天頭發全白,別人也認不出你來,更容易過關了。”
當日,皇甫訥如期到達。要離把皇甫訥扮成伍子胥模樣,而伍子胥裝扮成仆人,三人一路前往昭關。守關士卒遠遠看見皇甫訥,以為是伍子胥,傳令所有官兵全力緝拿之。
伍子胥和要離則趁亂混出韶關。
“原來如此,您救過伍相的性命。”云蜇小聲說道,“您不是吳人么?為何十年前在楚地韶關呢?”
“你的義母,乃楚國韶關人士,那時候,我在韶關販魚也是為了她。”
馬車在一座宏偉的宅院前停下。門梁上,“伍宅”二字格外醒目。
伍子胥走下車,“你二人今夜就在此歇息,準備明日的才士大會。”
“才士大會?”云蜇驚訝的問道。
“其實參加大會的,只有八人。多為飽讀圣賢的寒門學子,也有名躁一方的士子名流,還有落魄街頭的市井草莽,你要幫我發掘精髓,招攬賢才為我所用,從而造福吳國。”伍子胥看著要離。
“八人?”
“不錯,才士大會早已召開,但期間由于宴青的事情,擱置很久,他們是最后的八位。”伍子胥邊走邊說。
要離臉上卻涌起一抹難色,“我本一介武夫,對于江湖之中的小事,的確有三分聰明,但萬萬論不上智者,大人要我考究武技,我當仁不讓;但要我選賢,確是難為我了。”
“要離啊,要離。”伍子胥笑道,“你忘了,你身邊不是就有一位智計無雙的賢者么?你難道不能讓他幫忙?”
“我?”云蜇看著伍子胥,張大嘴,竟然一時說不出話來。
“你雖只是一孩童,但卻能使宴青自投羅網,可見你智計不凡;今日覲見公子,片言之間博公子一悅,可見你深諳臣下之道。你幫幫要離,又有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