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肖邦時代的華沙音樂藝術

一 肖邦時代的華沙社會結構

以結構主義系統論的觀點來看,結構主要有兩個基本特征:整體性(任何一結構都是一個復雜的統一整體,其中任何一個組成部分的性質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個整體的關系網絡中,即把它與其他部分聯系起來才能被理解)和轉換性(任何結構并非靜態的、被動的和消極的形式,當結構中任一成分發生變化時,整體也會相應地變化)。

肖邦時代的華沙社會結構也屬于這樣一個結構,它的發展和變化首先是與當時歐洲的大氣候分不開的。處于18、19世紀的歐洲,充滿了重大而復雜的歷史事件,它導致了華沙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轉變。

在政治方面,當時的波蘭,經歷著一個主權喪失的時期。它于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普魯士、奧地利和沙俄共同瓜分,自1795年亡國達120年之久。它的國土被三個鄰國占領:普魯士吞并了141400平方公里,奧地利吞并了128900平方公里,俄國吞并了463200平方公里。

1806年,拿破侖戰勝了普魯士,1807年在被普魯士瓜分的領土上建立了華沙公國。1809年又增加了被奧地利吞并的部分領土,華沙公國的領土達到了155430平方公里。1812年拿破侖失敗后,華沙公國十分之九的土地被俄國占領。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列強之間達成妥協,結果是建立了波蘭王國(也稱會議王國)。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成為“波蘭王國”的國王。而華沙公國的西部則處于普魯士的統治之下,稱為波茲南大公國,其統治者的代理人是安東尼·拉濟維爾公爵,也就是后來肖邦的藝術保護人。被奧地利瓜分的那個部分(也即克拉科夫及其市郊)成為自由市,也就是所謂的克拉科夫共和國。

在亞歷山大一世統治波蘭王國的初期,它的憲法可以說是歐洲最自由的憲法。議會、行政機關、軍隊還都是波蘭的,政治上的相對自制,為波蘭王國在經濟文化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獨特的政治結構,使社會文化形成了一種多元的、充滿異國情調的格局。因此,盡管國家主權喪失、戰爭不斷,但是波蘭所處的中心地位,使得它在19世紀前30年中,其經濟、文化生活還是發生了一些重要的轉變。

在經濟方面,波蘭是一個農業國,農業經濟占80%。1815年以后,它經歷了一個由粗放型封建農奴制經濟向資本主義方向系統改造的過程,逐漸開始使用新的耕種技術,實行輪作制、改善勞動工具等。與此同時,在地主莊園里,發展起畜牧業和農產品食品工業(釀酒廠、制糖廠等等)。在西部地區,開始使用自由雇傭工人。這也是王國正處在發展中的工業、采礦業、冶金業、手工業和商業的需要。對國內工業生產的關稅保護,在與外國的競爭面前保護了本國的工業。

華沙成為當時波蘭王國重要的工業中心,除毛紡和棉紡的手工工場外,那里還出現了許多五金、化學、食品加工等工廠。這一時期波蘭王國的財富增長了,工商業和交通都得到了發展,市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許多新的公共設施出現了,城市建筑趨向現代風格,在藝術領域,古典主義占據了統治地位。

在文化方面,華沙雖然喪失了首都的地位,但它仍然是科學文化的中心。早在1800年就已經誕生了華沙科學之友協會,那里集中了一批杰出的學者、活動家,諸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塔席茲(Stanislaw Staszic,協會的主要思想家、哲學家、政治活動家,波蘭地質學研究的先行者)、斯坦尼斯拉夫·索爾蒂克(Stanislaw Soltyk,政治活動家,后來的波蘭王國議員)、沙姆埃爾·林德(Samuel Linde,辭典編纂家,波蘭語辭典的作者)、塔德武什·恰茨基(Tadeusz Czacki,歷史活動家、教育活動家)等。協會的工作涉及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對波蘭科學的發展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

1816年建立的皇家華沙大學,包括神學、法律、行政管理、醫學、哲學、科學和藝術幾個系。此外還建立了一些專門機構,如農業研究所、工學院、基埃爾策采礦學院等。波蘭王國的高等學校與當時學術水平較高的維爾諾大學保持了聯系。大學的教學繼承了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使新的進步觀點得以廣泛傳播。在文學、詩歌、戲劇和音樂方面,浪漫主義登上了民族文化的舞臺。密茨凱維奇寫出了《歌謠與傳奇》、《格拉席娜》、《先人祭》的第二、第四部分和《康拉德·華倫洛德》,安東尼·馬爾切夫斯基寫了《瑪里亞》,而哥什欽斯基則寫出《卡尼奧夫斯基的城堡》。

當時的華沙出現了一些新的音樂機構如音樂出版社、音樂書店、樂器工廠以及出版音樂刊物,隨之出現的音樂批評等都得到了發展。專業的音樂學校于1817年開始創辦,成立了音樂與戲劇藝術學校,埃爾斯涅耳(Joseph Elsner,1769—1854)出任音樂系主任。在他的努力下,1821年成立了音樂與朗誦學校,它由三個部分組成:即初級音樂學校,教授樂器演奏、音樂理論與作曲的音樂學院以及教授朗誦、文學、舞蹈的科系。1826年它又被劃分為兩個部分:即音樂學院,校長是波蘭化了的意大利人卡爾洛·索利瓦(Carlo Soliva)和設立在華沙大學中的音樂總校,校長是埃爾斯涅耳。1826年至1829年,肖邦在國內接受的完整音樂教育就是在這里完成的。

下面我們可以借用生態學中的“群落”這個詞提出這樣一個概念——文化群落,類似于自然界的植物群落,它指的是某個時代某個民族的音樂、文學、繪畫藝術、哲學、宗教和自然科學等學科大體上形成的一個結構單位或者一種確定的格局。同樣從結構主義的觀點出發,在一個文化群落中,任何一個個體(如音樂藝術)絕不是孤立或偶然發生的一種無規律可循的文化現象,而是同其他個體如詩歌、戲劇、小說、繪畫、宗教和自然科學相互影響、互為條件和有規律地聚集成群地在一起的,從而在整體上形成了一個文化群體。

我們可以看到,19世紀的華沙,在其時代和社會結構的影響下,也形成了這樣一個文化群落。偉大的鋼琴詩人肖邦,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就是在波蘭首都華沙的文化群落土壤上開出的一朵奇葩。當時波蘭復雜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結構,它的特殊的文化群落,都對肖邦的藝術風格的形成和轉變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进贤县| 全州县| 灵山县| 德惠市| 新昌县| 泰宁县| 正镶白旗| 五指山市| 南澳县| 万全县| 宾川县| 崇左市| 三台县| 靖远县| 辰溪县| 岳普湖县| 青神县| 当阳市| 康定县| 仁布县| 合阳县| 山阳县| 武定县| 久治县| 丰都县| 镇坪县| 罗城| 桃江县| 新河县| 云梦县| 中方县| 水城县| 鲜城| 犍为县| 江阴市| 揭西县| 银川市| 建始县| 固阳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