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序二

目前,客家學研究,正呈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之勢。在閩粵贛川桂臺港等很多高等院校,通過搭建客家學研究平臺,創辦客家學研究基地,申報客家學研究項目,搶占這塊愈演愈烈、不斷升溫的客家學研究領域的熱土。

從西晉末年的“五胡亂華”、“永嘉之亂”起,中原漢族居民因歷史上的戰亂、災荒等諸多原因,而被迫遠離家園數次遷徙,篳路藍縷,顛沛流離,歷盡艱辛,抵達粵贛閩三地交界處,與當地土著居民雜處,互通婚姻,經過一千多年來的演化,最終形成相對穩定的客家民系。

客家人英才輩出,群星閃爍。把客家優良傳統置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你會發現,無論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還是在文化教育科技藝術等各條戰線,都涌現出不少為國家和社會作出重要貢獻的客家名人。為了追求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朱德、葉劍英等一大批革命元勛,不惜拋棄高官厚祿;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共同理想,洪秀全、黃遵憲、孫中山等一大批英雄豪杰,通過革命變法先行先試;為了維護國家主權,文天祥、丘逢甲、張弼士等一大批仁人志士,甘愿嘔心瀝血共赴國難;為了引領時代潮流,丁日昌、羅芳伯、謝清高等一大批風流人物,始終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為了實現社會穩定,胡文虎、曾憲梓、田家炳等一大批社會賢達,堅持道德底線知榮明恥。他們不僅創造了客家的輝煌歷史,也為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我常常思考:是什么意志支撐著客家人追求真理、百折不撓?是什么理想牽引著客家人孜孜以求、魂牽夢縈?是什么信念激勵著客家人救亡圖存、奮灑熱血?是什么力量鼓舞著客家人自強不息、改革創新?是什么觀念維系著客家人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為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我總是輾轉難眠、絞盡腦汁,我想應該是一種精神和傳統。毛澤東同志在1956年11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說:“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但是,精神又是最難表述和研究的。王安石《讀史》詩云:“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意思為,即便是最出色的畫師,也無法描繪出人的精神。魯迅先生也說: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古國,要想刻畫出其內在靈魂的確是一件難事。正因如此,目前對客家精神或優良傳統的研究,僅局限于一些論文零星論述或報刊就某些方面進行宣傳,偶見一些論著涉及此問題,但分散于各篇章節中。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客家優良傳統的科學體系的構建及其系統性的研究,卻是少之又少。

奉獻在讀者面前的力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是我校社科部副主任劉加洪教授撰寫的頗具創新特色和學術價值的一部論著。20多年來,他以嚴謹的治學精神和高尚的師德,在繁忙的教學和行政工作之余暇,耐得住寂寞,坐得下冷板凳,潛心著書立說,厚積而薄發。洋洋灑灑26萬字破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客家優良傳統的力作,讀后讓人回腸蕩氣。它催人奮進,給人力量。它解疑釋惑,給人信服。

我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一書,既是學習、研究、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一本難得的著作,又是客家優良傳統“三進”(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的一個可貴的載體,具有理論聯系實際的作用,讀來令人耳目一新。該書有如下三大特點:

第一,理論性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既對客家優良傳統形成的自然環境因素、社會歷史背景、思想文化基礎,采用背景分析與內容研究、創新性與發展性相結合的時空二維分析方法,分別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理論闡釋;又對客家優良傳統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尤其在涉及理論性較強的“客家優良傳統的科學體系”的構建上,從“指導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榮辱觀”的角度,運用歷史與邏輯、繼承與創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多視角方法,花費重彩濃墨分別進行通俗易懂而又富有說服力的科學論證和理論闡述。同時,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客家優良傳統的互動機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實現客家優良傳統的現代轉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弘揚客家優良傳統的路徑選擇作出了有益的探討,對愛國主義視閾下的客家婦女等學術問題作了專門的述評,有助于幫助讀者對客家優良傳統達到全景式的把握和理解。

第二,地方性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在廣泛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從多層次、多角度、多視野去系統總結客家優良傳統的科學內涵與主要特征,善用通俗的語言、具體的事實、嚴密的論證,說明客家優良傳統是如何結合遷徙和貧瘠山區的生存環境實際加以傳承和發展的,從而進一步論證了客家優良傳統對客家人成長成才產生的深遠影響。這是作者堅持理論工作者“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原則,善于運用客家地方生動而豐富的實證材料,撰寫出頗具一格,集理論性、地方性于一體的理論專著。因此,無論在理論分析的深度,還是在資料搜集的廣度,都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濃郁的地方性特色。它對于增強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性,提高宣傳客家優良傳統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同時,作為高校師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推動客家優良傳統“三進”(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的要求,該書的出版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它是引導當代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客家優良傳統”的重要輔助教材。

第三,可讀性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運用客家人喜聞樂見的匾額、堂聯、族譜、史志、諺語、格言、山歌、民謠等內容,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方式,宣傳和實踐客家優良傳統。過去,客家人就是這樣口口相教、薪火相傳,使人們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和啟發。今天,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文雅和氣的口吻,形象生動的表述,時而讓你感覺追求理想、信心滿滿,時而讓你感覺憂樂天下、夢寐縈懷,時而讓你感覺剛健有為、斗志昂揚,時而讓你感覺清白做人、心安理得,時而讓你感覺團結誠信、走遍天下。另外,標題醒目,耐人尋味,貼切變化,使各章節之間交相輝映。總之,作者以清新、親切、自然的口氣,圍繞主題,層層遞進,娓娓道來,少有說教的痕跡,文中的思想觀點自然極易被讀者所接受。

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發展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以及客家優良傳統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的出版面世,實在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我想,讀者在閱讀這本專著后定會得到很多裨益。如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閾下的客家優良傳統》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無疑對加強青少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傳統道德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實踐探索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讀者還會期望作者今后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斷寫出更具理論聯系實際的新篇章。

邱國鋒[2]

2014年5月于嘉應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江华| 同心县| 富宁县| 临西县| 浮山县| 湖州市| 湘潭县| 灵山县| 达州市| 昭觉县| 九寨沟县| 教育| 恭城| 彰化县| 陆丰市| 桦甸市| 沽源县| 锡林浩特市| 汕头市| 宾阳县| 平阳县| 张掖市| 峨边| 丹江口市| 和龙市| 榆林市| 新丰县| 留坝县| 湘潭市| 卓尼县| 肇庆市| 扶风县| 望城县| 喜德县| 巴楚县| 三门峡市| 蒲城县| 射洪县| 唐山市| 闵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