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有關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分工與協調

我們來考察一下企業內與企業間的分工以及它們與協調的關系。關于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分工的關系,馬克思有過論述:……工場手工業的分工要求社會內部的分工已經達到一定的發展程度。相反地,工場手工業分工又會發生反作用,發展并增加社會分工……一旦工場手工業的生產擴展到某種商品的一個特殊的生產階段,該商品的各個生產階段就轉化為各種獨立的行業。[1]馬克思在這里所講的分工包含了筆者所述的協作的意義,但由于馬克思的注意力不在企業理論方面,因此他沒有做進一步論述。實際上,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與協調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關系:當企業內部的分工與協調效率低于企業之間的分工與協調效率時,企業內部的分工與協調將會外化為社會分工與協調;同樣,當企業內部的分工與協調水平高于企業外部的分工與協調水平時,企業之間的分工與協調水平會內化為企業內部的分工與協調;當這兩種效率相同時,企業內與企業間的分工與協調也就達到了均衡狀態。當然,在現實世界里不均衡乃是常態,而均衡則很少出現,因而在常態下企業內和企業間的分工和協調一般總是處于轉化和運動過程中。

(二)物流組織

本書所述物流組織是指一切從事物流各環節業務的組織,包括生產性和服務性物流組織。生產性物流組織是既從事商品生產又從事某些物流活動的經濟組織。服務性物流組織是指專業從事物流活動全部過程或某些環節的經濟組織,至少從事運輸(含運輸代理、貨物快遞等)或倉儲等中的一種經營業務,并能夠按照客戶物流需求對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進行組織和管理,具備與自身業務相適應的某種信息管理系統,且實行獨立核算、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書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會有不同的側重指稱。如果沒有特別說明,一般是指生產性物流組織,為了進一步區別,本書用“第三方物流組織”指稱服務性物流組織。

(三)技術

技術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術語,各個不同的學科領域對技術內涵的理解大同小異。它既可以指物質,如機器、硬件和器皿等,也可以指系統、組織方法、工藝和技巧等;技術概念還可能是以上各種要素的任意組合,如流水線生產技術就是一個復雜的技術形態,既包含了具體生產、輸送設備等,也包含了具體設備的應用,更是一種生產組織方法。另外,技術還是知識進化的主體,隨著分工演化而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分工的發展。

本書所述的物流技術是指物流活動中所采用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的理論、方法,以及設施、設備、裝置與工藝的總稱。[2]物流技術包含物流硬技術與軟技術兩個相互關聯、相互區別的技術領域。物流硬技術包括物流設備和物流基礎設施等[3],物流軟技術包括物流系統規劃技術、物流管理技術和物流系統評價技術等[4]。物流硬技術是物流軟技術強有力的支撐,而物流軟技術是最能發揮硬技術潛力并獲得最佳物流效果的技術。

(四)制度

制度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會范圍內調節人的行為以及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制度分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指以某種明確的形式被確定下來的行為規范,并且由行為人所在的組織進行監督和用強制力保證實施,如各種成文的法律、法規、政策、規章、契約等。非正式制度是指對人的行為不成文的限制,是與法律等正式制度相對的概念,包括價值信念、倫理規范、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和意識形態等。

對于制度和組織之間的關系,目前大致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組織也是一種制度,換言之,制度概念涵蓋了組織概念;二是認為組織不同于制度,制度是基本規則,組織是在既定約束下為實現一定目的而創立的,組織的存在和演進受到制度的根本影響,反過來,組織也影響制度。[5]對于組織和制度之間關系的認識不同反映了經濟學家們研究路徑的差異。把組織包含在制度內的研究者乃是基于交易的制度分析視角,他們把一切制度都看成不同形式的交易。而認為組織和制度彼此不同的研究者則是把制度的分析定位在規則上,強調作為游戲規則基礎的制度,同時對組織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制度運行的載體或平臺上。筆者贊同后者的觀點,認為組織不同于制度,但制度與組織之間互相影響、彼此難以截然分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原市| 丘北县| 大连市| 亳州市| 亚东县| 色达县| 修武县| 禹城市| 汤原县| 兴城市| 石河子市| 石林| 昭通市| 丽水市| 黄平县| 大余县| 类乌齐县| 苍溪县| 承德县| 凤冈县| 大洼县| 泌阳县| 张家口市| 华坪县| 乌鲁木齐市| 丹江口市| 徐汇区| 吴忠市| 镇平县| 洪雅县| 伊宁县| 宁河县| 乌拉特中旗| 法库县| 吕梁市| 仙居县| 兴化市| 瑞昌市| 姜堰市| 鸡泽县|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