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鄉鎮統籌的時代背景
回顧世紀之交的“三農”問題,可以有一個基本的判斷:“三農”問題的實質是城鎮化道路出了問題,要破解“三農”問題,就要放棄大城市帶動的城鎮化模式,走本土型城鎮化道路。大城市帶動模式,具有市場分割、政府主導、GDP導向、人為壓低轉型成本等特征,空間分割與產業分割的發展體制下,城鄉與區域之間非均衡發展態勢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市民化的高成本形成規模龐大的農民“夾心層”,一邊進不了城,一邊又回不了鄉;農轉居滿意度較低,農民進了城但沒有享受到應有的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農村地區內部的分化格局已趨于固化,好的村一直好下去,差的村一直差下去。甚至一些地方出現了“農業莊園化、農民無產化、農村空心化”現象,或者可以說,中國已經具有滑向“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去尋找一種新的經濟體制、新的土地制度,以引導和支撐城鎮化道路轉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