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跨界網
  • 凌逾
  • 3361字
  • 2019-09-09 19:22:54

三 閃小說+世界機場

后現代社會總強調快速、效率,網速、航速不斷提速,快閃行動、快閃歌舞創意迭起,快閃文化波及小說,于是掀起了閃小說風潮。《香港文學》雜志2014年6月號,專設閃小說專欄,打撈起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加拿大、新西蘭、中國港澳臺內地等地的佳作,區域文化碰撞,引人遐想,賜人靈感。該刊總編輯陶然的卷首語告訴我們:閃小說(flash fiction)的淵源可追溯到《伊索寓言》,后來好手有契訶夫、歐·亨利、卡夫卡等。

當代閃小說限600字以內,在信息時代可以多渠道傳播。海外華人作家多寫養老、養生、骨灰、宗教信念、福報、報應、宿命、問米婆靈媒、集體記憶、綠卡夢、鍍金、番客、打工族、越獄、應征、牛緣、死亡等事;港澳臺多寫愛、恨、家庭悲劇、動作片、人偶裝、死神筆記本、賭徒,富有科幻、魔幻色彩;內地或有內地背景的作家多寫諜戰、批斗、貪官、小三、謀殺、金手指GDP增長的成與毀,富有寫實色彩,故事情節離奇,結局總像腦筋急轉彎,讓人吃驚。

當然,靈感跨域交錯之事也時有發生。新加坡學楓也寫解放系列:猶太人從納粹集中營逃離,獲得解放;太太與上司去度假村解放;“我”去夜總會解放,巧遇朱麗安,竟然是家中女傭化名來解放、掙大鈔。全文構思巧妙。新加坡的希尼爾敏感于嗅覺,榴蓮滋味能挽救輕生小伙的生命;就像伊朗導演阿巴斯,以櫻桃的滋味挽救了自殺男子的命。馬來西亞的多拉敏感于聽覺,寫三年后重回原來的房間,還能聽到那中年女子心碎的哭聲;養老院的老婦則向醫生企求失聰,因不想聽晚輩的刺耳話。在馬來西亞的菲爾筆下,超級富豪喜歡吃大蔥煎蛋,結果手下都跟著吃,想沾點富貴氣,還將靈驗說得神乎其神;就像內地汪曾祺寫《異秉》,草民相信與眾不同,能帶來好運富貴,迷信也會遺傳。陶然寫職業刀手、醉酒幻覺;寫眼盲患者竟要預約一年才能看病;恰似故事新編般,一如既往地呈現出深刻的寫實性。蕪華寫美國華人夫婦,一生攢錢,為這為那,直到一死一失憶,養老錢都未動用,活活被逼成了守財奴。

時代在變。泰國楊玲寫對付變心丈夫,一哭二鬧三上吊傳統手法已失效。內地蔡中鋒寫市長夫人首創印刷鴛鴦名片,隨意找各局局長處理小事。馬來西亞楊偉哲筆下,老夫婦養狗,竟然是為了處理剩飯剩菜,為了瘦身和健康。美國的少君寫電腦工程師,為與所愛共撐一傘,竟置吃飯家伙——貴重電腦于不顧。臺灣宇文正寫調音師,拆鋼琴蓋調音時,接長長的電話,仿佛自己的蓋子卸下來,讓旁人不習慣。加拿大陳華英筆下,阿文去西藏拍天葬,竟然將自己性命搭進去,得成錄像;又寫老老少少一家人喝早茶,都成了低頭一族,叫阿爺等長輩吃點心,都要靠手機傳訊。

香港潘國靈以數學思維書寫情感,富有創意。例如,十致電給前女友三:我對你的感情是十除三,除之不盡,女說:我明白,第三者在這世界總是太多;由let's go 到let go,其間是以光年計的距離;其還以小說角色戲劇對白方式,再現作家創作召喚才華的艱難、成敗得失的壓力。香港羅貴祥窺探特警訓練班,用暴力教授順從;王良和怒斥打印機死機、被過度注視的黑白電視機的魚骨天線錯位、電腦屏幕Deadline,無不在壓迫當代人。

臺灣李進文掃描超聲波看見不能說的秘密。澳門寂然俯瞰飛機墜毀前,夫妻自剖心聲、自毀前緣。年青一代綠茵、吳鑫霖則寫網上奇緣、照見臉書皆空,與數碼網絡解不開千千結。澳門梁淑淇的《時光話筒之離合悲歡》,給手機安裝時光話筒應用程序,錄制留言在未來的預設時間播放,由此組接出分手、復合、生子、病故、護母故事,生與死兩條線索交錯,構思精妙,科幻想象奇特。

閃得快,好世界。但偶有閃失,也能讓哲思靈感再次起航。《香港文學》7月號還設有“世界機場專輯”,該欄目設置了觸動扳機——2014年初,馬航370航班失聯,陶然卷首語赫然就是“飛向無蹤影”,6月號小說《迷蹤》已有先兆。陶然還曾創設過地鐵專輯,眼光獨到,新銳合潮。

飛機、機場,講究高速、便捷,最適合作為閃小說、閃散文的題材。機場、地鐵,出發、抵達、遠行、離散,都是富有后現代感的符號,是后現代社會的衍生物和象征。21位書寫者都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世界人,所寫21種世界各地機場,異彩紛呈。

機場關聯離情。趙稀方描述女兒獲得哈佛全獎后,一家三口送別在北京機場,全文點化出接送、買零食、喊睡覺等前后幾個細節,看似不經意,卻催人淚下,戳中了所有為人父母者脆弱的心。女孩菲爾第一次單獨旅行,在陌生的倫敦希思羅機場,體會到旅途中最珍貴的人情。譚惠賢也談及第一次獨自去歐洲讀書,在啟德機場的三塊圍板禁區,“一個閃身,就是一個人,那是我經歷的最艱難的一個轉身”;啟德機場曾是香港的地標,但她傷感地嘆息:“啟德沒有了,香港的傳奇也消失了……傳奇不是這個世界需要的。”鐘國強則感悟新的香港赤臘角國際機場,欣賞諾曼設計的建筑、默片般的乘客,怡然自得地消磨等飛的時光。

機場啟迪寫作。朱蕊說,寫作像在機場,從一個點出發,可以去無數個地方。在機場里,每個人就是一條航線,從自己出發,而后又抵達自己。既然遠方出來遙遠一無所有,那么,抵達才是出發的理想。她由上海虹橋、浦東機場隨意興發,思考世界的可不可思,上升到高深的哲理問題。盧因發覺,溫哥華機場觀景臺適合寫詩,讓人文思泉涌;機場還是旅游景點,不少師生前來field trip,實地旅行觀察,提升寫作思維。鄭明娳也寫加拿大機場,但是卻從兩個以人命名的機場,想到了皮爾斯和杜魯道總理的政績和受大眾擁戴程度,想到建筑背后的人文魅力。

好機場給人暖意。吳小攀哀嘆世界機場多是毫無個性的集裝箱,一邊吞,一邊吐,日夜趕工,不動聲色;其常年出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不由自主要對機場建設建言獻策:最好由無情到有情,甚至多情,讓乘客安心、暖心。而韓國的仁川機場正因做到此點,獲評世界機場第一,九連冠,李安東將之與浦東機場比較,分析仁川機場勝出之因,整體設計高端大氣上檔次,有世界最全免稅店,物美價廉;花園式休閑場所,牌樓木地板民族風儼然;與韓國國立博物館聯手,將航站樓打造成文化博物館;還有免費洗浴、小心搬運行李等很多人性化的細節,讓乘客舒心難忘。計紅芳說波蘭華沙肖邦機場也很人性化:考慮周到的兒童樂園、最完備的殘疾人登機設施,還有因慢節奏生活而帶來的優雅、從容、善良和天然。景色絕佳的當屬建在海上的日本關西國際空港、與海爭地的新加坡樟宜機場、大海平原高山天空合而為一的韓國金海國際機場,鄭蕓、希尼爾、金惠俊對此有詳盡的描述。

肖復興難忘芝加哥機場的恐龍骨架,想起了“流年暗換南北路,老眼厭看往來人”古詩,恐龍仿佛看盡春秋演繹的滄桑老人,不變的芝加哥對于居住者而言,其實是好事。劉荒田講及多次進出紐約肯尼迪機場,在陌生城市的接機趣事。印度尼西亞袁霓的《雅加達“蘇加諾—哈達”機場》溢出到了8月號。若然攜帶也斯小說,在蘇黎世候機,卻念茲在茲香港,由此體驗煩惱娃娃的回程之旅。黎翠華則是懷揣澳門,在葡萄牙里斯本機場尋找熟悉的前世今生記憶。當然,機場也會給人寒意,如馬海甸所寫的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

機場見證華人的崛起。梁源法描述30年前與巴黎戴高樂機場第一次約會的惴惴不安,到如今頻頻出入其中的駕輕就熟,呈現出華人自信之姿興起的歷史流變過程,機場最能見出人間的真情流露。胡仄佳也注意到悉尼機場華人越來越多,中文旅游指南、指引標識越印越精美。其實,新西蘭、美國等國都早有此現象。全球華人流動正影響著世界文化。

國際航空機場屬于“非地方”(non-place),這流動站和周遭環境沒有什么關系,自成一體,不屬于一般意義的地方概念,不屬于當地居民,而屬于國際人,邊際人;在此,社會關系、歷史和身份認同會變得模糊不明。還有什么比國際機場更能讓人體驗到全球化、地球村、世界性、流動性、國界邊界等宏大話語呢?由機場建筑地理空間出發,能碰撞出那么精彩的思緒和靈感,很具特色。機場專欄不同于過去的游記文學,開拓文學地理學,有更高層次的提升,屬于跨學科、跨地域、跨文化的新銳實驗。設計此專欄,實在值得點贊。

上述兩專欄,明顯具有世界性、前衛性。但是,以散文筆法寫機場,多是溫情、美好的記憶;而閃小說多寫暴力血腥、喊打喊殺、凄慘悲劇,魔幻詭異,仿佛不傳奇則不足以稱奇。雖然書寫者都用漢語華文,但因來自世界各地,用語不同,風格迥異,文化有別,讀者不時遭遇奇特話語,給人陌生化之感,就像冷水澆面,這沖擊讓人新奇清醒,醒悟到華人的個體差異性、尊重有別的重要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虎林市| 特克斯县| 九江市| 岳池县| 黎城县| 德兴市| 黔西县| 馆陶县| 崇礼县| 农安县| 新野县| 拉孜县| 乐都县| 渭南市| 清涧县| 博乐市| 越西县| 高雄市| 永昌县| 萨嘎县| 磐安县| 报价| 城固县| 龙海市| 长白| 江油市| 乐平市| 鹤岗市| 和田县| 泰安市| 石河子市| 长葛市| 沁源县| 蒙阴县| 岑巩县| 鲜城| 莲花县| 柳州市| 岳普湖县| 嘉荫县|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