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4 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途徑不斷優化

縱觀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立法與修法歷程,盡管每次修改承載的歷史使命、完善的立法內容都有所不同,但司法權與行政權一直處于強弱交變的動態平衡中,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銜接也在不斷優化。

20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建立,初步確立了知識產權行政和司法保護“雙軌制”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相應的理念也在不斷地調整。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出臺,該綱要從國家整體和大局的戰略角度出發,提出要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的主導作用。2015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提出,要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再到2016年,《“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提出,要構建包括司法審判、刑事司法、行政執法、快速維權、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格局。從知識產權雙軌制保護到大保護的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理念的進步和保護格局的不斷優化。

在著力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的現階段,尤其要加快構建行政和司法兩條途徑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保護模式,以真正實現知識產權的“嚴保護、快保護”。在推進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對接過程中,已形成一些成功的經驗。首先,“三審合一”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試點初步顯現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綜合效能,北京、廣州、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南京、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寧波等知識產權專門審判機構的設立進一步便利了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在程序與機構方面的對接。其次,湖南等省、市探索的專利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理論研究和試點工作,為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的成功對接積累了有益經驗。最后,行政部門與司法部門也在不斷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的協作配合機制和協調會商機制,目前已逐步建立起公安機關“主動偵查”與行政部門“陣地控制”相結合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信息共享、事先介入、聯合行動、優勢互補”的協作新機制。這些舉措進一步強化了知識產權的保護。

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知識產權立法已歷經了30多年的時間,目前的中國已經開始走出僅僅是被動地保護知識產權的陰影和困境,朝著知識產權強國的目標和方向邁進,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歷史性轉變,更是中國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標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神县| 安溪县| 澎湖县| 青州市| 彭山县| 惠东县| 若尔盖县| 兴文县| 阳城县| 岳西县| 城口县| 红河县| 阜新市| 泽州县| 南和县| 勃利县| 海宁市| 上饶县| 鞍山市| 新津县| 汉寿县| 禄劝| 秭归县| 云和县| 穆棱市| 延川县| 铜山县| 沙湾县| 金阳县| 曲水县| 防城港市| 竹北市| 汽车| 名山县| 常德市| 津市市| 舒城县| 桓仁| 陆河县| 芦溪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