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3 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救濟方式不斷豐富

我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主要方式有行政確認、行政查處、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處罰、行政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其中行政調解、行政裁決、行政查處等救濟方式為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最常用的救濟方式。以行政調解為例,20世紀80年代《商標法》與《專利法》制定時并沒有規定行政調解,行政機關可以直接裁定侵權損害賠償數額。2000年《專利法》和2001年《商標法》修改后,賦予了行政機關對于侵權損害賠償進行行政調解的職能。《專利法》第四次修訂草案增加了行政調解司法確認程序的規定。201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草案》第八十三條也對同一情形作出了規定。[25]以行政查處為例,歷次修改的《專利法》對其賦予的權力都呈不斷加大的態勢,尤其是《專利法》第四次修改草案進一步強化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對涉嫌擾亂市場秩序的專利侵權行為的行政處罰權以及調查取證權。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立法的完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方式在不斷豐富與完善,行政保護措施和手段在不斷多樣化,保護力度在不斷強化。

我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救濟方式主要為民事訴訟、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三種。知識產權是一種私權,而為私權提供保障的救濟渠道主要是通過民事訴訟實現,這也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各國通行的做法。民事司法保護是保護知識產權的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公力救濟方式。行政訴訟救濟方式在知識產權立法初期也只是在部分行政行為有所體現。例如,1984年《專利法》對專利復審委員會的裁決,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發明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發明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專利復審委員會對宣告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的請求作出的決定為終局決定。隨著知識產權保護立法的完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賦予了權利人啟動行政訴訟救濟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為了加強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保護力度,增強對知識侵權行為的打擊,對嚴重侵害知識產權的行為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也設置刑事訴訟救濟方式。特別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在2011年1月發布的《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主要針對近年來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明確、完善了刑事訴訟救濟方式。此外,還建立健全了知識產權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充分發揮訴訟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商事調解和行政調解的作用。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正在形式,注冊登記、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裁判、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各個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正在形成多元協同的保護合力,營造一種能動、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宁武县| 瑞安市| 巴林右旗| 淅川县| 贵阳市| 年辖:市辖区| 蒙山县| 商水县| 南丰县| 进贤县| 化德县| 台东市| 伊吾县| 庆阳市| 宜兰县| 保山市| 会东县| 友谊县| 南投市| 阳新县| 岫岩| 响水县| 温宿县| 宁海县| 涞源县| 双柏县| 海南省| 文水县| 岑溪市| 井陉县| 肥东县| 米易县| 三河市| 新巴尔虎左旗| 龙山县| 岳池县| 崇左市| 罗平县| 高台县| 奎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