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 道德經
  • 老子
  • 743字
  • 2019-03-26 10:33:1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1];揣而銳之[2],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3]。功遂[4]身退,天之道[5]也。

【注釋】

[1]持:把持,占有。已:停止。此句“之”指杯子之類的容器。

[2]揣:通“捶”,也應讀作[3]huí,捶打的意思。銳:使鋒利。此句“之”指兵器。

[3]咎:兇、災禍。

[4]遂:成。

[5]天之道:自然規律。

【譯文】

握著杯子,使欲望滿盈,倒不如適可而止;捶打兵器,使它加速鋒利,卻難以使用長久。金銀財物堆滿屋子,卻無法守住;富貴卻驕橫,是在給自己遺留禍患。大功告成后,有功勞的人物就該引退,這是自然規律。

【闡釋】

這一章,老子通過自然之道引申為人之道,勸人凡事不可固執,要懂得功成身退。

老子舉出的兩個例子是:往杯子里倒水,逐漸會倒滿,滿了就要外溢,水外溢杯子就失去了盛水的作用;兵刃再鋒利,但也經不住空氣氧化,時間長了肯定會銹蝕鈍化。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月滿則缺,花開則謝;堤高于岸,浪必毀之;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些都是物極必反的自然的法則。

人成長生息于自然界,也受到自然法則的支配。即使在人類社會內部,這一自然法則也在發揮著作用。在古代,一個家庭的最高統治者是家長,家長是全家人的天;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諸侯,諸侯是全國人民的天;全天下的最高統治者是天子,天子是天下人民的天;天子之上的最高統治者是自然,自然就是“道”,“道”是全自然界的天。因此老子指出,人們與其處心積慮成全私欲,還不如見好即收、信奉天“道”,因為最高的“道”——是不會任一個人胡作妄為的。同時,老子還正確指出了進退、榮辱、正反等互相轉化的關系,勸人功成身退。與其說功成身退是一種人生境界,不如說是人在回歸自然。

當然,功成身退并不意味著不用建功,老子也并非是只談退隱而不講進取。“功成身退”四個字,也是“功成”在“身退”之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松潘县| 岢岚县| 永胜县| 龙里县| 马边| 台中县| 邵武市| 富平县| 墨竹工卡县| 廉江市| 洛宁县| 清远市| 涟源市| 平顶山市| 凌云县| 锡林郭勒盟| 三明市| 宣恩县| 秀山| 秀山| 小金县| 漳浦县| 固原市| 神农架林区| 虹口区| 盘锦市| 唐山市| 郁南县| 吉林省| 伊川县| 榆林市| 来安县| 小金县| 祥云县| 苏尼特右旗| 云龙县| 昌都县| 康保县| 永春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