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 道德經
  • 老子
  • 735字
  • 2019-03-26 10:33:14

上善[1]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2],故幾于[3]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4]。夫唯不爭,故無尤[5]。

【注釋】

[1]上善:最善、最美好。

[2]惡:厭惡。

[3]幾于:接近,幾乎就是。

[4]這一排比句,省略主語,主語是具有水一般性格的人。然后才說他們的各種行為,都像水一樣達到“上善”。

[5]尤:過錯。

【譯文】

人的最佳境界應該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卻從來與世無爭,總是默默停留在眾人都厭惡的地方,所以說,水最接近“道”。(擁有水一樣德行的人)每每選擇低處居身,內心深沉平靜,充滿仁愛慈善,說話言而有信,為政精勤善治,做事積極賢能,行動合乎時宜。正因為與世無爭,所以沒有過失。

【闡釋】

本章以水比“道”,講了“道”利萬物不求回報和處下不爭的品格。

自然界萬事萬物中,老子最推崇水。水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最骯臟的地方。老子認為水最是近于“道”的。

水處萬物之下,滋潤萬物,兼濟天下。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極力宣揚水謙卑處下的品格。水處眾人之所惡,表現出了“道”極其寬廣的胸懷。水有再大的功勞,也從來不爭。既不與萬物爭寵奪利,也不占有滋潤萬物的功勞。這樣的結果是“夫唯不爭,莫能與之爭”(第二十四章)。從正面說,水滋養萬物而不求回報,“道”會回報它,使它成為天下最大最強的存在。從反面說,水在自然界,幾乎是最大的存在了,萬物無法超越它,所以它只能奉獻,得不到回報。老子當然是從正面說的,在這一點上,“道”本身也是如此。此時的“道”就是辯證法了,是自然規律回報了無私奉獻的水。

人也許看不到自然規律在背后起作用,但可以從反面入手,效法水謙虛處下的品格。謙虛使人進步,進步才能強大。自己先成為一個強大的、無法超越的存在,才能像水一樣無私奉獻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太原市| 井研县| 攀枝花市| 额济纳旗| 南阳市| 聂荣县| 汉源县| 民勤县| 乐东| 常熟市| 牡丹江市| 长兴县| 三台县| 富民县| 阿克| 无为县| 砚山县| 越西县| 彭州市| 达日县| 赤壁市| 新余市| 和政县| 岐山县| 平江县| 宁陵县| 如东县| 宜宾市| 崇明县| 宣武区| 南宁市| 右玉县| 南岸区| 昌江| 广州市| 彩票| 龙山县| 瓦房店市| 西贡区|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