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正文(2)

我主要談兩個問題:第一,是立志做大事,還是立志做大官?不用說,青年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要立志做大官。正是因為能立志做大事,所以才會有青年的真正發展。第二,為生活而學習工作,還是為學習工作而生活。在很多人看來這好像差別不大,而實際上,為生活而學習工作,這叫“職業觀”,學習工作是為了謀生,找一個職業平臺。這樣,在大學的學習只是一個過程,目的是走向社會,走進一個職業中去,逐步構建適應自己的家庭等。為了學習工作而生活,則是一種“事業觀”,即追求事業。例如,“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當他獲得國家給的五百萬獎金時,如果僅只是為了生活,那他就可以什么都不做了,但他想到的是做一番事業,因而超越了一般的“職業觀”。作為一個青年領袖,我們理應建立起一種事業觀,而非職業觀。

青年領袖的成功有兩種,偶然的和必然的。比如胡春華,他成為青年領袖具有必然性。他自愿支援西部,他主動融入了當地的文化,西藏人民對他評價非常好,他也喜歡上了西藏。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某些必然性的條件,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命運,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下面我們談一談生涯規劃的模式。一位教育家說過,當學生把在學校學的知識都忘掉的時候,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質。我覺得在大學里特別要強調的是學習方法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我們在人生的路上,無論是做科研,還是做管理,方法很重要。今天我們探討的要點之一,就是有關方法和模式。

首先,大家可以嘗試對自己的青年領袖生涯發展進行戰略性思考。戰略性的思考意味著你首先要考慮社會問題。前段時間我寫了一本職業指導的書,其中許多觀點與西方的觀點不一樣。西方的職業指導強調的核心是以自我為出發點,而我在書中強調堅持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馬克思主義觀點,強調社會存在是第一性的,強調人的本質屬性在于社會性。因此,我認為在思考職業規劃的時候,首先需要對社會環境進行分析。這是因為,所有的職業目標都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環境基礎上的。因此,我們要學會分析社會環境;學會分析一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學會分析一個組織和單位;還要學會分析一個具體的崗位,看看一個崗位有什么特點和職業能力要求。由此形成我們設計制定生涯規劃的一個基本前提條件。領袖是具有“眼光”,有行動和權力,能鼓舞群眾達到目標的使命者。戰略性的思考要求我們做到:第一,在考慮重要的社會問題的基礎上,建立起生涯目標,即愿景;第二,通過比較各種可能的道路,認知最有效的工作路徑;第三,堅持正確的執行方式。比如,過去我們用紙傳遞信息,現在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等很多方式獲取知識和信息。我們不妨更多地嘗試網絡共青團工作模式。再有是要思考變化中的人的角色。現代人和傳統人一個本質性的區別是現代人視野更開闊,其中,青年學生表現得就更為突出。中國這么多年的發展,與改革開放密切相關。如果不開放,發展就無從談起。根據具體情況設計方針,規劃路線,就是戰略性的路線。從戰略的角度思考和規劃職業生涯意味著你可以利用外部和自身內部的兩種力量。

經典的職業理論認為對一個人的內部觀察有三個要素:第一個要素是職業價值觀,即價值取向。第二個要素是性格和興趣。性格決定命運,興趣是事業最好的推動力。但我認為興趣盡管有天分的因素,但不完全是天分,是可以培養的。第三個是能力。特別是與職業相關的能力。在這三個要素的作用下,需要形成下面三個結果:第一,要形成一個成功的愿景,這樣可以激發人的創造力。第二,要做好創業準備。要理性創業,要“綠色創業”,要尋找一種可持續的發展力。第三,不僅要做“對”的事情,還要把事情做“對”。人一生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因此要知道自己應該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這才是成功者,比如胡春華、袁隆平先生。他們都做了一件真正重要的事,而且能把它做徹底。

下面我們在戰略性思考和社會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一個生涯規劃的“金三角”模式。第一,對自我的探索。第二,對職業的探索。第三,對資源的評估和掌控。現在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他占有的社會資本怎么樣。一個青年領袖在職場上,在職業環境中要有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資源的協調支配。這是社會資本,但這絕不是一天就能夠建立的,要有一個原始積累階段,就跟經濟的原始資本一樣,要慢慢地積累。我們要教會學生整合這些資源。比如大學生就業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有誰能給你寫推薦信,這會決定你就業的質量。這是一種社會規律,是“金三角”模式里很最重要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树县| 综艺| 玉溪市| 揭西县| 广灵县| 新安县| 新乡县| 郑州市| 理塘县| 万源市| 托克逊县| 新巴尔虎左旗| 山阴县| 随州市| 永川市| 湘潭市| 多伦县| 航空| 富源县| 惠来县| 东台市| 虎林市| 巴中市| 穆棱市| 峨眉山市| 武义县| 绥滨县| 安泽县| 华容县| 儋州市| 金溪县| 东城区| 乐山市| 安国市| 喜德县| 余姚市| 凌云县| 正阳县| 沧州市| 禹城市|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