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書名: 俄語傳統句法理論發展變化的比較分析作者名: 寧琦本章字數: 845字更新時間: 2019-03-19 15:14:19
建立反映所處時代的語言狀況和語言科學狀況的科學描寫語法始終是俄羅斯科學院的重要任務之一。時至今日,科學院俄語語法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科學體裁、一種特殊的科學語法類型、具有使之與非常理論化的以及相反非常狹隘的實踐特點的語法描寫相區別的獨特特點,而且所有這些特點在不同的科學院語法中以不同程度的連續性呈現出來[1]。
科學院語法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了獨特的語法傳統,屬于這類傳統的有語法體系非單一層次組織思想的體現以及穩定且不同方向的層次間聯系思想的體現;語法體系內部所有基本范疇的相互聯系思想以及語法體系本身與語言系統其他方面的不同方向聯系思想的體現;語法中存在獨特的、只為它所獨有的范疇的思想以及將語法范疇與其他智力領域范疇、首先是與邏輯范疇混淆的不合理性思想的體現;語言單位對它們本身進行解釋的充足性思想的實現;語言符號的潛在多義現象思想和形式的非單義性思想的實現;長期不懈地關注鮮活生動的語言過程和語言發展趨勢的必要性的思想的實現。無論是這些思想和傳統之中的任何一個,還是它們的整體,即使在現在也不過時[2]。
20世紀俄羅斯(前蘇聯)科學院先后出版了3部語法,第一部是1952—54年由著名語言學家維諾格拉多夫(В.В.Виноградов)主編的《俄語語法》,第二部《現代標準俄語語法》(1970)、第三部《俄語語法》(1980)均由著名語言學家什維多娃(Н.Ю.Шведова)主編。在這3部語法中,這些思想和傳統仍舊不僅僅是結構性的,而且是最為基本的思想和傳統。
由于各部語法所覆蓋的范圍和篇幅極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本文選擇各部語法的句法部分作為切入點,從中抽取最為核心的概念、思想觀點加以分析和對比。
注釋
[1]Шведова Н.Ю.Русский язык.Избранные работы.М.: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5,с.20—21.
[2]Там же,с.21.Шведова Н.Ю.Русский язык.Избранные работы.М.:Языки славян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5,с.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