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正文(2)
- 1949年以后的中國新聞史
- 陳力丹
- 1974字
- 2019-03-18 17:29:15
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前身)試播;9月2日正式播出。1959—1961年,有19個省級行政區建立電視臺,但在經濟困難時期,大部分停掉。后來又有一些新開辦,至“文革”前,全國有電視臺13座。由于缺乏綜合國力,電視機社會擁有量極少。改革開放以后,電視業、急遽發展,1985年電視超過報紙,成為全國第一媒體。
建國后新聞業界的第二件事情,是在形成新的國家新聞體制的同時,將民營傳媒國有化。
全國解放后,絕大多數原來與國民黨有各種關系的傳媒或被查封或停刊,包括一些民營報刊和廣播電臺。少數有共產黨員在其中工作的進步報刊和個別立場中立的外報得以保留。1950年3月,全國有民營報紙58家(其中上海14家),代表性報紙如《大公報》上海版、《新民報》、《文匯報》、《大美晚報》(美商擁有);英文《字林西報》、《密勒氏評論報》。民營廣播電臺34家(其中上海22家),代表電臺亞美臺。
對于這些媒體首先做的是結構調整,有的通過私人關系派遣黨員進入工作,有的組建了職工管委會或工會參與管理,有的加以合并改組。還有內容調整,即“報紙分工”。一些解放前的全國性報紙,或成為專業報,如《文匯報》成為文教類報紙,遷京后的《大公報》改為財經類報紙。這樣,私營傳媒即使繼續存在,但其影響力大為減弱。第二是控制信息源,只能采用新華社通稿,既不能挖掘“內部新聞”,也不能對新聞采取超黨派的處理。當時黨報威望很高,民營報紙采訪,被采訪方一聽是民營報紙,往往拒絕,報紙工作難以為繼。還有就是言論,民營報紙只能全文刊登黨的和政府的文件,不能發表評論、不能對黨的政策做出解釋。
經營方面,國營機關和國營企業都不愿在私營報紙上做廣告,民營傳媒的經濟來源枯竭。1950年實行“郵發合一”制度,所有報紙均需通過郵局發行,解放前民營報紙使用的五花八門的促銷和發行手段,完全沒有用武之地,發行量無法上去。1952年12月31日之前,全國剩下的不多的民營傳媒全部公私合營,從而完成對新聞出版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隨后在很短的時間內,政府贖買原所有人的股份,完全合并于國營傳媒中,民營傳媒消失。新中國最早的社會主義改造,不是對農業的改造,而是對意識形態的改造。所有的民營報刊全部變成了公有的、黨管的報刊?!豆饷魅請蟆肥?946年民盟創辦的,毛主席為該報題詞“團結起來,光明在前”,解放后該報成為各民主黨派的聯合機關報,1957年變成了中共中央中宣部領導下的報紙。
第三件事是開展報紙批評運動。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在報紙刊物上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決定》(該決定的主要修訂者為劉少奇)。這一文件發布之后,報紙每天發表批評文章。報紙的批評如同人民法庭審判一樣,不像現在批評之后處處受到被批評方的刁難,而是完全按照列寧1918年論述的那樣,報紙只能相當于輿論法庭,批評你之后不能不理會,必須做出回復,說明如何改正錯誤。報紙不是現在的單純的輿論而是在行使一種“權力”,實際上,報紙代表是在代表各級黨組織進行批評。不同級別的報刊都要積極開展批評,各單位領導者苦于應對這些批評。后來,這種情況反映到中央,1954年7月,中央發布《關于改進報紙工作的決議》,對報紙批評有所調整。毛澤東與胡喬木的一次談話就提出了“開、好、管”方針。要開展批評,不能不開展批評;要開展好批評,不能亂批評,批評要看對人民有利無利,不能主觀;各級黨委,包括報紙黨委和地方黨委要把報紙批評管起來。于是,報紙批評稿的數量急劇下降,當年《人民日報》的批評稿210篇,僅是1952年(1750篇)的12%。中國的“輿論監督”雖然由媒體在做,但實質上媒體拉靠的黨政權力機關在監督,媒體沒有那么多的批評自由權,批評什么和不能批評什么,受黨的管理部門領導和控制。
由于1953年《廣西農民報》這一偶然事件,中央宣傳部出臺了“同級報紙不能批評同級黨委”的政策。黨的報刊不能批評同級黨委,不只僅是黨委,后來發展到不能批評同級黨委的領導成員,甚至是黨委委員,批評需上級領導同意。這個規定從1953年至今,沒有變化,研究歷史這些事情不能忽略,這是一個體制性的問題。
第四件事情是解放初期全面學習蘇聯,從1950年起,全國新聞界對口向蘇聯學習,1954年達到頂峰。中央級報刊向蘇聯的中央級報刊學習,各省市報紙向蘇聯各省和加盟共和國的對口單位學習?!度嗣袢請蟆废颉墩胬韴蟆穼W習,甚至提出了“為一張沒有錯誤的報紙奮斗”的口號,因為《真理報》也這樣提出過,于是報紙出了錯誤通常不予更正。除此之外,還有每天一篇社論,無論題目是什么,一律2500字,一定放在頭版頭條。寫作和標題風格完全模仿蘇聯的《真理報》,形成了新聞模式化。《真理報》不登廣告,于是我們的報紙也不重視廣告。此外,不客觀地報道國際新聞,對社會主義國家一概只報好消息,對資本主義國家一概只報壞消息。敵人批評我們的內容一律不讓見報,包括資本主義國家領導人訪華的發言,凡是我們不喜歡的均刪除,卻不說是摘要,因而報道的真實性存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