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學科基本問題研究

一、 學科術語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語言規劃”“語言政策”“語言規劃和語言政策”“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四個術語大同小異,可以被視為同義詞。最早出現并流行的術語是“語言規劃”;但由于許多國家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制定的語言規劃遭遇失敗,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開始流行“語言政策”這個術語,它是一個中性詞,至少不會引發失敗的聯想。為了避免將“語言規劃”和“語言政策”視作兩個不同學科的誤解,所以出現了將兩個術語組合在一起使用的“語言規劃和語言政策”或“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情況,在時間上沒有割斷學科的發展,在內容上包含了各種觀點。

使用相關術語:第一,要尊重作者在書刊等方面的選擇;第二,應該考慮到時間因素與它們的關系;第三,在涉及國際交流或國際比較的時候,最好使用“語言政策”或“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術語和排序,以便與國際上的主要使用趨勢接軌;第四,鑒于中國的“語言規劃”與“語言政策”兩個術語具有較大的內涵差異,在論述中國特有的情況時可以保留中國特色。但使用“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是最好的選擇,可以消除中外之間的表達差異。

[張治國.關于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學科中四個術語的辨析]

二、 學科性質研究

有研究者指出,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屬于宏觀社會語言學范疇,是關注社會的社會語言學(而微觀社會語言學關注語言),作為社會大規劃的一部分,超出了語言學范疇,關注政策制定和實施、帶有明顯的社會政治色彩,具有跨學科性質。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是被不少學者同義等價使用的術語,同時也被不少學者認為有差異,但二者在本質上均具有社會、政治和文化屬性,也均具有區域、時代、政治和社會等方面的局限性。由于研究視角眾多,關于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認識存在較大的差異,迄今為止尚未出現主流理論。

語言政策及規劃學科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新)經典階段(20世紀60—70年代)。聚焦于設計語言政策及規劃的理論框架,研究有限的實際問題;與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和國家發展密切相關,受現代化理論影響嚴重,很多語言問題成為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現代化和國家發展的核心問題;雖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理論框架體系或操作模式,但是對學科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提出了地位規劃、本體規劃、習得規劃的基本分類,提出了“雙言”概念等。第二,批判與幻滅階段(20世紀70—80年代)。主要是對經典時期的語言政策及規劃進行批評和反思,這是由于新興后殖民多語國家的語言政策及規劃的成效令人失望,甚至可以說遭遇了失敗。在各種各樣的批評聲中,語言政策及規劃的關注點發生了重大變化,如語言政策及規劃與社會不公的關系、語言小族的感受、政策及規劃的民主模式等等。第三,學科復興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從事語言政策及規劃研究,學科出現迅猛發展;研究的重點轉向關注權力、不平等和社會公正,并且將“世界體系論”“生態觀”“治理觀”等其他領域的研究思路引入這一學科,催生了如語言帝國主義、語言資源、語言瀕危、語言能力、語言治理、語言制度等大量的理論闡述。總之,語言政策及規劃的學科內涵不斷擴大,從帶有明確社會政治目標(如實現一國、一民、一語三位一體的目標)的地位規劃、本體規劃和習得規劃,逐步演變為重視語言權、保護語言生態、消除社會不公、保護語言多樣性等。

語言政策及規劃實施的成功程度各地不盡相同,同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實施效果的評價也不盡相同(如歐洲各國早期的成功卻導致了當前的歐盟語言困境)。語言政策及規劃的理性選擇模式是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依靠中央政府實施的,由政府控制并協調理性決策的,但由于受到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理性選擇模式僅僅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式。

語言政策及規劃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學科,不只是發現新現象和新問題,而是要根據新知識重新評價過去的做法和已有的理論。語言政策理論家和實施者不但要解釋當前觀察到的事實,而且要為那些希望解決沖突、提高交際效率且尊重語言變體者提供必要的指導,因而往往需要避免匆忙選擇過于簡單的模型和解決方案。學者們一般不會直接提出明確的建議,而是揭示理解語言政策、描寫社會語言生態、認識眾多相左觀點、提出語言規劃和管理方式等有關挑戰的復雜性。雖然新的問題不斷出現,但是老的問題依然還會受到關注,這正是語言政策及規劃學科的本質特征。

[戴曼純.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的學科性質]

三、 學科價值與功能研究

語言政策與規劃的學科價值體現在為國家語言文字決策提供支持和服務。有研究者指出,語言事業發展機遇難得,挑戰嚴峻,問題復雜,需求旺盛,事關國家戰略全局和發展大局,亟待謀劃應對方略,但我國相關研究十分薄弱,因此建設國家語言智庫體系迫在眉睫。第一,搶抓新機遇、滿足新需求亟待戰略謀劃。這些新機遇和新需求包括: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有賴于語言科學技術的發展;語言產業、語言職業和語言經濟方興未艾,正成為當代經濟最具活力的增長點之一;語言的資源價值凸顯;語言學的功能延伸至眾多學科領域,對語言學的各種需求與日俱增;世界對漢語的需求和我們對外語的需求日益旺盛。第二,應對新挑戰、解決新問題期待上計良策。這些新挑戰和新問題包括:不少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提升語言戰略層次對我國語言戰略謀劃和實施形成挑戰;與國家安全相關的語言問題日益突出;語言關系更為復雜,語言矛盾日趨尖銳;信息化對語言文字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國際語言競爭日趨激烈;新的語言現象和新的語言問題令人目不暇接;語言管理體制滯后于形勢發展;語言法制化建設相對薄弱。

面對機遇和挑戰,語言智庫應當成為國家決策的思想庫,社會服務的咨詢處,影響語言生活的風向標,融合學術與應用的轉化器,溝通政府與民眾的聯通橋,國家對話平臺,以及高端特殊人才培養的熔爐。國家語言智庫建設應堅持“立足現實、適當前瞻,類型多樣、功能齊全,分布合理、結構優化,全球視野、中國特色”的原則,建立“全國統籌,分級建管,多元并存,協調發展”的建管體制,完善“國家引導,智庫自主,良性競爭,優勝劣汰”的運作機制,逐步形成類型多樣,結構優化,功能齊全,效能優良的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眼光的新型語言智庫體系。

[趙世舉.關于國家語言智庫體系建設的構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平县| 明星| 石林| 宣城市| 金山区| 河北区| 浙江省| 永胜县| 临泉县| 化州市| 若羌县| 巴南区| 罗甸县| 南丰县| 田阳县| 南京市| 孙吴县| 正阳县| 武平县| 象山县| 县级市| 松潘县| 朝阳区| 邢台县| 理塘县| 屏南县| 宁蒗| 民县| 循化| 白城市| 建宁县| 鹿邑县| 平远县| 洛南县| 周口市| 卓尼县| 台江县| 洱源县| 福清市| 崇左市|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