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宿州洋夫婦

卜凱全名約翰·洛辛·卜凱(John Lossing Buck),1891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州德徹斯縣快樂谷一德裔農戶。19歲考進康奈爾大學農學院,同學中有胡適、趙元任、過探先、鄒秉文、呂彥直等中國人。卜凱是一位基督徒,他參加學長賴斯納發起的“中國研究俱樂部”,對遙遠的東方文明產生興趣,后來向美北長老會海外傳教協會提出到中國農業傳教的申請。

大學畢業后,卜凱如愿來到中國。1915年,他先到南京金陵大學強化漢語。金大是美國基督教美以美會在南京創辦的教會大學,與康奈爾大學是友校,這里有很多他過去的同學,正是這個原因串連起他與金大幾十年的緣分。

1916年,他到安徽宿州開展農業改良與推廣工作。宿州位于皖北,接壤蘇魯豫三省,“扼汴水咽喉,當南北要沖”。最初,他每天騎自行車在鄉間穿行,時而停下來幫農民干活,慢慢與農民聊天,逐漸熟悉當地物理人情。小麥是北中國的主要農作物。卜凱在宿州長老教會農場,試種從美國農業部要來的優質良種小麥,觀察在當地的適應性,然后逐戶向農民推廣。卜凱還去教會中學辦蔬菜種植培訓班,盡管語言磕巴,農民也心存狐疑,但他信心十足。

這年夏天,卜凱在廬山牯嶺度假,偶遇鎮江長老會牧師賽兆祥的女兒賽珍珠。他被這位小自己一歲的姑娘吸引。賽珍珠(Pearl S. Buck)1892年出生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僅3個月大即被父母帶到中國。兒時,她聽過中國保姆講的“山海經”、“水滸傳”一類的故事,血液里注入了東方文化的養分。稍大,回美接受教育。1914年6月,賽珍珠從倫道夫—梅肯女子學院畢業,9月回到中國,加入鎮江的傳教團體,在教會學校任教職。她在《自傳》中說:“我成長在雙重的世界,一個是父母的狹小、純潔的長老會信徒的世界,一個是巨大、充滿愛的、不那么干凈的中國人世界。當我生活在中國人世界里時,我是中國人,說話、做事、吃飯、思想、情感和中國人一模一樣。”2思想基礎加感情認同,正是賽珍珠愛上卜凱的原因,盡管這位高大英俊的德裔傳教士略顯刻板。1917年5月30日,他們走進教堂,經牧師禱告、獻詩和證婚,在人們的祝福中,兩人簽字、交換戒指、宣誓,完成婚儀。

1-1-0%e9%87%91%e5%a4%a7%e5%86%9c%e5%ad%a6%e9%99%a2%e5%9c%a8%e5%88%98%e6%b9%98%e5%a2%93%e5%9b%ad%e5%8c%ba%e6%ac%a2%e9%80%81%e5%8d%9c%e5%87%af%e5%a4%ab%e5%a6%87%ef%bc%88%e5%89%8d%e6%8e%92%e5%b7%a6%e5%85%ad%e4%b8%83%ef%bc%89%e3%80%82%e5%b4%94%e8%82%87%e6%98%a5%e4%be%9b%e5%9b%be.psd

? 金大農學院在劉湘墓園區歡送卜凱夫婦(前排左六七)。崔肇春供圖

婚后,賽珍珠隨夫去到淮北,定居宿州,住在大河南街當地基督教會租賃的一所灰磚青瓦的民房里。近處有一所教會辦的啟秀女校。她就在那里教學童,課余給丈夫作學術助手。

卜凱走村串戶進行農村調查,發給一些中小學生和青年調查表,請他們填寫,或代不識字的農民填寫。賽珍珠幫著逐一收回。她還替丈夫跟中國各地的外國傳教士和牧師通信,請他們代為收集各地農村情況。有時丈夫忙他的事,賽珍珠就和納鞋底、奶孩子、洗衣服的大娘大嫂嘮家常,夏天的瓜架下,隆冬的炕頭上,自由交談。妯娌不睦,婆婆作惡,誰家溺嬰,何人逃債……都是她感興趣的話題。她寫道:“在南宿州居住的時間越長,我就越了解那些住在城外村莊里的窮苦農民,而不是那些富人。窮人們承受著生活的重壓,錢掙得最少,活干得最多。他們活得最真實,最接近土地,最接近生和死,最接近歡笑和淚水。走訪農家成了我自己尋找生活真實的途徑。在農民當中,我找到了人類最純真的感情。”3作為傳教士,她開始思考,拯救人的靈魂應首先救贖人的身體。1918年,她在給哥哥的信中吐露,“從人的角度來講,在中國的傳教事業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我們的工作方法從一開始就錯了。面對那些饑寒交迫、無家可歸的人們,我們往往不是先伸出援助之手解決他們的溫飽,而是想盡辦法向他們宣講福音。”4

1-2%20%e5%8d%9c%e5%87%af%e5%86%9c%e6%9d%91%e8%b0%83%e6%9f%a5%e4%b8%8e%e8%b5%9b%e7%8f%8d%e7%8f%a0%e5%86%99%e3%80%8a%e5%a4%a7%e5%9c%b0%e3%80%8b%e7%9a%84%e8%83%8c%e6%99%af%e5%9c%b0%e5%8d%97%e5%be%90%e5%b7%9e%ef%bc%88%e5%bd%93%e4%bb%8a%e5%ae%89%e5%be%bd%e5%ae%bf%e5%8e%bf%ef%bc%89%e7%9a%84%e5%9f%8e%e5%a2%99%e3%80%82%e5%b4%94%e8%82%87%e6%98%a5%e6%8f%90%e4%be%9b.psd

? 卜凱農村調查與賽珍珠寫《大地》的背景地南徐州(當今安徽宿縣)的城墻。

崔肇春提供

穿境而過的淮河,使得宿州年年洪災,卜凱用當地小麥與引進的多個品種進行比對試驗,以培育出抗澇抗倒伏的新品種,但過程太漫長。去之前,傳教委員會曾許諾給他撥建農場和造工作站的經費,但始終未兌現。他提出在教會中學開設農業課的建議又遭拒絕。他有些進退維谷。賽珍珠回憶:“一個憂愁的晚上,當這個問題似乎無法解決的時候,我建議說最明智的計劃可能是首先發現關于中國農業和農村生活的事實。”5也許是枕邊風清醒了卜凱:由外國人直接作農業推廣工作,或許不如盡快培養有知識有文化、有獻身精神的中國人。

1919年,賽珍珠懷孕先回南京,卜凱留在宿州。幾年來,教會原定的“本地經濟拯救計劃”如沙上建塔,收效甚微;而卜凱完成的調查報告、研究論文,如《南宿州:農業工作》《安徽北部水利保護》《中小學引入農業教育的可行性計劃》《4000年后南宿州的農業狀況》《美國長老教會在中國安徽南宿州的農業工作》《中國一個農村教會組織和項目建設》等,如陌上春光,令人眼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喜德县| 克什克腾旗| 砀山县| 兴国县| 沧源| 北辰区| 马边| 宜州市| 海伦市| 游戏| 宜城市| 长宁区| 尉犁县| 茌平县| 左权县| 远安县| 建湖县| 荔浦县| 哈尔滨市| 宜宾县| 自贡市| 文成县| 大埔区| 察雅县| 额济纳旗| 阿合奇县| 文昌市| 惠州市| 腾冲县| 凉城县| 长宁县| 丰顺县| 新乡市| 富蕴县| 昭苏县| 东光县| 富川| 尼勒克县| 河西区|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