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谷渾資料輯錄(增訂本)
- 周偉洲
- 1187字
- 2020-08-19 16:41:06
六、《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銘》
夏鼐:《考古學論文集》,第114頁。
參見張維撰: 《隴右金石錄》卷二,第7頁上—8頁下。
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銘(志蓋)(志文二十三行,行二十四字)
周故鎮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大將軍、青海圀王、烏埊也拔勤豆可汗墓志銘并序
王諱忠,陰山也。①自云雷降雹,開大圀之王基,
成文,握中原之帝業。
啟斗馬,率眾西遷,埊據伏龍,稱孤南面。祖特麗度許符別可汗②,父諾遏缽,青海圀王、駙馬都尉、烏埊也拔勤豆可汗。并軍圀爪牙,乾坤柱石,忠勤克著,異姓封王,寵渥彌隆,和親尚主。王丕承顯烈,特稟英奇,至若蘭臺蕓閣之微言,丘山泉海;豹略龍韜之秘策,長短從橫,莫不披卷而究五車,運籌而決千里。逸才
假,休德
新,接物盡君子之心,事親備文王之道。
十八,
(授)左威衛將軍,戚承銀牓,弱歲求郎,寵溢金貂,童
入侍。后加鎮軍大將軍、行左豹韜衛大將軍,襲青海圀王、烏埊也拔勤豆可汗。象賢開圀,策固誓河,拜將登壇,任隆分閫,坐金方而作鎮,出玉塞而臨軍,朝廷無西顧之憂,獫狁罷南郊之祭。
【注釋】
① 志稱忠為陰山人,似系其祖先曾在陰山一帶游牧,后遷入青海等地,故曰陰山人。
② 按,史籍載忠祖為慕容順,其號為“趉胡呂烏甘豆可汗”,與此異。
將軍有勇,期勝氣于千,壯土云亡,惜寒風之一去。粵圣歷元
五
三
,薨于靈州城南渾牙之私第,春秋五十有一。棟梁折矣,遠近凄然,以
歷二
三
十八
歸葬于涼州城南之山崗,禮也。孤子等痛昊
之莫訴,恐高岸之行遷,冀披文而頌德,刊翠石于黃泉。其銘曰:
壽丘茂緒,黎邑雄藩,龍興北盛,馬斗西奔。代傳龜紐,降魚軒,積慶隆矣,生賢在焉。其一
自家形圀,資孝為忠,爰辭柳塞,入衛蘭宮。青海纂業,西隅畢通,玄郊坐鎮,北漠恒空。其二
夷夏以安,搢紳之望,樹善無忒,輔仁何曠。營罷真軍,亡上將,義深悼往,恩隆治葬。其三
青鳥克址,輤駕言回,墳崇馬,地據龍堆。云愁壟樹,
釣泉臺,式刊翠琬,永播清埃。其四①
【注釋】
① 《隴右金石錄》卷二第8頁云:“按此石亦出武威縣南,去城六十里之山。今移存孔廟。石高廣俱尺有六寸,蓋書‘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銘’九篆字,前題‘周故鎮軍大將軍、行豹韜衛大將軍,青海國王、烏地也拔勤豆可汗墓志銘并序’,凡二十三行,行二十四字。考忠即諾曷缽之子,以銘文證之,蓋即西平公主所生,初為侍子,后遂嗣其父職。而吐谷渾傳敘忠事極略,僅云:垂拱四年,諾曷缽卒,子忠嗣。忠卒,子宣趙嗣。得此志可補史之闕文。蓋嗣職自垂拱四年至圣歷二年,凡歷十一年矣。顧有不可解者,西平公主以圣歷元年五月三日薨,以二年三月十八日葬,忠之薨、葬皆與同日。同日而葬,事所恒有,乃母子同日而死,此事之未必有殊,可疑也。又忠為諾曷缽子,慕容順孫。《吐谷渾傳》:順為西平郡王,仍授趉胡呂烏甘豆可汗,此志云祖特麗度許符別可汗,以譯音求之,亦不近似,若公主志以諾曷缽為賀缽,此為遏缽,則一音之轉,字異而音不異者也。”按,此志石現存甘肅武威文化館(原文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