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

夏鼐:《考古學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61年版,第113—114頁。

參見張維撰:《隴右金石錄》卷二,甘肅省文獻征集委員會1944年版,第5頁下—6頁下。


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志蓋)(志文二十五行,行二十四字)

大周故弘化大長公主李氏,賜姓曰武,改封西平大長公主墓志銘并序 成均進士云騎尉吳興姚畧撰

公主,隴西成紀(人)也,即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也。家聲祖德,造埊(天地)而運陰陽;履翼握裒,禮神祇而懸(日月)。大長公主誕靈帝女,秀奇質于蓮波,讬體王姬,湛清儀于桂魄,公宮稟訓,沐胎教之宸猷,姒幄承規,挺闈之睿敏。以貞觀十七)出降于青海圀(國)王勤豆可汗慕容諾賀缽。


【注釋】

① 按,兩《唐書》云,弘化公主于貞觀十四年出降吐谷渾可汗諾曷缽,公主死于圣歷元年五月,時為睿宗李旦在位,睿宗應稱太宗族女弘化公主為姑,故改封大長公主。

② 按,弘化公主非太宗親女,而是宗室女,見前注。

③ 《隴右金石錄》“闈”作“門”誤。

④ 據《新唐書·吐谷渾傳》,諾曷缽封號為“烏地也拔勒豆可汗”,志簡稱為“勤豆可汗”,勒當為勤之誤。又墓志“諾曷缽”作“諾賀缽”,蓋譯音無定字。出降時間應從《唐書》為確,見前注。


(人)也,帝文命之靈苗,斟尋氏之洪胤,同(金日)之入侍,獻款歸誠;類去病(霍去病)之辭家,懷忠奮節。我大周以曾沙紉埊(地)練石,張(天)萬物,于是惟新,三光以之再朗。


【注釋】

① 《隴右金石錄》“紉”作“紐”。

② 《隴右金石錄》“惟”作“維”。


主乃賜同族,改號西平,光寵盛于厘媯,徽猷高于乙妹。豈謂巽風清急,馳隟駟之晨光;閱水分流,從藏舟之夜壑。以歷元三日寢疾,薨于靈州東衙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六。既而延平水竭,惜龍劍之孤飛,秦氏樓傾,隨風簫而長往。以歷二十八葬于涼州南陽暉谷冶城之山崗,禮也。


【注釋】

① 按,此即改封“西平大長公主”號之由來。岑仲勉《唐史余藩》卷一 “西平大長公主”條云:“諾曷缽之父順,嘗封西平郡王,此公主號西平,名義亦相聯系。”


吾王亦先時啟殯,主乃別建陵垣,異周公合葬之儀,非詩同穴之詠。嗣第五子右鷹揚衛大將軍、宣王萬等,痛深欒棘,愿宅址而斯安,情切蓼莪,慚陟屺而無逮;撫幽埏而掩泗,更益充窮,奉遺澤而增哀,彌深眷戀。以為德音無沫,思筆而垂榮,蘭桂有芬,資紀言而方遠。庶乎千秋萬歲,無慚節女之陵,九原三壤,不謝貞姬之墓。其銘曰:

瑤水誕德,巫山挺神,帝女爰降,王姬下姻。燕筐含玉,門牓題銀,珈珩楴,軒佩莊鱗。其一

與善乖驗,竟欺遐壽,返魄無征,神香徒有。婺彩潛翳,電光非久,臉碎芙蓉,茄凄楊柳 。其二

牛崗辟壤,馬開墳,柏含霧,蒼松起云。立言筆,紀德垂熏,愿承榮于不朽,庶傳芳于未聞其三


【注釋】

① 按,“吾王”即指諾曷缽,其先于公主于垂拱四年(688)卒。

② 《隴右金石錄》卷二錄志文后云:“按《舊唐書·太宗紀》,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己丑,吐谷渾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來逆女。十四年二月庚辰,淮陽王道明送弘化公主歸于吐谷渾。《吐谷渾傳》:諾曷缽嗣立,太宗封為河源郡王,仍授烏地也拔勒豆可汗。貞觀十四年,以弘化公主妻之,資送甚厚。此志言公主從貞觀十七年出降,與紀傳不合。又‘勒豆’,此志與慕容忠志俱作‘勤豆’。傳又無封諾曷缽青海國王之事,當是史有省文也。《傳》又云:高宗嗣位,以諾曷缽尚主,拜駙馬都尉。其后,吐谷渾為吐蕃所敗,諾曷缽及公主走投涼州,高宗詔徙其部眾于靈州之地,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刺史,欲安而樂也。垂拱四年,諾曷缽卒。故志云,王已先時啟殯。惟不言及安樂州刺史,不知何故?圣歷二年,正武后當陽之時,故此志題周西平公主,而多用武氏新字也。志石出于武威南鄉,當即志文所謂‘陽暉谷冶城山崗’。而慕容忠、慕容神威、慕容明諸志,皆先后發現于此。蓋此即慕容氏族葬之所。嘗聞至其地者,言陵阿如故,丘墓久夷。而吾人獨得獲此四片石,以與正史互相參證,亦足貴也。”按,此石現存甘肅武威文化館(原文廟)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亳州市| 丰都县| 旅游| 紫云| 卫辉市| 天门市| 福泉市| 卢氏县| 孝感市| 永年县| 丽江市| 大渡口区| 高尔夫| 嵊泗县| 芒康县| 珲春市| 贵南县| 颍上县| 永平县| 金沙县| 聂拉木县| 武功县| 西林县| 涿州市| 烟台市| 高青县| 修文县| 辰溪县| 扎兰屯市| 永修县| 巨野县| 兴业县| 兴山县| 榆社县| 广平县| 凤冈县| 昌黎县| 宁波市| 抚宁县| 民权县|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