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十三節

某些野蠻人的審美能力并不比低等群居動物高。在一些地方,強者從弱者那里奪走他高興拿走的任何東西,而不會激起普遍的譴責——比如,多格里布人注8(Dogribs)就是這樣;而在其他的一些地方,人們實際上潛移默化地贊成某種類似共產主義的東西——比如火地島人注9(Fuegians)。但是,在習以為常的戰爭已經發展成為政治組織的那些地方,不平等的觀念具有主導性。即便并非在淪為奴隸的被征服者中,也在征服者——他們自然而然地認為促進自己的利益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中,培養出了正義觀念的如下要素:優勢者理應享有優勢利益。(38)

盡管柏拉圖的對話錄不能被作為希臘信條的衡量標準,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窺見當時的一般信念是什么。格勞孔(Glaucon)在描述一般人的通行觀念時,說道:

“正如他們所主張的那樣,這就是正義的起源和本質:在最好(即行不義之事而不遭受不義)與最壞(即遭受了不義卻沒有能力報復)之間存在的一種折中或妥協。正義,作為這兩者的折中,之所以為人們所容忍,并不是因為它本身是善的,而是因為它是一種較輕的惡。”據說,人們后來“只是在法律的強迫下,才走到正義這條路上來的。”

在這一重要段落中,我們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如上所言,對報復的恐懼驅使人們行正義之事,這一事實得到承認;如經驗所表明的那樣,避免侵害、尊重折中所暗含的限制在整體上是可欲的,這也得到認可。那就是說,人們并不認為侵害本質上是罪大惡極,而認為僅僅是一種不當之舉。其次,每個人之行為所受的限制(被稱為“一種折中或妥協”)以及所謂對“正義之路”的尊敬,據說只是“受到法律的強迫”才確立起來。法律,不被認為是正義的一種在某些方面可受審查的表達形式,而被認為其本身就是正義的源泉;因此,就引出了前一命題的意義:遵守法律是正義的。最后,這還意味著,如果沒有報復和法律懲罰,強者就會理所當然地利用弱者。優勢者應當擁有他能取得的一切好處,這是一個不曾言明的信念:不平等觀念占據支配地位,而平等觀念還沒有明確地出現。

柏拉圖甚或是蘇格拉底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不容易發現。古希臘關于很多問題的觀念都尚未達到明確的階段,在整個對話中,這一思想是模糊的。正義,在一些地方以正直為例,在另一些地方又籠統地等同于德性,有時(根據喬伊特的總結),又被認為“首先是城邦的、然后是個體的普遍秩序或幸福”。這最后一個結論意味著確立起了統治階級的支配與其他階級的服從。正義就是“三個等級各司其職”:木匠、鞋匠等,“都履行自己的職責,而不履行其他人的職責”;所有人都服從統治者——其職責就在于統治。注10如此,有關正義的觀念就從有關不平等的觀念中發展出來了。盡管一定程度上承認同一等級中各成員的平等地位與權利主張;然而,基于其公然被承認的目的,也存在一些有關軍人妻子的規則,這些規則規定,為了實現優勢者的利益,即便在軍人階級內部,軍人之妻也享有一些不平等的特權。(39)

古希臘人具有上述一般特征的正義觀念進一步出現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在《政治學》第五章,他得出結論認為主人和奴隸之間的關系既是有益的,也是正當的。

然而,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盡管在古希臘的正義觀念中,起主導作用的是不平等觀念,而平等觀念還不明顯;可是,這種不平等并非源于較大優點取得較大回報這一自然成就,而是源于較大功績獲得較多回報這一人為分配。它是一種主要由權威建立起來的不平等。民事組織中的等級與軍事組織中的等級具有相同的性質。紀律遍及兩者;這種正義觀符合當時社會結構的特性。(40)

正如整個歐洲隨后的時代所表明的那樣,這種正義觀整體上適合于軍事社會。我們只需指出如下事實就足夠了:隨著法律確定不同階層的不同地位和權利,等級制已經發展到了根據被害人所處的等級來確定犯罪構成和賠償的程度。逃出城鎮的農奴會被譴責甚至是定罪,他們被認為是“不正當地”離開其地主的控制,這表明了正義觀念完全取決于有關合理存在的不平等的觀念。

由此,正如我們所預計的,我們發現,在不同社會間生存斗爭依舊激烈的同時,對正義之首要因素——它為人類與次人類的整體生活所共用——的認識,非常不完滿地受限于對正義之次要因素的認識。這一觀念中我們可能稱之為獸性的元素僅被人類元素緩解了一點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大方县| 石渠县| 甘南县| 古田县| 高密市| 巴林右旗| 阿克苏市| 图木舒克市| 明溪县| 南宫市| 灌阳县| 玉环县| 民勤县| 广州市| 黄骅市| 合作市| 罗江县| 海宁市| 永德县| 绥芬河市| 凤凰县| 南昌市| 大足县| 临洮县| 故城县| 南雄市| 察雅县| 泰兴市| 景洪市| 阿拉尔市| 杭锦旗| 当阳市| 会东县| 麻江县| 平罗县| 咸阳市| 桓仁| 左云县| 太谷县|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