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摩衍那的故事
- (印度)跋彌 (蟻垤)
- 1481字
- 2020-06-08 15:56:53
因陀羅的贈品
第二天早晨,他們動身前去,在他們快要到達目的地時,突然聽到叮當叮當悅耳的聲音,頭頂的天空出現一道光,一輛由飛馬牽著的馬車,上面飄動著天藍色和金黃色的旌旗,風馳電掣地奔向人間。車座里坐著一位天神,他就是眾神之王因陀羅。當馬車停在道院里,因陀羅優雅地下車,走到娑羅檗迦牟尼面前,在他腳前放下一張大弓。“啊,尊者,”他欠身說,“沒有什么事能瞞過你。你能清楚地知道天上、人間和地府所發生的一切。對于我的來意,相信你能明白,因此我不需多說。主宰三界之神毗濕奴正到你這兒來,不過不是以他本人的樣貌,而是以為殺死羅剎下凡托生人間的模樣。我把這張弓留在你這兒。弓是給一個叫羅摩的年輕人。等羅摩來的時候請你給他。”說完,因陀羅跨上馬車,叮當叮當地飛回天國去了。

流亡生活
印度畫 B.G.夏爾瑪 當代
流亡中的王室正在用餐,他們按照修行的習慣只食素食。畫面表現了一種融洽平和,輕松愉悅的氣氛。不難想像森林中流放的生活注定會充滿各種困難與艱辛。
當羅摩和他的同伴到達娑羅檗迦的道院時,他們受到最熱烈的歡迎。這位牟尼非常高興,想把自己從長年苦修中積累起來的道行全部傳授給羅摩。可是羅摩謝絕了,并對牟尼的情意表示萬分感激。并且說,他希望通過靜修獲得道行。按照因陀羅的叮囑,這位牟尼便把那張大弓送給他,羅摩欣然收下,重新上路。一路上碰到許多年輕的尊者,他們都是看破紅塵、一心修行的男男女女。這些尊者都是各門學派的弟子,他們各自按照自己所信奉的教義,有的把時間花費在默禱上,有的在祭壇的圣火前吟唱著禱文和圣歌獻祭。這些正遭受惡魔折磨的人們,他們心地善良,對兩位勇敢王子的到來非常歡迎。
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不知道過了幾個春秋。在這座幽靜的森林里,發生過無數次正與邪的戰爭,都是為了正義,為了和平。
無數的羅剎經常侵襲牟尼們的靜修,擾亂森林里的寧靜。羅摩和羅什曼那跟無數的羅剎交過鋒,殺死了無數的羅剎,這使溫柔的悉多異常苦惱。“你們有什么必要老跟這些羅剎戰斗呢?”她喃喃地說,“你們就這樣屠殺生靈嗎?他們都是被迫與你們作戰的人,同樣生存在世上,不應遭到這樣的屠殺。現在,放下你們手中的弓箭,聽我講一個故事,是我幼年時在父親家里聽來的。過去有一個名叫陀迦的牟尼,他和你們同樣隱居在森林里。一天,他發現他的住所有一把斧子,看來是被人遺落的。因為是別人的財產,而且又是這樣神圣,所以他一直沒有動過這把斧子。但是有一天發生了令人驚異的事情,那位牟尼不知道為何拿起那把斧子,正好有一只衰老、虛弱的鳥兒躺在他前邊曬太陽,那牟尼不加思索就對準可憐的鳥兒砍去,它當場斃命。從此他心頭充滿了悔恨。如果他不拿起那把斧頭,他就不會殺害一個無辜的生命。但是,現在說什么都不能挽回,那鳥已經死了,他終身備受良心的譴責。所以說,武器可引發你內心潛在的罪惡,”心地和善的悉多說,“這種罪惡會指使一個人不知不覺地犯下罪行。”
“我親愛的溫柔善良的美人兒啊,”羅摩安慰她說,“我們都是應牟尼們的請求保護他們不受惡魔的侵擾,這是剎帝利的天職。剎帝利生來就要為正義的事業戰斗,而作為真正的勇士是絕對不能離開武器的。再說這些牟尼們都沒有傷害過誰,倒是他們卻遭到可惡的羅剎的折磨。你所以說這番話,無非是怕我們遭到不測罷了,把一切恐懼從你心里摒棄吧。我們有這些尊者的祝福,不會遇到任何災難的。”溫順的悉多只好同意這種說法,但心里還是有些不安。
于是他們就在森林里到處漫游。他們從來不在一個地方長久住下去,雖然善良的牟尼們總想把他們留住。

進入叢林
木偶劇
《羅摩衍那》是東南亞木偶劇最熱衷上演的劇目之一。這一地區的木偶戲人物形象豐滿而俊美,衣飾鮮艷而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