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美索不達米亞藝術

美索不達米亞谷地的藝術被意外地發現了

埋在黃土之中1000多年的埃及藝術對西方人來說一直都是一個謎。沒有人可以徹底把她的面紗揭開。當美利堅合眾國正式建立為一個獨立的國家時,古埃及的藝術還不為西方世界所知,它已被塵封整整1500年了。盡管有關金字塔與古神廟的傳聞,時時都可以聽到,也做過各式各樣的猜測。傳說它們高達一英里,綿延無數英里,這引得無數人心馳神往??墒牵崃_河地區正被土耳其人所控制看管,嚴禁游人涉足半步。偶爾也會有少數不懼危險的旅行者,偷偷躥了進去,然后他們會帶回一些關于法國、鱷魚,還有木乃伊等等荒誕離奇的故事。他們說在大沙漠里人和各種動物的木乃伊隨處可見。

那時,另一處文化遺址也沒有被歐洲發現,那就是埋藏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地下珍寶。關于這里的文化古跡,《舊約全書》里曾提到過,尤其是巴比城巴比城:基督教《圣經》中的城市。里的巴別塔,作了比較詳細的敘述。東征的十字軍戰士們也曾表示過,在約旦河岸看到了巴別塔的廢墟,但人們并不以為然。1357年至1371年間,一位名叫約翰·曼德威爾約翰·曼德威爾:14世紀英國作家,他據前人的游記和傳記著有一本著名的旅行記。的神經兮兮的爵士出版了一本杜撰的神話,揚言他發現了諾亞方舟諾亞方舟:諾亞亦譯為“挪亞”,《圣經》故事中洪水滅世后人類的新始祖。據《創世記》記載,上帝因世人性惡,降洪水滅世,命義人諾亞造一方舟,全家避入此舟中,得以生存。洪水退落時,諾亞放出鴿子,鴿子銜回新折下不久的橄欖葉子,諾亞便知道陸地已經露出,平安已經到來。此后人們以鴿子和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征。的殘骸。這件事一時間被人們傳為笑談。而當提及美索不達米亞的古遺跡時,人們也把它看成是與諾亞方舟遺骸故事同類的笑料。

歐洲考古學家真正開始關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荒漠時,已經是19世紀40年代了。人們這時才驚奇地發現,這里竟然是《舊約全書》中所描繪的樂園樂園:即伊甸園,基督教《圣經》中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最初居住。的原址,那無邊的荒漠,曾經是一片廣闊富饒的沃土。

與埃及的情況不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出現過許多不同的種族。在埃及那片土地上,4000年來只有一個民族居住,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卻是一個戰火不斷的地區,各個民族爭斗不休,統治權也輪番控制在不同民族的手中。這也使得這里的文物雜亂紛呈,這里有蘇美爾人的馬賽克,有巴比倫人的石碑,也有迦太基人的神廟,還有赫緹人的武士塑像,其相貌酷似相鄰的印度古人。另外,吾珥地區是亞伯拉罕的故鄉,有著很大的發掘價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認為亞伯拉罕是他們的祖先。

有人也許會問,埃及藝術與美索不達米亞藝術相比,哪一個更為古老?是埃及人影響了美索不達米亞文化,還是美索不達米亞影響了埃及的文明?歷史學家也很難下結論。兩者從年代上看,相差無幾,都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所以究竟誰影響了誰,目前并不知道,只能推測,這兩個地區可能彼此了解、互有聯系。如果埃及人沒有學習過拱頂藝術,他們可能無法支起屋頂和走廊。也許巴比倫在建筑方面有很高的成就,甚至不用任何木頭支柱就能建起拱頂。

埃及人的建筑材料多為石材,而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建筑全為磚塊。所以,美索不達米亞建筑的神殿與王宮,難以像埃及的寺廟、金字塔那樣保存得比較完整。但從藝術表現上來看,美索不達米亞人似乎更擅長捕捉動物的神態與形體,在這一點上他們的手法比西邊的鄰居稍勝一籌。所以,至于兩個地區的藝術到底誰是誰的老師,我看這個問題已經是無法回答的懸案了。

藝術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的外在表現,它把國家的內在性格用一種可見的、可觸及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埃及人生性溫順平和,熱愛生活,勤勞善良,甚至對死去的人還念念不忘,精心保留他們的遺體,以示他們對死者的緬懷和尊重。而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人與亞述人,兇勇善戰,生性殘忍,他們的人物藝術品,大多是短小、強悍的戰士形象,也許他們一直崇尚這樣的人物形象。而他們那些工藝精美的浮雕,表現了種種戰爭的場面,讓人們看后會聯想起6000年前的那一場血流成河、尸橫遍野的戰爭的慘烈情景,使每個看到這些作品的人都感到驚心動魄。你會從藝術品中覺察出這些人嗜血的性格,他們缺乏文雅之氣,卻野性十足。

埃及的藝術,所表現出來的是純良和厚重,這正符合埃及人文雅忠良的性格,所以作品中處處顯露著一種優雅的氣質。那些表現女性的畫像更像是漂亮的時裝畫面,畫家會盡可能地表現出畫中人的魅力與氣質,他們細致地觀察她的一切外貌特征,用嫻熟的手法來捕捉這些與眾不同的瞬間,讓她的柔美凝固在石壁上,與這座宏偉的宮殿一起經歷千年的風霜。然而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民族,卻有著另一種不同的藝術取向,他們喜歡把男人描繪成身材粗短、寬肩、厚背、肌肉發達,一副突擊隊員的樣子,而且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人物作品中很少有女性的雕塑與畫像,這顯示出了婦女在那里沒有什么社會地位。僅存的幾幅女士肖像,也許是王后或是女奴,完全沒有一點優雅的風韻,反倒讓人感到有一些男人的剛性。

在這里,我們不得不去關注一個最古老、最難弄清的問題,這是研究藝術的人都會遇到的。即人的心靈真的會與藝術有著必然的關聯嗎?難道藝術就僅僅是人的本性的直接表現嗎?遺憾的是,盡管我們一直一廂情愿地希望,藝術會誠實地反映人的真實的情感,無論是高貴的情操或是卑劣的陰謀。但似乎這只是一種對藝術的奢望,帶著較多的幻想成分。藝術家與社會學家們,在這個問題面前一直都不敢做出全面的評述。其實,這的確很難回答。至少,我很抱歉地說,我還沒有發現這種關聯。如果你有機會參觀倫敦、巴黎或是柏林的博物館,那么別忘了去看看那里的巴比倫文物展廳和亞述文物展廳,你會發現,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那些精美的藝術品,完全超越了個人的情感,華麗炫目得讓人稱奇。這時你還將驚詫地發現,絕妙的技藝與個人情感往往并不能完全融合。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想,這也許是因為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主要是為皇室與官方服務的,作品所表現的內涵也是旨在宣揚帝國威嚴,或是滿足君王的個人需求。從而無法真正反映藝術創作者自身的情感。這點又與埃及的藝術大不相同。美索不達米亞不鼓勵在藝術中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小型藝術品。所以,這里的藝術只是為一個王朝或一個君王在眾人面前耀武揚威,卻忽略了永恒的人性,缺乏尼羅河文化中的特征與永恒性。

產生于戰火廝殺之中的美索不達米亞藝術,表現在強權統治、殘酷征服的過程中,這些統治者們還希望那些宗教人士給他們的民眾傳播良好的愿望,他們還獻出了最大的仁慈——修廟,在廟里造浮雕、豎雕像,當然他們的主要目的是為自己歌功頌德。

說到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化,我覺得有必要大體介紹一下那里的歷史,因為在這片河谷中,幾千年來,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帝國如走馬燈似的改朝換代,而藝術作品也體現著不同的風格。現在我給你們一張美索不達米亞的年表,免得你去博物館時,駐足在兩河流域的民族作品前會感到歷史被東拉西扯,而自己也是一頭霧水。這也難怪,面對美索不達米亞幾千年來翻來覆去的各民族作品,誰都會難以理清頭緒。

最早來到這片肥沃河谷的民族是蘇美爾人,早在公元前40世紀,他們便生活在美索不達米亞,直到公元前3500年,他們依然占據著兩河流域。能安然地在這塊肥美的土地上生活,是蘇美爾人的幸運,也是他們的隱患。后來,強悍的亞述人看中了這里,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搶奪了蘇美爾人腳下的土地,并使蘇美爾人的國家從此滅亡。現在我們再也找不到蘇美爾人了,他們好像突然出現,而后又突然消失。他們可能是來自于北方的山區,也可能是和我們的祖先一樣來自于亞細亞高原。

現在我只能用“可能”這個模棱兩可的詞來推測蘇美爾人的底細了。因為以后也許會在進一步的考古研究中,推翻我上面所說的情況。不過,至少我可以大膽地推斷,從他們的人物雕刻上看,他們的相貌與來自于阿拉伯的閃米特人,是完全不同的。而后者,正是繼蘇美爾人之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下一個占領者。

蘇美爾人的容貌比較接近羅馬人,他們都與我們現代人一樣,不蓄胡子。也許他們曾在早期留著胡子,但隨著社會文明的開化,他們便讓理發把他們的胡子剃掉了。現在能找到的蘇美爾的人物雕像中,都是沒有胡子的,他們的鼻子又長又直,完全不同于閃米特人的那種鷹鉤鼻子,而且閃族人還有蓄須的習慣,大多數的閃族人都留著黑色的絡腮胡子。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蘇美爾人占領時期,即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被分為了許多相對獨立的城邦。在北方的城邦叫阿卡德,南方的城邦叫吾珥。每個城邦都筑有堅固的圍墻,由城內王宮中的國王統治。其中南方的吾珥是蘇美爾的名城重鎮,著名的亞伯拉罕就是從那里動身出游的。

琴箱上的宴會場面

穿著笨重的羊毛織物的蘇美爾女性,顯然有些粗獷而原始,與衣飾美麗的埃及婦女相比,她們缺少后者的優雅舉止與文明氣質。

那些小城的國王宮殿,早已荒廢了,再難尋其蹤跡,但他們的陵墓還在,有的已經被發掘。我們從這些被發掘的墓葬中,找到了當時的隨葬品,盡管年代那么古老,但陪葬品的數量之多,工藝之精,令人咋舌。常常在一個不大的墓葬中,會發現墓室里被塞滿了象牙、珍珠、金銀飾品。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當年統治者過著如何奢華的生活。即使是死了,也不惜花費人力財力做這樣的鋪張。

公元前2000年后,蘇美爾人消失了。不過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他們創造的文字符號卻保存了下來。人們從美索不達米亞的浮雕上看到了一種奇特的文字,因為這種文字的筆劃都像一個長形楔子,所以這種文字符號被后人稱為“楔形文字”。它是由許多楔形符號構成的。

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與埃及的象形文字出現的年代,大致屬于同期。兩者不同的地方是書寫工具,埃及人用毛筆書寫象形文字,而蘇美爾人卻是用釘子或硬木,把字刻在陶土磚面上。

以武力入侵美索不達米亞的閃米特人,在征服蘇美爾人后,與當地的文化融合,接受并開始使用這種楔形文字,于是已經流傳了兩千年的楔形文字在兩河流域又繼續流傳了兩千年之久。不過,我不知道今天是不是還有人仍然使用這種蘇美爾文字。

豎琴殘部

公元前2000年,發現于烏爾,木制,嵌金,大英博物館藏

不管是雕刻還是繪畫,蘇美爾人表現動物的技法顯然比埃及人更為自然與生動。

美索不達米亞的原住居民與外來征服者的融合過程是緩慢而又漫長的,通婚也是彼此融合的一種形式。吾珥消亡之后,閃族人改吾珥為迦太基城。此時,蘇美爾人創造的文明被來自于阿拉伯沙漠的阿卡德文明所取代。阿卡德藝術與吾珥的蘇美爾藝術相差無幾。美索不達米亞的這些拿著刀槍的新主人,顯然沒有在文化侵略上做充足的準備,他們除了打仗之外并沒有什么可以在美索不達米亞炫耀的東西。他們明白自己在文化上不占優勢之后,于是索性把精神文化領域里的事情扔給以前的蘇美爾人,自己只管收稅和政治上的事。

然而美索不達米亞并沒有得到永久的平靜,相反,以土地肥沃而著稱的美索不達米亞,這時已在周圍的國家廣為流傳,是各個民族爭奪的目標。從此這里經常被其他民族入侵。

公元前2000年左右,兩河流域的土地時常被那些尋求更好的生存環境的人所占領。

于是,在這片平原上出現了一個強大的帝國——巴比倫,它的統治者是偉大的漢謨拉比王漢謨拉比王(?—公元前1750年):亦作漢穆拉比,古巴比倫王國國王(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在位)。。這是一位傳奇式的國王,在他的領導下,巴比倫從一個小村莊,迅速發展為一個無與倫比的帝國。這位國王還是那部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的作者。

但在漢謨拉比國王死后,巴比倫則漸漸衰落,被一支神秘的民族所征服,這個民族就是希克索人,他們的來歷,還是一個謎。作為一支驍勇善戰的游牧民族,他們在世界的許多地方都曾留下了他們戰斗的足跡,而且他們在埃及的歷史上起到過重要的作用。不過希克索人沒有在美索不達米亞呆很久,而是繼續他們的征程,前去征服埃及了。他們如愿以償地占領了埃及,并在那里舒服地度過了大約500年。后來埃及人起義把他們趕出了尼羅河流域。希克索人只好退回美索不達米亞,但此時已不同往日,早已占據著這片河谷的赫梯人并不歡迎他們。公元前14世紀前后,??怂魅吮缓仗萑怂鶕魸?。

不過,赫梯人也像以前的占領者一樣,沒能在美索不達米亞支持太久。100年后,赫梯人的子孫們又被來自于小亞細亞的弗里吉亞人所征服。弗里吉亞人被希臘人稱為自由人,他們為幾千年后的法國大革命準備了弗里吉亞小帽,人們很喜歡戴這種圓錐形的小帽,圍著自由之樹跳舞,這種小帽代表著愛國與自由。

但是,弗里吉亞人也沒有跳出他們前任的怪圈,所以他們在美索不達米亞也沒有維持太久的時間,他們被后來的亞述人所征服,全部落入敵軍的手中,后果自然兇多吉少。到了亞述時期,我想大家應該會對這個地區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了。這些亞述人與希伯來先知是同時代的人,尼尼微尼尼微:“兩河流域”北部古城,亞述帝國的首都。位于底格里斯河東岸(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是他們的首都。我們已經發掘出了他們修建的宏大宮殿,在宮殿的墻上我們可以看到十分恐怖殘酷的壁畫,那應該是他們處置反抗者情景的再現。

再后來,巴比倫又死灰復燃,推翻了亞述人的政權,占領了西亞,第二次建立巴比倫帝國。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漂泊的猶太人被驅逐出了巴勒斯坦,遷至巴比倫定居。這一段在《舊約全書》里有記載,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先知希伯來的影子。也有人說猶太人是自愿離開巴勒斯坦的,因為巴比倫是一個繁華的城市,相當于現在的紐約,在那里經商比在破舊的小城耶路撒冷有更多的發財機會,而且耶路撒冷常常處在宗教動亂之中。

重新崛起的巴比倫人,顯得雄心萬丈。他們比起亞述人以及他們的祖先要文明得多。他們重視教育與科學,奠定了數學和天文學的基石,希臘人是很迷戀天文學的民族,他們稱巴比倫人為“智慧之母”,由于對這些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從巴比倫老師那里學到了許多東西。此時巴比倫的國力極為強盛,巴比倫的首都在當時可謂是世界文化的大中心。

在這期間,美索不達米亞的藝術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領導了整個西亞的發展,在成就上可謂是獨占鰲頭,在西亞堪稱第一。他們制作的那些瓷磚壁檐上的各種動物彩繪,可謂栩栩如生。有的是現實的動物,有的是神話中想象的動物。每一幅都是古代世界藝術的珍品。

但是新巴比倫,也沒有逃脫歷史的宿命,它和老巴比倫一樣都很短命,不久之后它也走向了衰亡。巴比倫的小王國們各行其是,以無政府主義的方式統治國家,以至于沒有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公元前4世紀時,遠征印度的亞歷山大大帝,途經巴比倫。此時的巴比倫已是一片廢墟了,但它依稀展現著昔日的輝煌。年輕的亞歷山大被震撼了,他決定重建該城,并把它作為自己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的首都。可惜的是,他的愿望還沒有來得及實現,就突然在巴比倫故宮的宴會大廳里駕崩了。而后,美索不達米亞再也沒有獲得過獨立,最后淪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這一段歷史復雜紛亂,讓人一時間如墜入五里霧中,但如果你想要解開美索不達米亞之謎,就必須要靜下心來對這些歷史仔細地理出頭緒。

我認為一切藝術,尤其在它的萌芽階段,必然會受到宗教的影響。在美索不達米亞這片令人向往卻又多災多難的土地上,為了信仰與生存,各民族之間進行了4000年之久的戰爭。這些民族都是由牧民組成的,他們帶著家眷,驅趕著牛羊,從一個地方來到另一個地方,尋找適合生存的環境。他們的宗教信仰也從流浪牧民的宗教,改為定居生活的宗教了。他們不再是放牧的人,而是想務農、想經商、想在城鎮定居、想升官發財的人了。也許他們向神靈的祈禱內容有了新的變化,但是他們仍然保持著無限的忠誠。

希伯來的先知們曾經激烈地抨擊那些早期在西亞受歡迎的神靈們。《舊約全書》告訴我們,這些在西亞民族中所信奉的神,其實都是“假神”,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外來神,是不必為之畢恭畢敬的。不過,那些所謂的“假神”的雕像還是有少數幾尊得以保留了下來,使我們有機會能夠看到。這些神的形象是一些奇形怪狀、似人似牛、似人似鳥的生物。這些在猶太教里頗有地位的神,感覺上很類似于小天使安琪兒的形象。

這也不奇怪,猶太人最早也是游牧民族,沒有自己固定完整的傳統藝術。后來他們在巴比倫城住了多年,不可能不受到當地藝術的影響,而且當時巴比倫藝術如日中天,其水平遠遠超過了猶太人藝術,以至于以后猶太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后,巴比倫藝術仍然在他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例如,以色列立國后,所建筑的所羅門神廟,其風格就是巴比倫神廟的翻版。

與希臘人一樣,所羅門所羅門(公元前972年——前932年):以色列國國王。他在位期間,加強國防,發展貿易,以武力維持其統治,使猶太民族達到了鼎盛時期,以智慧著稱,被稱“智慧之王”。也是曾去過幼發拉底河河谷學習過建筑的人。但不知為何,以色列人對公共場所的拱頂建筑沒有興趣,仍然對自己的平頂建筑情有獨鐘。不過這種建筑風格,卻得到希臘人的學習與傳播。當希臘人也來到美索不達米亞河谷時,他們注意到了穹頂建房的建筑技巧,而且將這一建筑結構上的偉大革新技術傳給了小亞細亞的律底亞人。后來,逃難的律底亞人來到了意大利中部的伊特魯里亞伊特魯里亞:意大利中部地區的古國。,把穹頂帶到了那里。羅馬人在公元前4世紀征服了伊特魯里亞,于是羅馬人又把穹頂建筑技術傳到了歐洲各地?,F在世界各地穹頂的建筑物不計其數,但根源卻只有一個——巴比倫。

既然已談到了東方,不妨就談一談古波斯。這里說的古波斯并不是以后在中世紀時期充當東西方交流中介的波斯人,這一點請讀者們注意。古波斯帝國只有200年的歷史,卻可以與希臘分庭抗禮,它的文明也達到一個非常高的程度。居魯士、岡比西斯、大流士、薛西斯都是公元前偉大的建設者。不過他們缺乏創新的意識,他們的建筑只不是一種不同建筑風格的結合,并沒有什么自己的獨創性。是希臘建筑師為他們修建了蘇薩和波斯波利斯宮殿,而內部的裝修則是巴比倫人干的。隨著波斯帝國的覆滅,他們的宮殿、廟宇也倒塌在沙漠之中,連同他們的文化都被深埋于黃沙之下,從此銷聲匿跡?;蛟S在千里黃沙中,會看到一根孤零零的柱子,一間古老宮殿的拱頂露出了沙丘,但是我們再也不能看到昔日波斯的輝煌了。

寫到這里,西亞的藝術概況就要講完了。但是我還沒有提到那些喜歡到處亂跑的腓尼基人。他們應該是閃族的一支,從血統上、語言上,都和閃米特人有著密切關系。雖然他們也做手工活,但他們更是優秀的商人。他們靠航海做生意,足跡遍及各地。他們在藝術上沒有什么突出的表現,但在藝術發展史上,他們卻功不可沒,值得在史書上大書一筆。這些勤勞的商人,四處奔走,走到哪里就把貿易做到哪里,也把文化傳播到哪里。正是他們把亞細亞高度發達的文明帶到了馬賽、那不勒斯等許多地中海沿岸城市。那時,當地人在腓尼基人的城堡和商店周圍,蓋起了泥頂的小屋,形成了早期城市的雛形。這樣,那些剛剛脫離了石器時代沒有幾個世紀的當地人,也可以感受到亞細亞高度發達的文明氛圍。不僅僅是這些小村莊,巴比倫、尼尼微、包括1840年后的芝加哥和波士頓都經歷了這樣的發展過程。文明的生活方式一旦在一些國家扎下根,結果就是迅速傳播開來。

幾百年之后,到了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腓尼基,西頓西頓:現黎巴嫩西南部港口城市。和推羅推羅:又譯蒂爾,現黎巴嫩西南部蘇爾港。這兩個腓尼基人的主要城市在戰火中被徹底摧毀。統治了這里的希臘人,在廢墟上以他們的建筑圖紙重新修建了城市的建筑,希臘的建筑藝術熏陶著本地人,隨著時光的流逝,這種藝術氣息也向四周不斷擴散開來。

獅子

鑲嵌畫,巴比倫城伊斯塔大門,公元前6世紀,盧浮宮藏

這是巴比倫伊斯塔城門上用上彩釉的磚雕砌的獅子形象,整個城門上共有575個圖形,其中這樣的獅子圖案有120個。

如果想估量一下,巴比倫、亞述人的藝術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就如同問今天紐約在建筑上受到了多少阿姆斯特丹的影響,在藝術上又受到了多少18世紀英國的影響一樣,或是今天的華盛頓又受到了多少法國路易十四時期凡爾賽的影響,以及那些在羅馬美術學院里出類拔萃的學生們又為我們的城市貢獻了什么作品一樣。這一連串的問題,讓人很難明確地回答,也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時我想,真正有趣的問題,都不是可以立即就能回答的,否則它就不能算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至少它沒有能夠做到引人深思。如果這也算是一條規律的話,那么它提醒我們在冒險論及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藝術產生何種影響時,或是在果斷提出相反的意見時,都應該謹慎對待,不能輕易下結論。

在英語中有三個使用頻率很高的單詞,它們分別是tobacco(煙草)、potato(土豆)、tomato(西紅柿),都是來自于加勒比海的外來詞,不過現在人們在使用時沒有人再去想這些詞的出處了。創造這些詞的美洲印第安人已經消失了多年。藝術也和這些相似,在藝術的百花園里,人們不會只在一處采花,他們一會兒被這里所吸引,采集一點紅,一會兒又被另一處所打動,去采集一點綠,所以在他們手中的花朵可能會多種多樣,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每個人手中的花總的來說,都會有一些一致的東西。在時間上,某一個城市或地區,也不會從古至今一成不變。一個時期內,我們用這種形式,過一個時期又感到厭倦了,或是遺棄,或是進行改換。無論怎樣,藝術總是人類道德的組成部分,過去是,現在也是,以后也將不變。這種道德在現代社會是至關重要的。脫離了社會的人,是不可能單獨生活的,民族也是如此。那種試圖把民族文化單一化的觀點,是不可行的,因為文化不能脫離周圍的環境與歷史現實,妄圖建立一種鶴立雞群的單一文化是荒謬的。

回顧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出現過的民族,無論是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述人、還是赫梯人,或是以后的其他一些民族,都曾為了得到這片土地而不惜一戰。于是戰爭在這塊平原上持續了幾千年。但在戰爭之余,這些民族也創造了燦爛的藝術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應有他們的一席之地。他們之中有偉大的石像雕刻家、心靈手巧的首飾工藝巨匠,還有世界上第一個穹頂建筑的創造者。這些天才的藝術家們為了藝術而嘔心瀝血,他們雕塑過無數的石像,描繪過大量傳承民族偉業的圖畫,他們制作的裝飾品為眾多的男女老少增添了喜悅,他們的存在讓那個曾經血雨腥風的世界有了一絲亮色。但他們一直躲藏在歷史的幕后,把他們的名字埋在了時空之中,好像從沒有在我們的視線中出現過一樣。

但是,歷史仍在繼續。我們把視線投向遠方,在遙遠的愛琴海,海風吹過松林,牧羊少年吹奏起短笛,伴著優美的笛聲,繆斯女神為阿波羅輕唱起了贊美詩。茫茫的阿蒂卡原野四周矗立著一座座山峰,還有那白雪皚皚的奧林匹斯山巔,一輪紅日正噴薄而出,放射出奪目的光芒,照亮了天地之間。

?。∠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阳县| 上虞市| 志丹县| 甘洛县| 会宁县| 藁城市| 榆社县| 新平| 武威市| 天等县| 阳谷县| 昆明市| 平湖市| 五家渠市| 成都市| 姜堰市| 尼勒克县| 册亨县| 湖北省| 墨江| 宁波市| 威信县| 大石桥市| 昌吉市| 准格尔旗| 乌兰县| 栾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望都县| 丹江口市| 瑞金市| 嘉鱼县| 兴文县| 洪洞县| 客服| 武义县| 阿克陶县| 曲阳县| 社会| 江西省| 祥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