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茶之為飲的淵源 神農氏

神農氏即炎帝,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相傳是茶樹的最早發現者,古代農耕、醫藥的發明者。中國人飲茶歷史悠久,肇始于何時,眾說紛紜。幾千年來人們約定俗成地將茶葉被發現、應用歸功于神農氏,自他而始,據此為源。

傳說上古時期的神農氏,生于烈山(今湖北省隨州九龍山南麓),長于姜水(今陜西省寶雞市)。相傳他是牛首人身,出生三天會說話,五天能走路,七天長齊了牙,三歲知道農耕之事。他是遠古時期姜姓部落首領,因發現火種造福人類,故稱炎帝。其部落最初的活動區域在今陜西南部,后沿黃河向東與黃帝部落發生沖突。在阪泉之戰中,黃帝打敗炎帝,兩部落合并組成華夏族,因此今日中國人自稱為“炎黃子孫”。

《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這里明確指出了茶與神農氏的淵源,以及茶葉被發現而加以應用源自于此:相傳在2700年前的一天,神農氏在森林中遍嘗百草,某天覺得口渴,便在一棵野茶樹下燒水。這時一陣微風吹過,幾片翠綠的野茶樹葉飄落在即將燒開的水中。煮開的水色微黃,神農氏喝入口中,頓覺神清氣爽,由此,茶便被發現了。因此后代假托神農氏之名所作的《神農食經》載曰:“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由此可見,五千年前,茶最初是以“藥”的身份出場。

另一個傳說例證是:“神農嘗遍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農本草經》)相傳神農氏吃了一種藥草后不幸中毒,幸得茶葉汁流入口中才保住性命。從此茶就成為了解毒的特效藥。《神農本草經》的成書時間不會晚于西漢初年,至少在當時,我們的祖先已經認識到茶的藥用功效了。

有關“茶”(chá)字音的由來傳說也非常神奇:相傳神農氏的肚皮是透明的,五臟六腑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當他吃下茶葉時,發現茶葉在肚里到處流動,“查來查去”,好像將腸胃洗過一樣,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chá),后人則稱之為“茶”。

炎帝神農氏的傳說

炎帝神農氏在位時,國泰民安。傳說他最先嘗百草,種五谷,立市場,種麻,做五弦琴,做陶器等,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神農氏的功績

神農氏初嘗茶

【查】→【茶】

茶葉在神農氏的五臟六腑中流動,讓神農氏“有力,悅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那坡县| 祁门县| 五原县| 海南省| 屯门区| 平湖市| 德安县| 烟台市| 巴彦淖尔市| 沅陵县| 孝感市| 淮阳县| 仪征市| 长海县| 桂平市| 华宁县| 平原县| 常熟市| 麻栗坡县| 湘阴县| 板桥市| 宣恩县| 桓仁| 虞城县| 调兵山市| 大港区| 平果县| 金昌市| 永丰县| 全州县| 南宫市| 新昌县| 西华县| 灵山县| 凯里市| 元江| 开原市| 郓城县| 昌吉市|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