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孫子兵法(2015版)
- (春秋)孫武 《圖解經典》編輯部
- 5929字
- 2019-09-26 13:28:04
第一節 《孫子兵法》的影響
1 兵學鼻祖,一書多能《孫子兵法》對世界的影響
《孫子兵法》成書于春秋末期,號稱“兵學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書”,不僅是中國的謀略寶庫,而且在世界上也久負盛名。美國軍事理論家約翰·柯林斯在其著作《大戰略》中說:“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今天沒有一個人對戰略的相互關系、應考慮的問題和所受的制約比他有更深刻的認識。”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亦稱《孫子》《吳孫子兵法》《孫武兵法》,為春秋末期孫武所作。《孫子兵法》全書共約6000字,十三篇,分別為: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勢篇、虛實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
《孫子兵法》對軍事的影響
《孫子兵法》是中國傳統兵學的奠基之作,被歷代兵家奉為百世談兵之祖。《孫子兵法》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完備的兵學體系(軍事理論體系),它闡明了中國傳統兵學的主要精髓,指明了后世兵學的發展方向。正如明人茅元儀指出的:“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后孫子者,不能遺孫子。”中國兵學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雖都有所發展,但在西方軍事理論傳入以前,都沒能突破孫子的思維而建立一個新的兵學體系,而且從實踐的層面看,《孫子兵法》被用于實戰的例子在歷史上更是不絕于書。《孫子兵法》被尊為“百世兵經”,孫武被尊為“兵學鼻祖”,其原因正在于此。
真理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失去價值。《孫子兵法》在熱核時代乃至信息化戰爭時代,依然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指導意義。從毛澤東的十大軍事原則、積極防御理論到我國現行的戰略方針、作戰條令,都無不留有孫子思想的深深印記。《孫子兵法》還走出國界,引起了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20世紀中葉以后,西方軍事家頻頻運用孫子的思想來研究軍事問題。從利德爾·哈特的《戰略論》到約翰·柯林斯的《大戰略》和布熱津斯基的《運籌帷幄》,都可以明顯地看到孫子的影子。《孫子兵法》中的某些觀點,如“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強調慎重對待戰爭和控制戰爭的思想,注重聯盟戰略的“伐交”思想等,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流中,顯示出更加寶貴的價值。
《孫子兵法》產生的時代背景
《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是一位生活在春秋時期的偉大的、世界級的軍事理論家。他取得的成就并不是偶然的,是和他所生活的時代密不可分的,可以說是那個時代造就了他。那么春秋時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那是一個戰爭的年代!

西周之后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也是一個充滿戰亂和攻伐的時期。在周朝初年本來有大小國家170多個,互相吞并的結果是到春秋末期,已經減少了十分之九;春秋時期總共不過242年,史書所記載的戰爭,就有213次之多,170多個國家,剩下來的也只有十幾個了。(圖中所顯示的正是春秋初期大小國家林立的局面。)
春秋時期的國家等級

名詞解釋
西周的爵位
在西周之初,周朝的第一代天子武王將官員分為公、侯、伯、子、男等五個等級。這些官員都各自管理有大小不等的土地,并且可以組織自己的軍隊。實際上,這些官員本身就是國王。
《孫子兵法》對其他領域的影響
《孫子兵法》是一部兵書,但其影響又絕不僅限于軍事領域。早在戰國時期,白圭便運用孫子的思想來經商并獲得了成功。產生于北宋的《棋經十三篇》則是仿《孫子兵法》十三篇而著的圍棋理論著作。清代名醫徐大椿的《醫學源流論·用藥如用兵論》借鑒《孫子兵法》的用兵原則提出了用藥治病的十種方法,頗有見地。最后,他還感慨地說:“孫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盡之矣!”
《孫子兵法》在非軍事領域的運用研究至20世紀下半葉出現了高潮。50年代,日本出現了“兵法經營管理學派”,其影響迅速波及世界各地,形成了經濟領域《孫子兵法》研究的熱潮。此外,人們還從哲學、醫學、體育競技、系統科學、決策學、心理學、語言學、數學、預測學、行為學等學科角度來研究《孫子兵法》,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孫子兵法》作為一部兵書能夠在非軍事領域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原因在于它將軍事領域中的具體原則高度提煉,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從而具有了普遍的指導意義。經過數千年的時間,《孫子兵法》的思想已成為一種文化積淀,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和思維。
《孫子兵法》對后世各方面的影響
《孫子兵法》可謂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言兵但又不限于言兵。以現代的學科分類來看,其對后世的軍事科學、醫學、經濟學、體育競技、文學、哲學、系統科學、決策學、心理學、數學、預測學、行為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 兵法經營管理學派《孫子兵法》對經濟領域的影響
《孫子兵法》是一部專門研究作戰、揭示戰爭規律的軍事著作。但是,孫子總結出來的許多用兵之道,也完全適用于經濟管理。實際上,《孫子兵法》本身就是一部管理巨著,涉及領導藝術、組織管理、戰略決策、行銷謀略等諸多領域。
先秦時期的著名商人及思想家陶朱公、白圭,就已將《孫子兵法》中的許多原理成功地應用于商業上的經營管理,并以其為根據創作了《積著之理》和《治生之木》兩本專門闡述中國古代商業經營思想的著作。研究這些著作就不難發現,其中的許多內容,如“擇人而任勢”、“人棄我取,人取我予”等,都是從《孫子兵法》中移植過來的。而且白圭說:“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可見,他在實際經商活動中是有意識地從孫、吳兵法中尋求指導和借鑒的。
進入現代社會以后,許多先進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都不約而同地注意把《孫子兵法》運用到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上去。比如在日本,20世紀50年代甚至出現了一個“兵法經營管理學派”,其影響迅速波及世界各地,形成了經濟領域《孫子兵法》研究的熱潮。某些大公司甚至直接用《孫子兵法》作為輪訓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教材。據《世界經濟導報》1983年1月24日報道,中國有一個企業管理代表團訪日時曾問起日本的企業管理經驗。日方人員回答說,我們的經驗來自你們中國,并送了一本書給中國代表團。代表團的人打開書一看,原來是一本《孫子兵法》。
美國是又一個將《孫子兵法》普遍用于企業經濟管理中去的國家。C · S ·喬治在其1972年出版的著作《管理思想史》中,就專門提到《孫子兵法》在用人方面的論述,對今天企業管理有很大的價值。他甚至說:“你若想成為管理人才,必須讀《孫子兵法》。”1979年D · A ·胡倫著的《管理思想的發展》一書中,推崇《孫子兵法》內含的經濟管理思想,說孫子談到率領軍隊分層次,軍官分等級,并用鑼、旗、焰火來傳遞消息。這說明孫子已經處理好直線領導與參謀的關系,認為這正是現代化企業管理所追求的組織理論。
《孫子兵法》用于商戰一例
早在先秦時期就產生了以《孫子兵法》為理論依據的經濟學方面的專著。而且,《孫子兵法》當中的思想也早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實際商戰,并取得巨大成功。下面就舉一例以示說明。

總結:光大公司在這場生意中,分別用到了:①知彼知己,在得到消息后,王光英立即指示不間斷地偵察重要的信息點;②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商場如戰場,時間就是金錢,各種情況瞬息萬變,授予“前線指揮權”是十分必要的;③兵貴神速,此種思想貫穿于始終。此次行動,前后不過3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是關鍵中的關鍵。

陶朱公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時期越國的大政治家。在幫助勾踐復國后,棄官而去。他到了當時的商業中心陶(即今山東的定陶縣)定居,自稱“朱公”,人們稱他陶朱公。他在這里很快就表現出了非凡的經商才能。在19年內有三次賺了千金之多。但他賺了錢,就從事各種公益事業。他的行為使他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中國商業的楷模。
白圭,名丹,戰國時人,曾在魏國做官,后來到齊國、秦國。《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經濟謀略家和理財家。白圭提出了一套經商致富的原則,即“治生之術”,其基本原則是“樂觀時變”,主張根據豐收歉收的具體情況來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3 從東方到西方《孫子兵法》對國外的影響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籍在世界上影響最大、最廣泛的著作之一。《孫子兵法》以它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和精辟的論斷,受到了當代世界各國軍事家的贊賞,甚至許多國家的軍事院校都把它作為必修課。
《孫子兵法》最早傳入日本,然后傳入朝鮮,18世紀以后又傳播到西方各國。
據考證,《孫子兵法》于公元6世紀即已傳入日本,但并不完整。真正對《孫子兵法》在日本的傳播作出突出貢獻的是日本學者吉備真備(693-775年)。他于公元716年作為遣唐留學生來到中國,在中國學習了19年的經史諸學之后,攜帶包括《孫子兵法》在內的許多中國古典著作返回日本。《孫子兵法》傳入日本后,產生很大影響,并成為日本主要的軍事指導思想。日本人更是把孫武稱為“武圣人”,認為“茍如講兵法,則莫如于孫子焉”。公元10世紀以后,在日本學者和武將中興起一股研讀中國兵書之風,其中又以對《孫子兵法》的研讀最為熱烈。著名學者大江匡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相傳由他所著的《斗戰經》,被稱為日本歷史上首部軍事理論著作。這部著作深受《孫子兵法》的影響,是一部將中國古代兵法與日本軍事熔為一爐的“不朽之作”。日本戰國時代的名將武田信玄,號稱是日本的“孫子”。他平素敬奉孫子為“尊師”,將“風、林、火、山”四字寫在軍旗上,代表《孫子兵法》中的名句“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在進入現代以來,《孫子兵法》依然對日本的軍事思想影響巨大。比如在日俄戰爭中,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就運用了《孫子兵法》中“以逸待勞,以飽待饑”的原理指揮作戰,終于在日本海大海戰中全殲俄國太平洋第二分艦隊。
《孫子兵法》的西傳以法國為最早。1772年,法國神父約瑟夫·丁·阿米歐在巴黎翻譯出版了《中國軍事藝術》叢書,其中就有《孫子十三篇》,產生很大影響。拿破侖失敗后被放逐在圣赫勒拿島上,據說有一天他在讀完《孫子兵法》后,嘆息道:“倘若我早日見到這部兵法,我是不會失敗的。”
《孫子兵法》對日本的影響
中華文明在日本的發展史上具有巨大影響,日本可以說是中華文化圈中的一員。《孫子兵法》作為中華文明的優秀代表早在公元6世紀就已傳入日本,并且產生深遠影響直至今日。

1905年,《孫子兵法》最早英譯本出版。在西方世界中,英國對《孫子兵法》的研究最深。在全世界所有《孫子兵法》的外文本中,也以英國出版的英譯本影響最大。
1910年,由布魯諾·納瓦拉翻譯的《孫子兵法》德文本在柏林出版。書名為《中國古典兵家論戰爭的書》。德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也受了《孫子兵法》很大影響,在其著作《戰爭論》中就顯示了許多孫子的思想。
美國對《孫子兵法》的研究開展較晚,開始于20世紀40年代二戰結束以后。隨著科技的發展,核武器、導彈等新式武器的出現。這些都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作戰形式和規律,西方的傳統軍事戰略理論已經過時,而《孫子兵法》因其博大精深的軍事哲理內涵,吸引著西方軍事戰略學家,從中尋找解決現實問題的答案。美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約翰·柯林斯在他1973年出版的著作《大戰略》中說道:“孫子是古代第一個形成戰略思想的偉大人物……直到今天,也沒有一個人對戰略的相互關系、應考慮的問題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認識。他的大部分觀點在我們當前的環境中仍然具有和當時同樣重大的意義。”目前美國的國防大學、西點軍校、海空軍指揮學院等都把《孫子兵法》列為戰略學和軍事理論的一本必讀書。不僅在理論學習上,《孫子兵法》中的戰略思想也已盡可能地被美國人應用于現實的國際斗爭當中。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就是《孫子兵法》的崇拜者之一。1990年8月海灣危機爆發后,《洛杉磯時報》記者采訪老布什,發現在他的辦公桌上擺著兩本書,一本是《愷撒傳》,而另一本就是《孫子兵法》。還有,老布什上臺后實行了不少政策,如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戰略,實際上也是應用了孫武“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思想。1983年2月19日,美聯社報道美國軍方根據孫子“兵貴神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謀略,制定了強調速度、機動和深入敵后的新戰術。更為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戰略家竟對《孫子兵法》作了全新的解釋,制定出了所謂的“孫子的核戰略”!兩千多年前冷兵器時代的孫武,竟成了西方制定核時代戰略戰術的精神支柱,這是孫武萬萬沒有想到的啊!
《孫子兵法》的各國譯本
隨著《孫子兵法》在世界各國的傳播,其產生了許多不同語言文字的譯本。據統計,《孫子兵法》共有27種語言文本,不少譯本還有不同版本。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孫子兵法》的影響范圍之廣之深。下面就重點介紹幾種有影響的譯本。

4 辭彩絢麗《孫子兵法》對后世語言的影響
《孫子兵法》不僅對后世的軍事理論影響深遠,而且對后世的語言風格也是影響甚深,在對后世兵書的編纂風格與體裁方面尤其起到了開創先河的作用。
《孫子兵法》與兵書的編纂風格
《孫子兵法》論述軍事原理極具特色,突出的特點是舍事而言理,詞約而義豐,具有高度的哲理色彩和抽象性質。后世兵書唯《孫子兵法》馬首是瞻,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以哲理談兵的悠久傳統。比如在其之后問世的《孫臏兵法》《吳子》《尉繚子》《六韜》《三略》《李衛公問對》《兵經百篇》《投筆膚談》《陣紀》等知名兵書均以哲理性強而著稱。更有如《武經總要》《武備志》等一些大型綜合性兵書也收錄了非常豐富的軍事理論內容。即使是那種專門講述陣法、兵器的純技術類兵書,也大都以理論為綱,進行編纂,從而形成了中國兵書“舍事言理”、“以理系事”的寫作風格。把《孫子兵法》和同時代相近的幾本兵書加以比較,就更可以看出其在編纂風格和語言等方面的歷史價值。如同樣古老的兵書《司馬法》是“其辭庸甚”,又如《尉繚子》是“質木無文”,再如《吳子》是“全書辭義均淺薄,前后時有重復”。宋代李涂《文章精義》中說:“《孫子》文字極難學,唯蘇老泉數篇近之。”據蘇洵自己說,他的《權書》就是模仿《孫子兵法》而作的。
《孫子兵法》與兵書的編纂體例
在編纂體例方面,后世兵書也大都模仿效法《孫子兵法》。如《投筆膚談》就是“仿《孫子》遺旨,出一隙之管窺,謬成十三篇”。
《孫子兵法》與語言藝術
《孫子兵法》在語言藝術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表現在詞語的選擇和錘煉上,表現在句式的搭配上,表現在豐富多彩的修辭格的運用上等多個方面。因為孫子具有駕馭語言的深厚功力和高超技巧,所以盡管《孫子兵法》只有短短的6000字左右,卻處處閃耀著語言藝術的奪目光輝。它的語言明快、感情充沛并且辭彩絢麗,說理縱橫捭闔、娓娓道來,具有巨大的說服力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因此,其對后世的語言藝術風格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孫子兵法》與修辭
《孫子兵法》在語言藝術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該書對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更是一大亮點。這一點足以證明《孫子兵法》是一部巧妙地融合了許多軍事諺語和格言所寫成的一部有完整體系和獨特風格的軍事著作。現將其修辭總結為十條,分列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