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千金方(2015版)
- 《圖解經典》編輯部編著
- 1428字
- 2019-09-26 14:09:57
編者序 價值千金的中醫瑰寶
《千金方》全稱《備急千金要方》,也稱《千金要方》,是我國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劃時代的醫學巨著,也是歷代醫家研究發掘醫藥學的寶庫,在中國醫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千金方》全書共30卷,匯集了晉唐以前大量醫藥學資料。內容包括醫德、醫學教育、治則、診斷、處方用藥,婦、兒、五官、內、外、急救等各科諸病癥,及食療養生、房中、脈法、針灸孔穴等,總計232門,醫方4300首。書中所載醫論、醫方系統地總結了自《內經》以后至唐初的醫學成就,堪稱是一部價值非常高的醫學著作。
孫思邈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故將自己的兩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是我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理、法、方、藥樣樣齊備。其內容分為兩類,一類是典籍資料,一類是民間單方驗方,廣泛吸收各方之長,雅俗共賞,緩急相宜。時至今日,書中很多內容仍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對醫者行醫起著指導作用,確實是價值千金的中醫瑰寶,被后人稱為“方書之祖”。
《千金要方》在疾病的預防、養生、食療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第一卷·診候第四中記述了“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的名言,可謂是《千金方》的精髓所在。孫思邈強調適應自然規律,增強體質:1.在未病的情況下,應積極防御。2.發展到欲病狀態時,預防應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盡早調養,避免疾病的發生。3.一旦發展到已病狀態,就要積極治療和病后調養,以避免復發。
孫思邈十分重視婦女和兒童的疾病,認為婦女有經、帶、胎、產等方面的特殊生理條件和疾病范圍;兒童的身體結構與成人有很大不同,都應當單分出科,獨立討論。他也是最早提出將婦科單列一科的醫家。在書中,孫思邈還將“婦人方”一卷置于篇首,足見他對此的重視程度。對于小兒,他主張衣服要軟、不宜過暖、常曬太陽等養育方法,并對哺乳的時間、次數、乳量等方面知識進行了詳盡的闡述,是唐代對兒科貢獻最大的醫家。
孫思邈在藥物學方面也有較高的成就,他十分注重采藥的時間和制作方法以及藥品的產地,在藥材學方面親自做了大量的實踐和調查工作,對于不同時間采摘、不同方法炮制、不同產地藥物的種種細微差別作了多方面的對比,在組方配藥時,便對此提出了嚴格的區分和不同的要求。孫思邈還創立了根據藥物的治療功效對藥物進行分類的方法,至今仍是臨床醫生最常用、最方便的分類法。由于對藥物學的突出貢獻,他被尊為中國歷史上的“藥王”。
為了能讓“藥王”這部醫學巨著以最完美的現代方式呈現,以適合現代人的閱讀品位和實現最大的實用價值,《圖解千金方》對原著《備急千金要方》進行了一系列的編輯創新。文字方面:首先,刪繁就簡。由于原著篇幅過于宏大,編者本著實用的原則進行了精編,收錄其中一至二十五卷的內容,并刪去其中配藥繁多、操作復雜的處方,只留下實用易行的一部分;其次,編者對書中每一醫方中藥味的用量,都換算出現代的克制、毫升等計量方式,以方便讀者更好地閱讀和使用。圖版方面:首次對藥方實例進行全面圖解,別出心裁地將藥方中每味藥的實物圖片放置圓盤中,并用優美逼真的人物牽線圖形象表現服用此藥方后的療效,將中醫藥方清晰直觀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其次,提供了248幅精美準確的彩色手繪草藥圖,不僅方便自然愛好者按圖索驥,在野外探尋藥趣,也具備非常好的觀賞價值;再次,收集了大量醫學實用知識,以“中醫小錦囊”的形式對原書進行補充、豐富,為《千金方》增添了更新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