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金州印象之幼兒龍舞

我美麗的家鄉——金州,是遼南著名的古城、大連城市發源地。天賦的山海奇觀構成了綺麗的風光,悠久的文化歷史與名勝古跡更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五千年的古城風貌千姿百態,這里又曾是漢民族與少數民族文明共建的地方,這就為原本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平添了萬種風情。金州龍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幼兒龍舞2006年正式走進金州幼兒園,像春蕾初綻,為幼兒的童年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

2003年,我在金州二園擔任園長,幼兒園就坐落在金州古城四大城門永安門內,孩子們從小出生在古城,在古城金州,舞龍表演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參觀龍舞基地,當看到大人們出神入化的龍舞表演后,孩子們興奮地說:“我也想舞龍,我也要舞龍。”孩子的這些話語久久縈繞在我耳邊,時常會想起他們渴望的眼神。后來的一次全園調查活動更加堅定了我把傳統文化引進幼兒園的信心。幼兒園面向全園家長和小朋友調查最喜愛的文學作品,調查的結果讓我們心里有點小沉重。奧特曼、大力水手、芭比等國外動畫片的主人公占據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而很多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無人問津。作為幼教人的我們有責任讓優秀的民族文化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深深扎根,于是孩子們想舞龍的夢想也就變成我們共同的夢想。200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通過金州文化局侯科長,結識了金州龍舞第七代傳承人李成家和孫傳基,我把孩子們舞龍的心愿說給老一輩的龍舞傳人聽,大家都愿意支持孩子們的夢想,讓孩子們舞龍的夢想得以實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和優秀,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繼承是發展的基礎,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在傳承發揚古城文化的實踐中,新舊觀念的碰撞,對藝術教育的大膽實踐與探索,使幼兒園初步確立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嘗試研究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讓優秀的民族文化通過孩子得到傳承和發揚。

2006年,金州幼兒園成立了第一支舞龍隊,2007年召開新聞發布會,我正式拜師龍舞第七代傳人李成家,成為金州龍舞第十代傳人。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傳承下來的不只是一種技藝,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為了給幼兒設計龍舞服裝,我和袁洋老師多次前往北京,找《千手觀音》的服裝設計師,為幼兒龍舞隊設計有精氣神兒的龍服。接下來是制作小龍,我和“龍爺爺”李成家老師一起研究怎樣把小龍設計得輕些、再輕些,讓布袋龍雖然小巧玲瓏,舞起來卻生龍活虎。前期做好了準備,真正難的是教幼兒舞龍,如果像成人那樣學習舞龍動作、技巧,難免會讓幼兒覺得枯燥、乏味。從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出發,用游戲的方法,調動幼兒學習龍舞的興趣,通過舞龍活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并能根據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展開想象和創造。改變讓幼兒簡單機械地練習基本動作,盡可能用多種方法調動幼兒學習舞蹈動作的興趣和需要。創編朗朗上口的歌謠幫助幼兒貫穿理解舞蹈動作、利用廢舊材料制成龍道具讓幼兒進行練習。如用歌謠“小手握一握,小手攥一攥,小手轉一轉,小手舉一舉,小手握好了”來教幼兒正確拿龍把。用“右手高左手低,伸直胳膊舉起來,我學大風刮一刮,然后放下來;跺跺右腳跺左腳,兩腿交叉畫麻花,向左轉來向右轉,然后停下來”來教幼兒龍舞的基本步伐。用“小金龍,真可愛,飛上飛下真歡喜,尾巴像小魚兒,一甩一甩真好笑”教幼兒學習盤龍動作等。學習傳承金州龍舞基本動作,幼兒只有具備適當的知識技能才能獲得審美體驗。我們將盤龍、行龍、龍出海、大波浪、龍抬頭、龍擺尾、串串等基本龍舞動作貫穿在音樂活動中進行,教幼兒創編龍舞。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幼兒根據音樂進行創造性想象編排龍舞動作,采用個人、小組和集體多種學習方式,用幼兒熟悉的簡易圖譜來記錄編排的舞蹈動作,幼兒將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戲也帶入到舞蹈中來。如在舞蹈《夢龍》的創編中,我們就采用了大班幼兒設計的小龍和荷花嬉戲的情節,舞蹈中因為增加了這一情節而變得更富有童真、童趣,幼兒也在創作舞蹈的過程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從中收獲了快樂和自信。

實踐證明,孩子們真的行,以龍舞為主題的廣場舞和舞蹈《夢龍》參加大連市群星獎評比,榮獲了兩項金獎,其中廣場龍舞獲得遼寧省群星獎銅獎。遼寧省電視臺采訪龍舞隊的“龍頭”,一個名叫王若瑾的小女孩,問她長大后想做什么,她回答道:“我長大了要當區長,帶領大家一起舞龍。”孩子的童言稚語讓大人忍俊不禁,同時油然而生出一種民族自豪感。

2011年,我工作調轉到金州一園,龍舞課程也就跟隨著我又來到了一園,一園的龍舞隊于2012年代表大連到北京參加迎接黨的“十八大”的演出,小龍終于走出了遼寧,來到北京,向更多的人展示我們的古城文化。幼兒龍舞參加彩排時,孩子們還沒有找到舞臺中心位置,領隊人員有些著急,孩子們卻感覺很好,這一點兒也沒影響到他們的心情。演出前,老師給孩子們緊張地化著妝,這次妝容的特點是戲劇化,體現出小飛龍的特征,比較夸張,沒化好妝的孩子們有序地排著隊,特配合!化好妝的孩子們,自發的游戲仍是他們的最愛,走哪兒就把游戲的陣地搬到哪里,童年真好!孩子們真讓人感動!下午也沒有時間排練了,只是給孩子們集中講了講只有這一次演出了,這幾個月的排練只為了晚上的演出,要拿出最棒的表現來,又特別強調了安全的事情。看來孩子們真的上心了,空間方位意識瞬間就提高了,在絢麗的燈光下,沒有任何參照物,也找到了舞臺的中心點,舞得活靈活現,孩子們太棒了!

這次赴北京演出的人員中,還有兩對特殊的小朋友,一對是林亦加和董芷涵小朋友,還有一對是小粉絲,吵著讓媽媽帶他們到北京看小朋友表演舞龍。瞧,演員還沒睡,興奮著呢,小粉絲們倒先睡著了。幼兒龍舞表演為全場觀眾和評委們帶來了歡笑。當孩子們走下舞臺時也興奮極了,歡呼著: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這應該為他們的童年又增添了美好的回憶。龍舞隊返連,在大連電視臺向家鄉人做了匯報演出,幼兒龍舞表演得到現場觀眾六次熱烈的掌聲,我想,看到我們的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后繼有人,這是所有人共同的期盼吧。

龍舞走進幼兒園整整十年,從舞臺上的龍舞表演成為融入幼兒日常生活的龍舞園本課程。今后我們仍然會不斷探索、傳承、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金州龍舞成為我們與孩子們溝通的橋梁,傳遞情感的紐帶,我們無法預見孩子們的未來能飛多高,就讓我們一起在龍舞世界里享受快樂!

徐凌霞 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 金州龍舞第十代傳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密市| 西吉县| 邵阳县| 广昌县| 奉化市| 宜都市| 玉山县| 盐山县| 靖远县| 读书| 枣强县| 克拉玛依市| 望谟县| 浦县| 错那县| 龙游县| 姚安县| 军事| 新建县| 平山县| 闸北区| 昆明市| 宣化县| 黑山县| 百色市| 庆阳市| 图木舒克市| 靖江市| 蕉岭县| 三台县| 萨嘎县| 内黄县| 繁昌县| 马鞍山市| 杨浦区| 梅州市| 陵川县| 织金县| 八宿县| 朝阳县|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