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3 孔子與韓非政治觀的分野

要真正懂得古代中國對政治的理解,還需要深入到各家各派的學說中去。這里介紹兩個最有影響的流派:儒家和法家。儒家更多地從倫理角度來理解政治,強調政治的倫理觀或政治的道德觀。政治本身就包含了端正、正直和正確的意思,這是孔子的重要立場。《禮記·哀公問》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公曰:“敢問何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

孔子認為,政治就是要端正。如果上頭的君王端正了,百姓就能夠端正。君王的所作所為就是百姓的榜樣,君王不端正,百姓怎么能端正呢?這個觀點,在今天看來仍然有重要意義。孔子的說法包含了一種對于為人君王——當然包括大臣們——在行為和倫理上的嚴格要求。《論語》中也有類似的說法。《論語·顏淵》中說: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在這段對話中,孔子反問季康子:“如果上頭的人很端正,誰還敢不端正?”翻譯成現代政治學語言,可以表述為:“政府是社會的道德榜樣。”借助這種視角,大家可以理解目前中國社會的很多事情。孔子在《論語·為政》中還有這樣的看法: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意思是說,以道德方式來治理政治,就像北極星一樣,位于中央,而其他星星都圍繞在它的四周。這是孔子的一種比喻,說的是“為政以德”預期的效果。所以,孔子把從政視為道德上要求很高、倫理上要求很嚴的一種行為。他認為,只要道德與倫理上做到了端正,政治上達致理想境界就不是什么問題。儒家學說中還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修身”被放在首位。孔子追求的人生境界則是“內圣外王”。

那么,如何評價孔子的政治觀呢?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孔子過度地強調政治的道德性和倫理性,倡導道德約束,主張個人自律,這些是沒有用的。如果沒有制度和法治的手段,靠道德約束就無法實現預期中的治理狀態。這種觀點借鑒了啟蒙運動以來政治思想與現代政治學的邏輯。

但是,也有人非常肯定孔子的學說。這是基于何種理論視角呢?有人認為,任何一個社會的治理,僅僅依靠制度約束是不行的,制度無法覆蓋到所有領域,所以同時需要依賴于人們的德行與操守,或者叫道德情操。實際上,經濟學的奠基者亞當·斯密既寫了《國富論》,又寫了《道德情操論》。在他看來,一個社會的繁榮不僅依賴于自利的動機,而且同樣依賴于人們的美德。

如果追溯西方傳統,從古希臘到古羅馬,凡是帶有民主共和色彩的社會,其繁榮或多或少都跟上層階級的德行有關。如果一個社會的上層階級沒有好的德行,即便制度優良,這個制度很快就會被腐蝕掉。所以,即便是民主共和政體下的治理,既要有好的制度,又要有好的公民德行——尤其是這個社會的精英階層應有良好的德行。從這樣的視角去理解,孔子當年的政治倫理主張有其新的價值。

然而,法家的政治觀與儒家完全不同,其代表人物是韓非。韓非完全不像孔子那樣用比較理想的觀點看待政治。韓非說:“國者,君之車也。”他把整個國家視為國君的一個工具,目的不過是為了實現君主的欲望與抱負。韓非還說:

上古兢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

這是韓非對春秋戰國時期政治局勢的一種事實判斷,他認為當時政治格局完全是實力角逐,秉承的是“實力哲學”。他認為,靠道德來解決問題已經是很久遠之前的事情了,而當時是一個靠實力說話的年代。韓非還給國君提出一條重要的管理原則,他說:

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這里的原則已經接近現代工商組織的管理哲學,即組織管理要講究賞罰分明。賞罰分明的組織就容易管理好,國家治理也不例外。

韓非認為,人都喜歡對自己有利的東西,都不喜歡對自己有害的東西,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有的統治和政事都要圍繞人趨利避害的本性。那么,他到底是怎樣看待人性呢?他這樣說:

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故輿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買,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

這段話在學術界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韓非的觀點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對人的自利心的論述(本書第3講將會探討相關內容)。實際上,韓非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與亞當·斯密相類似的視角,他在某種程度上已闡述了“經濟人”假設和個人主義的方法論。

既然人都是自利的,那么政治應該怎么搞呢?在西方近代的自由主義傳統中,經濟人假設被提出以后,他們傾向于認為掌握政治權力的人可能由于自利而胡作非為,所以有必要對政治權力和掌權者進行約束。但是,韓非與西方傳統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身處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韓非更多地從君王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闡述的是君主如何巧妙地利用法、術、勢來進行有效統治的學說。基于這種人性論,韓非整體上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與孔子的道德政治觀區別很大。就洞察力而言,韓非的政治現實主義不亞于公元16世紀意大利思想家馬基雅維利的政治現實主義。

總之,孔子和韓非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兩位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但他們走上了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他們的分野代表了古代中國理解政治的兩種主要取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平安县| 平阳县| 治多县| 正蓝旗| 晋江市| 内乡县| 都江堰市| 银川市| 潞西市| 景宁| 陇川县| 麟游县| 富蕴县| 达孜县| 彭泽县| 顺昌县| 松溪县| 云林县| 泰兴市| 原平市| 巫溪县| 绥化市| 蓝田县| 昭平县| 辽源市| 会同县| 阿鲁科尔沁旗| 达拉特旗| 永仁县| 方城县| 乌兰浩特市| 宁远县| 永善县| 鸡西市| 保定市| 承德县| 虞城县| 军事| 曲阳县|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