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修訂版)
- 杜石然
- 1194字
- 2019-12-20 18:00:33
修訂版前言
2011年春,北京大學出版社提議修訂再版《中國科學技術史稿》,經過多方努力,新書即將和讀者見面,這是令人十分高興的事情。
此次再版,以1982年版《中國科學技術史稿》為底本,在主體保持原貌的基礎上進行了多處修訂??梢哉f,新書已不是簡單的翻印,而是一個更好的修訂版。今后想要閱讀《中國科學技術史稿》的讀者,這個修訂版應該是理所當然的選擇。
正如我們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初版序言中所寫的一樣,在此,我們愿意再一次把《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修訂版)》推薦和奉獻給廣大讀者。
《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是第一部中國科學技術通史,1982年面世以來,一直受到國內外廣大讀者的歡迎。至今,它依然被許多高等院校選做教材以及碩、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指定參考書,還被推薦列入各種讀書目錄。直至不久之前,在一些圖書館借閱圖書排行榜上,它依然名列前茅。另外,《中國科學技術史稿》在國內曾獲得1982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有日文譯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7)日譯本曾于1999年榮獲日本泛太平洋出版會金獎。
當此《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修訂版)》即將問世之際,我們由衷地懷念已故當初的合作者,曹婉如、金秋鵬、陳美東三位先生。同樣我們也由衷地懷念那些曾經引領、教導、鼓勵過我們的大師們,特別是我們這些作者的直接導師:李儼、錢寶琮、葉企蓀、錢臨照、侯仁之、夏緯瑛、王振鐸以及英國的李約瑟和日本的藪內清等各位先生。我們也由衷地感謝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全體同人以及國內外諸多同行友人長年給予的支持和幫助。我們也由衷地感謝曾經給過我們幫助的諸多圖書館、博物館和檔案館。
我們還要感謝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王揚宗和碩士生張學鋒在插圖等方面的大力協助,還要特別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的陳斌惠先生,由于他的多方努力使修訂版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當此修訂版即將出版之際,不由得令人想起三十余年前《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最初立意、策劃、寫作時的一些情況。我們已經把它寫入修訂版后記之中。
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史稿》的作者和修訂人,我們對新的修訂版當然也寄予了很大的期待?!墩撜Z》陽貨篇中有:“子曰:小子何莫夫學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孔老夫子認為“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篇)“興”、“觀”、“群”、“怨”。他把《詩經》的社會效能觀察得很是全面。這些社會效能其實也應該成為對詩詞歌賦、書表策論,包括科學史著作在內古往今來所有文章著述的共同要求。按照我們的理解,其中的“興”就是勵志、載道;“觀”就是格物致知,即學術性和知識性;“群”就是合群、面向群眾、群眾性;“怨”就是要有所諷諫、警示、借鑒。如此的“興、觀、群、怨”,也一直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作者們的努力追求。
學習歷史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創造歷史。我們也愿以此來與廣大讀者共勉。
雖然修訂版已經力求完善,但是不妥之處仍恐在所難免,敬希廣大讀者不吝賜教,是所至盼。
杜石然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