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氏春秋譯注(修訂本)
- 張雙棣
- 410字
- 2019-12-20 16:09:08
凡例
(一)《呂氏春秋》原文以清乾隆五十三年畢沅《呂氏春秋新校正》為底本,校以眾舊刻本,并參考諸家校說,擇善而從。
(二)本書正文包括說明、原文、校勘、注釋、譯文五部分,書后附有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主要參考文獻。
(三)原文一律采用簡化漢字,不用廢除的異體字。
(四)注釋不作煩瑣考證,力求準確、簡明。凡有不同說法,不兼采眾說,必要時則注明“依某人說”;其中凡采自《呂氏春秋集釋》(許維遹著)、《呂氏春秋匯校》(蔣維喬等著)的,不再另注出處。
(五)注釋盡量吸收前人及今人的研究成果,這些均散見于參考諸書,文中不再一一注明。這樣做只為簡明、方便讀者,并無掠美之意。
(六)注釋中,凡屬假借字,寫作“某通某”;凡屬《異體字整理表》中沒有規定廢除的異體字,寫作“某同某”;凡屬古今字,寫作“這個意義后來寫作某”。
(七)凡人名、地名以及文意不詳者,則在注中指出,付諸闕如。
(八)譯文以直譯為主;少數地方如采用直譯晦澀難通,則適當采用意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