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西元典對讀
石衡潭 著
更新時間:2025-04-24 18:21:17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最新章節:
作者簡介
《中西元典對讀》是一項跨學科研究,是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對話的基礎工程。本書以《論語》為線索,以節為單位,與西方元典相應章節進行對比,尋找共同點相似處,同時闡釋各自的背景與理路,指出同中之異。互相參照與啟發,獲得了不少新解與新知。傳統《論語》注釋與研究局限于儒家思想本身,沒有異質文化作為參照,視野受到限制,難以出現思想的碰撞。本書引入西方經典,大大拓寬了《論語》的研究領域,開辟了一個新的學術生長點。本書加入了大量明清以來傳教士和早期中國信徒的《論語》注釋與研究成果,彌補了傳統《論語》學的不足,也成為一大亮點。
最新章節
- 作者簡介
- 后記
- 第一百零五課 “棖也欲,焉得剛”與“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
- 第一百零四課 “朽木不可雕也”與“要愛惜光陰”
- 第一百零三課 “女與回也,孰愈”與“爭論誰為大”
- 第一百零二課 “不知其仁也”與“沒有義人”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上架時間:2025-04-24 16:46:27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作者簡介 更新時間:2025-04-24 18:21:17
- 后記
- 第一百零五課 “棖也欲,焉得剛”與“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
- 第一百零四課 “朽木不可雕也”與“要愛惜光陰”
- 第一百零三課 “女與回也,孰愈”與“爭論誰為大”
- 第一百零二課 “不知其仁也”與“沒有義人”
- 第一百零一課 “從我者,其由與”與“我卻永不跌倒”
- 第一百課 “吾斯之未能信”與“不要怕,只要信”
- 第九十九課 “雍也,仁而不佞”與“專好問難爭辯言詞”
- 第九十八課 “賜也何如”與“竟敢向神犟嘴呢”
- 第九十七課 “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與“又要彼此相顧”
- 第九十六課 “邦有道不廢”與“務要傳道”
- 第九十五課 “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與“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 公冶長第五
- 第九十四課 “事君數,斯辱矣”與“恒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
- 第九十三課 “德不孤”與“愛心相同”
- 第九十二課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與“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
- 第九十一課 “以約失之者,鮮矣”與“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
- 第九十課 “古者言之不出”與“多言多語難免有過”
- 第八十九課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與“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
- 第八十八課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與“不要忘記我的法則”
- 第八十七課 “父母在,不遠游”與“在母親眼中為獨一的嬌兒”
- 第八十六課 “事父母幾諫”與“在主里聽從父母”
- 第八十五課 “見賢思齊焉”與“效法他們的信心”
- 第八十四課 “君子喻于義”與“順著圣靈撒種的”
- 第八十三課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與“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 第八十二課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與“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
- 第八十一課 “能以禮讓為國乎”與“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
- 第八十課 “放于利而行”與“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
- 第七十九課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與“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
- 第七十八課 “義之與比”與“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 第七十七課 “士志于道”與“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 第七十六課 “朝聞道,夕死可矣”與“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 第七十五課 “觀過,斯知仁矣”與“扶助軟弱的人”
- 第七十四課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與“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 第七十三課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與“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
- 第七十二課 “茍志于仁矣,無惡也”與“凡住在他里面的,就不犯罪”
- 第七十一課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與“主并不偏待人”
- 第七十課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與“我無論在什么景況,都可以知足”
- 第六十九課 “里仁為美”與“神就是愛”
- 里仁第四
- 第六十八課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與“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 第六十七課 “盡美矣,又盡善也”與“這都是美事,并且與人有益”
- 第六十六課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與“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 第六十五課 “樂其可知也”與“你們要贊美耶和華”
- 第六十四課 “管仲之器小哉”與“都興工建造”
- 第六十三課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與“忘記背后努力面前的,向著標桿直跑”
- 第六十二課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與“你的愛情比酒更美”
- 第六十一課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與“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
- 第六十課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與“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
- 第五十九課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與“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
- 第五十八課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與“多給誰,就向誰多取”
- 第五十七課 “子入大廟,每事問”與“都稀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
- 第五十六課 “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與“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里面”
- 第五十五課 “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與“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來獻禮物”
- 第五十四課 “祭神如神在”與“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 第五十三課 “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與“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
- 第五十二課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與“耶和華的榮光就向眾民顯現”
- 第五十一課 “足,則吾能征之”與“我將你的話藏在心里”
- 第五十課 “繪事后素”與“你要保守你心”
- 第四十九課 “君子無所爭”與“主的仆人不可爭競”
- 第四十八課 “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與“清酒、濃酒都不可喝”
- 第四十七課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與“指望結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
- 第四十六課 “林放問禮之本”與“雅各的兒子們就遵著他父親所吩咐的辦了”
- 第四十五課 “人而不仁,如禮何”與“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
- 第四十四課 “奚取于三家之堂”與“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 第四十三課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與“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
- 八佾第三
- 第四十二課 “非其鬼而祭之”與“不要將我父的殿當做買賣的地方”
- 第四十一課 “十世可知也”與“以色列啊,你要聽,要謹守遵行”
- 第四十課 “人而無信”與“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
- 第三十九課 “奚其為為政”與“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 第三十八課 “使民敬、忠以勸”與“做群羊的榜樣”
- 第三十七課 “舉直錯諸枉”與“你們當守公平,行公義”
- 第三十六課 “多聞闕疑”與“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 第三十五課 “知之為知之”與“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 第三十四課 “攻乎異端”與“不從惡人的計謀”
- 第三十三課 “學而不思”與“精意是叫人活”
- 第三十二課 “君子周而不比”與“用愛心說誠實話”
- 第三十一課 “先行其言”與“在行為和誠實上”
- 第三十課 “君子不器”與“我所揀選的器皿”
- 第二十九課 “溫故而知新”與“心意更新而變化”
- 第二十八課 “人焉叟哉”與“人心比萬物都詭詐”
- 第二十七課 “不違如愚”與“謹守口的,得保生命”
- 第二十六課 “色難”與“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 第二十五課 “不敬,何以別乎”與“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
- 第二十四課 “父母唯其疾之憂”與“你要使父母歡喜”
- 第二十三課 “事之以禮”與“使父親歡樂”
- 第二十二課 “五十而知天命”與“得著智慧的心”
- 第二十一課 “道之以德”與“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 第二十課 “思無邪”與“愛情眾水不能熄滅”
- 第十九課 “為政以德”與“照你的真理行”
- 為政第二
- 第十八課 “不患人之不己知”與“耶和華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
- 第十七課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與“我求你兩件事”
- 第十六課 “君子食無求飽”與“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 第十五課 “信近于義”與“只求眾人的益處”
- 第十四課 “禮之用,和為貴”與“愛就完全了律法”
- 第十三課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與“不要忘記我的法則”
- 第十二課 “夫子之求之”與“耶穌召罪人”
- 第十一課 “慎終追遠”與“我必往他那里去”
- 第十課 “無友不如己者”與“鐵磨鐵,磨出刃來”
- 第九課 “賢賢易色”與“才德的婦人”
- 第八課 “泛愛眾”與“愛是從神而來”
- 第七課 “使民以時”與“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 第六課 “吾日三省吾身”與“唯獨得罪了你”
- 第五課 “巧言令色”與“造就人的好話”
- 第四課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與“要在主里聽從父母”
- 第三課 “人不知而不慍”與“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 第二課 “有朋自遠方來”與“客要一味地款待”
- 第一課 “學而時習之”與“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 學而第一
- 簡稱表
- 代自序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未來
- 序三
- 序二
- 序一
- 內容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代自序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未來
- 簡稱表
- 學而第一
- 第一課 “學而時習之”與“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
- 第二課 “有朋自遠方來”與“客要一味地款待”
- 第三課 “人不知而不慍”與“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 第四課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與“要在主里聽從父母”
- 第五課 “巧言令色”與“造就人的好話”
- 第六課 “吾日三省吾身”與“唯獨得罪了你”
- 第七課 “使民以時”與“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 第八課 “泛愛眾”與“愛是從神而來”
- 第九課 “賢賢易色”與“才德的婦人”
- 第十課 “無友不如己者”與“鐵磨鐵,磨出刃來”
- 第十一課 “慎終追遠”與“我必往他那里去”
- 第十二課 “夫子之求之”與“耶穌召罪人”
- 第十三課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與“不要忘記我的法則”
- 第十四課 “禮之用,和為貴”與“愛就完全了律法”
- 第十五課 “信近于義”與“只求眾人的益處”
- 第十六課 “君子食無求飽”與“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 第十七課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與“我求你兩件事”
- 第十八課 “不患人之不己知”與“耶和華啊,你已經鑒察我,認識我”
- 為政第二
- 第十九課 “為政以德”與“照你的真理行”
- 第二十課 “思無邪”與“愛情眾水不能熄滅”
- 第二十一課 “道之以德”與“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 第二十二課 “五十而知天命”與“得著智慧的心”
- 第二十三課 “事之以禮”與“使父親歡樂”
- 第二十四課 “父母唯其疾之憂”與“你要使父母歡喜”
- 第二十五課 “不敬,何以別乎”與“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
- 第二十六課 “色難”與“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 第二十七課 “不違如愚”與“謹守口的,得保生命”
- 第二十八課 “人焉叟哉”與“人心比萬物都詭詐”
- 第二十九課 “溫故而知新”與“心意更新而變化”
- 第三十課 “君子不器”與“我所揀選的器皿”
- 第三十一課 “先行其言”與“在行為和誠實上”
- 第三十二課 “君子周而不比”與“用愛心說誠實話”
- 第三十三課 “學而不思”與“精意是叫人活”
- 第三十四課 “攻乎異端”與“不從惡人的計謀”
- 第三十五課 “知之為知之”與“按他所當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
- 第三十六課 “多聞闕疑”與“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 第三十七課 “舉直錯諸枉”與“你們當守公平,行公義”
- 第三十八課 “使民敬、忠以勸”與“做群羊的榜樣”
- 第三十九課 “奚其為為政”與“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 第四十課 “人而無信”與“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
- 第四十一課 “十世可知也”與“以色列啊,你要聽,要謹守遵行”
- 第四十二課 “非其鬼而祭之”與“不要將我父的殿當做買賣的地方”
- 八佾第三
- 第四十三課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與“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
- 第四十四課 “奚取于三家之堂”與“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 第四十五課 “人而不仁,如禮何”與“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
- 第四十六課 “林放問禮之本”與“雅各的兒子們就遵著他父親所吩咐的辦了”
- 第四十七課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與“指望結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
- 第四十八課 “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與“清酒、濃酒都不可喝”
- 第四十九課 “君子無所爭”與“主的仆人不可爭競”
- 第五十課 “繪事后素”與“你要保守你心”
- 第五十一課 “足,則吾能征之”與“我將你的話藏在心里”
- 第五十二課 “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與“耶和華的榮光就向眾民顯現”
- 第五十三課 “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與“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從他得名”
- 第五十四課 “祭神如神在”與“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 第五十五課 “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與“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來獻禮物”
- 第五十六課 “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與“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里面”
- 第五十七課 “子入大廟,每事問”與“都稀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
- 第五十八課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與“多給誰,就向誰多取”
- 第五十九課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與“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
- 第六十課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與“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
- 第六十一課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與“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
- 第六十二課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與“你的愛情比酒更美”
- 第六十三課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與“忘記背后努力面前的,向著標桿直跑”
- 第六十四課 “管仲之器小哉”與“都興工建造”
- 第六十五課 “樂其可知也”與“你們要贊美耶和華”
- 第六十六課 “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與“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 第六十七課 “盡美矣,又盡善也”與“這都是美事,并且與人有益”
- 第六十八課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與“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 里仁第四
- 第六十九課 “里仁為美”與“神就是愛”
- 第七十課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與“我無論在什么景況,都可以知足”
- 第七十一課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與“主并不偏待人”
- 第七十二課 “茍志于仁矣,無惡也”與“凡住在他里面的,就不犯罪”
- 第七十三課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與“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
- 第七十四課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與“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 第七十五課 “觀過,斯知仁矣”與“扶助軟弱的人”
- 第七十六課 “朝聞道,夕死可矣”與“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 第七十七課 “士志于道”與“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 第七十八課 “義之與比”與“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 第七十九課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與“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
- 第八十課 “放于利而行”與“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
- 第八十一課 “能以禮讓為國乎”與“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
- 第八十二課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與“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
- 第八十三課 “參乎!吾道一以貫之”與“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 第八十四課 “君子喻于義”與“順著圣靈撒種的”
- 第八十五課 “見賢思齊焉”與“效法他們的信心”
- 第八十六課 “事父母幾諫”與“在主里聽從父母”
- 第八十七課 “父母在,不遠游”與“在母親眼中為獨一的嬌兒”
- 第八十八課 “三年無改于父之道”與“不要忘記我的法則”
- 第八十九課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與“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
- 第九十課 “古者言之不出”與“多言多語難免有過”
- 第九十一課 “以約失之者,鮮矣”與“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
- 第九十二課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與“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
- 第九十三課 “德不孤”與“愛心相同”
- 第九十四課 “事君數,斯辱矣”與“恒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
- 公冶長第五
- 第九十五課 “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與“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 第九十六課 “邦有道不廢”與“務要傳道”
- 第九十七課 “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與“又要彼此相顧”
- 第九十八課 “賜也何如”與“竟敢向神犟嘴呢”
- 第九十九課 “雍也,仁而不佞”與“專好問難爭辯言詞”
- 第一百課 “吾斯之未能信”與“不要怕,只要信”
- 第一百零一課 “從我者,其由與”與“我卻永不跌倒”
- 第一百零二課 “不知其仁也”與“沒有義人”
- 第一百零三課 “女與回也,孰愈”與“爭論誰為大”
- 第一百零四課 “朽木不可雕也”與“要愛惜光陰”
- 第一百零五課 “棖也欲,焉得剛”與“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
- 后記
- 作者簡介 更新時間:2025-04-24 18: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