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哲學簡史
  • 馮友蘭
  • 794字
  • 2019-12-06 19:46:21

惠施學說、公孫龍學說的意義

名家的哲學家通過分析名,分析名與實的關系或區別,發現了中國哲學中稱為“超乎形象”的世界。在中國哲學中,有“在形象之內”與“在形象之外”的區別。在形象之內者,是“實”。譬如大小方圓,長短黑白,都是一種形象。凡可為某種經驗的對象,或某種經驗的可能的對象者,都是有形象的,也可以說是,都是在形象之內的,都存在于實際世界之內。也可以反過來說,凡是有形象的,在形象之內的,存在于實際世界之內的,都是某種經驗的對象,或其可能的對象。

在惠施宣講他的“十事”中第一事和第十事的時候,他是在講超乎形象的世界。他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這是照至大本來的樣子來說它是個什么樣子。“汜愛萬物,天地一體也。”這是說至大是什么構成的。這句話含有“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意思。“一切”即“一”,所以“一切”無外。“一切”本身就是至大的“一”,而由于“一切”無外,所以“一切”不能夠是經驗的對象。這是因為,經驗的對象總是站在經驗者的對面。如果說,“一切”能夠是經驗的對象,那就一定也要說,還有個經驗者站在“一切”的對面。換句話說,一定要說“一切”無外而同時有外,這是個明顯的矛盾。

公孫龍也發現了超乎形象的世界,因為他所討論的共相同樣不能夠是經驗的對象。人能夠看見某個白物,而不能夠看見白的共相。一切有名可指的共相都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但是并不是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的一切共相都有名可指。在超乎形象的世界里,堅的共性是堅的共性,白的共性是白的共性,這也就是公孫龍所說的“獨而正”。(《公孫龍子·堅白論》)

惠施說“汜愛萬物”,公孫龍也“欲推是辯以正名實,而化天下焉”(《公孫龍子·跡府》)。可見這二人顯然認為他們的哲學含有“內圣外王之道”。但是充分運用名家對于超乎形象的世界的發現,這件事情卻留給了道家。道家是名家的反對者,又是名家真正的繼承者。惠施是莊子的真正好朋友,這個事實就是這一點的例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井陉县| 得荣县| 罗定市| 通渭县| 怀宁县| 咸宁市| 玉林市| 灵宝市| 高陵县| 旬邑县| 邵阳县| 安远县| 通化市| 锦州市| 星座| 庄浪县| 博湖县| 阳朔县| 吴桥县| 九龙坡区| 兴安县| 临安市| 枣强县| 崇左市| 抚顺市| 内江市| 马公市| 垫江县| 丹凤县| 铜梁县| 湘潭县| 三门县| 都兰县| 南京市| 凤凰县| 兴海县| 天祝| 庆城县| 观塘区|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