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國書法作為一種藝術的形式,在人類文明史中是一個極為獨特的現象。原本只是單純地對文字的書寫和信息的傳達,這與其他地區文明中的書寫原無差異。但是,以書寫工具而言,中國的毛筆卻是特異的書寫工具,它的形狀呈錐形,以其尖、齊、圓、健的特性決定了不同于其他地區的鵝管毛或蘆管筆。圓錐的形狀,使筆鋒在運行過程中可以向各個不同方向出鋒,而表現出粗細不同的輕重變化,鵝管筆之類就不可能表現出如此豐富復雜的效果。中國毛筆在長期的傳統發展中選擇了柔翰這樣一種用具的美學講究,而西方的鵝管筆卻放棄了它的用柔的一面,用它尖、細、硬的一面做書寫用具。這樣就從文化的、審美的、心理的層面上形成了毛筆特具的美感因素,它將中國文化的精髓孕化在書寫過程和點線架構之中,由此體驗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內容。
漢文字的獨特構造、變化豐富的書體、品類繁多的毛筆,擴展了書法表現性的廣度,對毛筆這種柔毫的用法與駕馭,增加了技術層面上的難度。毛筆的技法與書法文字是不可分離的,這固然有其實用的功能性,但它所表現出來的意蘊有其深層的精神內涵。
毛筆在書法創作中的作用至關重要。毛筆易于蓄墨,而且筆毫便于提、按、鋪、攏。毛筆惟其柔軟,故能寫出神奇美妙、奇肆變幻的線條。在技術層面,把握毛筆的性能,加以掌握,其關鍵還是一個驅使毛筆的能力問題。而且使用毛筆與中國文化的“用柔”思想也有很大的關系。書法以毛筆書寫漢字作為形式表現,還與中國文化以簡馭繁的思維方式相貫通。中國書法在中國文化的系統環境中存在,并源于各個領域實際文化生活中產生的文字記載與謄錄。用毛筆書寫的人涵泳于中國文化,陶冶出文化的品格與氣質。不同時代的生活習俗、社會文化的信息、科技發展水平,都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對書寫產生著影響,塑造著文化的品格。中華民族傳統的學術思想、宗教信仰、典章制度、社會組織、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無不與毛筆書寫的書法藝術密切關聯,可以說是對中國文化做出了一種全息式的映射。所以從書法作為中介來闡明“湖筆”、“毛筆”與中國文化的內在聯系,揭示蘊涵其中的特定的文化信息和精神心態,著實是一個方便法門。本書中不僅有專門章節論述,而且在涉及其他文化門類的章節中多有充分的展開。
在中國文化的漫長歷史中,毛筆書寫滿足了特定社會條件下書寫文化、記錄語言的實際需要,獲得了廣泛的運用,成了書法藝術發展的堅實基礎。但是文化的效用更主要在于其精神的、審美的價值。從精神的、藝術的價值取向來看,毛筆書寫漢字的書法藝術具有超越實用書寫的價值內涵,成了民族獨特的審美積淀,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領略中國文化的一個可靠而有效的途徑。這樣來理解毛筆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就顯得深刻而又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