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子四篇詮釋
- 陳鼓應
- 449字
- 2019-05-07 17:47:29
《管子》四篇的道論
《管子》四篇(〈內業〉、〈心術〉上、下及〈白心〉)主旨在于論心,即以心本論、心氣說為核心,而其哲學理論則由道論而發?!豆茏印匪钠牡勒摽梢哉f是老子道論的繼承和發展
。
《管子》四篇以“道”為宇宙萬物的終極本原,〈白心〉言:“原始計實,本其所生”,指的就是本原之道?!磧葮I〉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痹谌f物生成論的觀點上,《管子》四篇祖述《老子》;在對萬物的養育問題上,亦然?!独献印?img alt="《老子》一書為老聃自著(請參看拙著《老子今注今譯》序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最新修訂版。)故筆者在行文時將其人其書互用。新近公布的戰國楚墓竹簡《老子》,其中甲組摘抄本所根據的傳本,可能早于戰國中期,這一珍貴文獻的出土,為《老子》成書早出說提供了更為有力的實物證據。"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27F42/131033284049906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5097184-HcfndYVyj3d8SInihTaaQkfeNsG7h02q-0-cdbbbfa3065fc914477c6dbbf842d940">說:“道生之,德畜之?!崩献又?,具有創造的功能和養育的功能。所以〈心術上〉說:“道之與德無間”,它們是宇宙萬物存在的本原和生長的基礎。而且,〈心術上〉更為老子的道與德作出這樣簡明的解釋:“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德者,得也;得也者,謂得其所以然也?!边@里說的“所以然”,其實就是本原之道?!葱男g上〉進一步將《老子》的“道”、“德”界說為“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边@是對老子形上之道與畜養之德最完整的概括。此外,四篇在以下這些方面對老子有所繼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