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你慢慢長大:親歷華德福教育(幼兒篇)
- 吳蓓
- 2320字
- 2019-03-20 13:43:04
假如我的生命是一首歌
不可思議,本周我們有了11個孩子,其中還有一對雙胞胎。3個孩子上全天的班,8個孩子上半天或兩個小時的班。
卡洛琳開始教導一些我們平常會疏忽的問題,主要涉及孩子們的吃飯、玩耍和睡覺等。華德福教育主張在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時,不能說教或只是單純地阻止,而要靠轉化,用成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
有時個別孩子在玩耍過程中,會變得異常興奮、激動,東奔西跑。這時,老師不要訓斥孩子,不應粗暴規定“不許喊”“不許跑”,應在觀察中找到孩子興奮的原因。如果孩子正在假裝一匹奔跑的馬,老師可以把某處想象為馬廄,請“馬”休息一下,喝點水或吃點草料。有些孩子激動的時候,打了老師怎么辦?卡洛琳說老師千萬不能發怒,老師怒氣沖沖的樣子會被孩子模仿。老師可以接受孩子的攻擊,用安撫的方式來緩解孩子的沖動。
以前,在孩子玩耍時,我們會在一旁趁機談論一些事情。卡洛琳說這是絕對不容許的,因為成人的言談會干擾孩子的自主游戲。她要求在幼兒園工作的每個人學會保持安靜,以免成年人的喋喋不休給孩子帶來噪聲,破壞孩子想象力的發揮。我們園內老師倒是很容易做到,最頭痛的是怎樣勸告陪同的家長不要說話,他們有時批評孩子,有時向孩子提出要求,有時向老師提問。我怎樣才能既不傷害家長們的感情,又能讓他們理解我們的工作呢?
幼兒園孩子的午睡也是個問題。午飯后半小時,孩子們就可以上床睡覺了,但由于年齡差別大,有的孩子午飯后一小時都不肯睡覺。有位家長曾向我們提出,孩子沒有睡意,就讓他到院子里玩玩沙子,曬曬太陽可能會促使孩子睡覺。我們一開始沒有經驗,就照這位家長的意見做了。后來發現,這樣做一是工作量太大,任由每個孩子自己選擇,老師根本照顧不過來;二是會造成孩子行為太散漫了,想怎樣就怎樣,白天睡覺不規律,晚上也很難做到按時入睡。卡洛琳說,在她的幼兒園,午飯后,每個孩子必須上床睡覺,即使睡不著也沒有關系,但孩子們必須知道這是午睡時間。我們的廚師馬老師也說,在她原來工作的公立幼兒園,午睡時間不能由孩子自己來決定是否上床。于是,從這周開始,我們也規定中午12點半所有孩子必須上床睡覺,至遲14點45分喚醒還在睡的孩子。如果有的孩子實在睡不著或醒得早,就讓他先起床。
卡洛琳還主張吃飯的時候,老師盡量不要說話,以便孩子專心就餐。辦幼兒園之前,我就曾提出吃飯時原則上不許說話,但遭到反對,理由是吃飯應該是輕松交談的時間,如果不許說話,氣氛太嚴肅了。我說服不了反對者,可惜他們沒有去過河北的柏林禪寺,不知道吃飯時那種安靜、肅穆、專注的氣氛是多么重要。現在,卡洛琳每天和我們一起用餐,遇到有人說話時,她會“噓!噓!”地加以制止。
一位家長和我們共進晚餐后,覺得老師不應該成為食物的分配者,孩子喜歡吃哪個菜,應由孩子自由選擇,而不能等到碗里其他菜吃完后才能要喜歡吃的菜。她覺得我們的做法把老師的地位抬得太高,老師和孩子應該是平等的。老師可以自由地夾菜,為什么孩子不行?我耐心給她解釋:第一,我們用公共的勺子給孩子盛菜,如果容許孩子自己盛菜,他們往往會用自己的勺子來盛;第二,幼兒園要培養孩子不挑食的習慣,鼓勵孩子把不喜歡的菜吃完再添菜,有益孩子的身體健康;第三,老師和孩子的平等在于人格的平等,孩子畢竟需要成人的幫助和引導,絕對、片面地追求平等,可能會毀了孩子。我不知道我的解釋家長是否能接受。
卡洛琳反復強調,老師片刻不能離開孩子。孩子喝水或喝湯時,偶爾會把水或湯灑出來,老師就得起身去廚房拿抹布。卡洛琳告訴我們,老師要有先見之明,事先預料到需要抹布,應在喝水或吃飯前把抹布放在桌子上,不能等水灑了,才起身去廚房拿。一旦圍著餐桌坐好,主班老師就不能離開孩子,如果真的需要什么東西,可以請配班老師幫忙。主班老師除了去洗手間外,一刻也不能離開孩子。外出活動時,主班老師可以帶個背包,里面放干凈的褲子、毛巾、急救藥、手機等。不能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想到需要什么。對于第二天安排的課程和活動,老師頭天晚上應該全面考慮。比如第二天是畫濕水彩畫,如果個別孩子先畫完了,由哪位老師去照看他們?每一分鐘的安排,老師都要先考慮到。卡洛琳說,在華德福幼兒園,甚至在一個學年開始之前,就要規劃好一整年的活動,一旦決定了,就不能改來改去。
卡洛琳提示我們,凡是老師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老師必須先做到。天冷了,孩子外出要戴帽子,老師一定也得戴上帽子或用圍巾把頭包住。吃飯的時候,如果嘴里有飯,老師就不能說話,因為我們要求孩子做到嘴里有飯時不說話。
周六,在卡洛琳的幫助下,我們成功地舉辦了華德福幼兒教育培訓班。卡洛琳主講了所有的內容,到吃晚飯的時候,她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李玲和王莉兩位老師為培訓活動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為了省些經費,英語不是很好的我生平第一次擔任現場翻譯。培訓結束前,卡洛琳、莎拉(Sara)、楊玲瓏合唱了一首著名的德國歌曲,她們美妙的和聲把在場的每個人都融化了。我們中國同事則合唱了《茉莉花》和《小燕子》,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這讓我想起回國前我于圣誕節前夕在華德福學校觀看學生們演出的情景。四年級和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全體站在舞臺上,上身一律穿雪白的襯衫,下身穿深藍色的裙子或長褲,他們一首接一首地唱著贊美詩、民歌,還唱了一首中文歌曲——《搖籃曲》。平日調皮搗蛋的孩子們此時就像是天使降臨人間,他們純凈、優美的歌聲,把我帶到了另一個世界,感動得我熱淚盈眶。我暗暗下定決心,不管將來我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一定要把華德福教育介紹給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們。
這是華德福學校三年級的學生們唱的一首歌,也是我的心聲:
假如我的生命是一首歌,
是一首來自光明的歌,
我就要唱,不停地唱,
直到星星圍起圓圈,
在夜晚的天空上跳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