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孩子,你慢慢長大:親歷華德福教育(幼兒篇)作者名: 吳蓓本章字數: 1956字更新時間: 2019-03-20 13:43:02
思念
這周沒有新入園的孩子,而且翔翔還離開了,我們園內孩子的人數降到了三人。
老師們都很想念離開的翔翔,樂樂也好幾次哭著問翔翔為什么還不來幼兒園。我們只得告訴她翔翔跟著媽媽去很遠的地方辦事去了,要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回來。看到平時玩耍的沙坑里少了一個小小的身影,李玲老師十分難過,她說:“我原想,當幼兒園的老師,就要毫無保留地把全部的愛給予孩子,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可是現在我發現也許不能這么做。孩子們總有一天要離開我們園的,到那時,心里割舍不下怎么辦?不知道翔翔是否會想念我們?”
雖然情緒比較低落,但老師們還是迅速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照顧好三個孩子。這幾天在幼兒園,樂樂常常會把別的孩子弄哭,老師堅持讓他向同學道歉。但是有的家長認為,如果勉強孩子道歉,不會有效果,反而會加深孩子之間的不友好。雖然有時候不同的說法都看似有道理,但必須經過實踐才能找到最佳的解決方式。事實上,樂樂道歉后,孩子們的哭聲會很快減少,大家玩耍得更加開心了。現在看來,即使孩子是勉強或被迫說聲“對不起”,也比什么也不說要好。一個孩子欺負了別的孩子,無論有意或無意,也無論出于什么原因,老師一定要有明確的態度,堅持讓做錯事情的孩子道歉,或讓他感覺到這么做是不容許的。小孩子不知道社會行為的規范,需要成人的提醒和幫助。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曾在1965年做過一項實驗,他讓幼兒看成人攻擊不倒翁的電視短片。短片有三個不同的版本:第一個版本是攻擊不倒翁后,成人得到獎賞;第二個版本是攻擊不倒翁后,成人受到訓斥和懲罰;第三個版本是攻擊不倒翁后,成人既沒有得到獎賞,也沒有受到批評。幼兒分三組,每組看一個版本,然后將三組幼兒放在與電視短片情景很相似的放置有許多不倒翁的房間里。實驗結果發現,觀看第一個和第三個版本的幼兒,都模仿了短片中成年人的攻擊行為,而觀看第二個版本的幼兒沒有表現出攻擊行為。這說明幼兒能從觀察別人的行為中進行學習。因此,老師對有攻擊行為的孩子進行制止,也是給別的孩子樹立正確的標準。如果老師不管不問或輕描淡寫,只能助長孩子的不良行為,使整個班級難以管理。
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只是針對他的某個行為,而不是針對他本人。比如一個孩子把鞋子放在餐桌上,老師就要嚴肅地告訴他“不能把鞋子放在吃飯用的桌子上”,千萬不能說:“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誰像你這樣把鞋子放到餐桌上?”小孩子做事通常不會有任何惡意或不良企圖,他只是在試探和滿足好奇心。成人制止他的某些行為,同時也是在保護他,比如禁止他攀爬有危險的欄桿以免發生意外,禁止隨便亂扔垃圾,禁止隨便推人,等等。
批評時,表情要嚴肅,聲音要嚴厲、堅定。說話嚴厲的程度要看孩子的年齡。如果是一歲多的孩子把鞋子放在餐桌上,成人告誡的態度就要溫和,畢竟孩子還太小,不懂規矩。批評過后,老師在適當的時候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讓他感覺到老師非常愛他。媽媽有時也會嚴厲地批評孩子,但孩子為什么還是依戀媽媽呢?因為孩子知道無論自己做錯了什么,媽媽還是愛他的。老師也應該讓孩子有這樣的感覺,無論孩子做了什么錯事,對他們的愛都要一如既往。
我在英國曾上過一個月的英語強化班。老師讓我們用三種不同的語氣說同一句話。當時我覺得挺好玩,像是在訓練演員。現在我意識到了語氣在傳達意思過程中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對此尤其要加以注意。當早上孩子來園時,老師要用熱情飽滿的聲音問候:“×××,早上好!”當孩子第一次沒有換室內鞋就跑進教室時,老師要用溫和的語氣指出問題所在,并做示范或幫助他換鞋。當孩子打人或接近危險物時,老師要立即用嚴厲、堅定的聲音加以制止。
培訓華德福老師的必修課之一是怎樣講話。課堂上老師讓每人寫一個詞描述曾打動過自己的聲音,寫一個詞描述幼兒園老師應具備的聲音。概括起來,這些詞有平靜、安寧、溫暖、親切、權威、愉快……孩子對我們語氣背后的態度很敏感,還會關注我們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成人內心是真誠的還是虛偽的,他們心里很明白,即使并不表達出來。如果真心愛孩子,成人對他們說話時必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確保說出的話反映出我們真實的內心。
幼兒園只剩三個孩子了,我們的處境為什么這么艱難?令我們振奮的是,一位住在幼兒園附近的馬老師,愿意到我們園來做義工,幫我們做飯。她做過幾十年的幼兒園老師,既有經驗,又有愛心。一位從未見過面的朋友捐給我們800元人民幣。一位志愿者也來幫忙,他曾在成都華德福幼兒園工作過半年。他的活力和耐心,給我們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郁寧遠給我發來電子郵件:“萬事開頭難,我相信會越來越好。我們還在校報上刊登卡洛琳將去中國幫助華德福幼兒園的消息,并請大家募捐錢物。我在教師會上及班級里也做了介紹。”
大家的幫助給予了我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我們知道自身還有許多欠缺,但我們會不斷改進和完善,并且不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