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有黑,鄉親們已在趙莊房前屋后,住了下來。
云三嫂心里非常高興,便對大家說道:趙員外這么仁義,我們也要多加檢點。一定要講禮貌,千萬不能打擾人家;一定要小心火燭,不亂屙亂吐,不高聲吵鬧,不隨意走動;哪怕肚子再餓,也不亂拿別人的東西。
盡管云三嫂說得非常清楚,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比如郭大汗兒,他就偏偏要出洋相。張三爺把他安排在后院檐口邊上,他嫌檐口邊上,夜里有露水。無論如何,要到廚房門口去。廚房門口就廚房門口吧,張三爺都認了。殊不知,他直接就躺在路口上。這樣既不雅觀,別人進出也不方便。誰看見,誰心煩。
雖然張三爺已經看出,郭大漢兒太沒素質,但他看在楊郎中的情面上,還是忍了。畢竟郭大漢兒在這里,只住這么一夜。
借宿趙莊,是鄉親們遷徙出來,住得最舒服的一夜。一百多個鄉親,個個聽話,安分守己。云三嫂與楊郎中、補鍋匠大哥,前后看了一番,三人高興極了??墒前胍惯^點,莊上突然吵鬧了起來。
“來人啦……來人啦……”
“抓小偷了……抓小偷了……”
“來人啦……抓小偷了……抓小偷了……”
驚天動地的吵鬧聲,讓許多人迅速坐了起來。
接著,十幾個家丁,舉著火把,提著棍棒,到處追了一陣,來到檐口邊上,翻這翻那。睡在柴房旁邊的馮水生,不知是因為讓軍兵追打過,變膽小了,還是因為害怕發生意外,或者怕被別人揭發。反正他見家丁們在對面搜查,他慌里慌張。這也不是,那也不是。家丁們氣勢洶洶,丟東西摔家具,簡直把馮水生嚇得渾身打抖。
就在家丁們的火把,被柱子遮擋的一瞬間,馮水生唰聲就把一個裝得脹鼓叮當的口袋,扔到了黑暗處。然后靠著墻頭,勾著腰,把整個身子縮作一團。
家丁們在對面搜了一陣,沒有發現什么,就朝馮水生這邊走來。馮水生慌了,他連連后退,差點嚇得驚叫出聲。誰知家丁們剛要走到柴房旁邊的時候,突然轉彎,追到了廚房門口去。
不久,家丁們就在郭大漢兒的行李中,找到了一個布袋。他們當著眾人的面,打開看時,一個個目瞪口呆。原來郭大漢兒布袋里,藏了許多白花花的銀子。郭大漢兒見此情形,瞪著雙眼,大聲叫道:“我沒有偷!我沒有偷!管家老爺,管家老爺,不是我干的!不是我干的!”
“我也相信,不是你干的,但是人贓俱在,叫我怎么說呢?”管家陳叔指著布袋,對楊郎中說道,“布袋是他的,銀子是真的。你自己看,我也沒必要多說了?!?
“我沒有偷過,我就是沒有偷過??隙ㄊ怯腥撕ξ??!惫鬂h兒連聲吼道,“肯定是有人害我?!?
“那你指認一下,是誰害你了?!惫芗谊愂鍥]好氣地說道,“是他?是他?還是她?”
郭大漢兒瞪著眼睛,看看管家,又看看其他人。燈光下,他發覺一雙雙眼睛,都在冷冷地盯著自己。郭大漢兒知道解釋不清楚了,便把腦袋甩了甩,忽然在大腿上猛地一拍:“老子就是沒有偷!”
郭大漢兒本來身材就大,他出乎意料,一聲大吼,竟把管家陳叔,嚇得接連倒退幾步。陳叔身后的幾個家丁,見郭大漢兒耍牛脾氣,嗖聲沖上前去,將他團團圍住。郭大娘頓時慌了,跪在地上,不斷道歉。楊郎中、陳紙匠、周大爺,也在旁邊賠著不是。云三嫂、良補鍋匠、陳秀才、黃篾匠等人則趁機東推西搡,拉開了郭大漢兒。剛剛趕來的張三爺,見郭大漢兒邊走邊鬧,做著很不服氣的模樣,心里簡直不是滋味。但他把郭大娘從地上扶起來后,還是沒有過多埋怨和責怪。
“算了,話說多了沒意思?!惫芗谊愂逭f道,“俗話說得好,不看僧面看佛面,念其你們都是老爺同鄉的分上,今晚之事,到此為止?!?
楊郎中不好意思去見莊主——趙員外。給管家陳叔道了一聲歉后,天沒亮就和大伙一起,悄然離去。
一個老鼠,打破了一鍋好湯。路上,大家不停地謾罵起來:
“真是沒素質,再是順手牽羊嗎,也別去偷銀子嘛。捏在手里那么重,啃來又吃不得。龜兒子太傻了。”
“明明趙員外都已經說了,要給我們麥子,可他等不及了?!?
“人家云三嫂,早就再三囑咐,砍腦袋的忤逆子,偏偏不聽?!?
“做三只手,把大家都連累。早知他是這種人,怎么也不會跟他一路走。太對不起大家了。”
郭大漢兒缺德,大家把他罵得分文不值。云三嫂想:郭大漢兒雖然手腳是不干凈,但他腦袋不傻。怎么會偷人家的銀子呢?目前這種處境,應該偷糧食才對呀。如果說不是他偷的,可這些銀子,又確實在他的包里面搜了出來。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會不會真的有人陷害他呢?如果真是有人陷害他,那陷害他的人,又是誰呢?還有,我們一百多人,為什么偏偏要陷害他?
當時與他離得最近,并有機會陷害他的,不外乎有劉裁縫、竄臉胡、周大爺和邱茶壺。在這幾個人中,會是誰呢?是劉裁縫?可他餓來走路都站不穩了,怎能翻窗入室,然后再來栽贓陷害郭大漢兒?是竄臉胡?竄臉胡倒是相當有點膽量,而且手腳也靈活。但他昨天在山上把手板戳傷,流了許多血,傷口還沒愈合,如果是他,銀子上面應該糊有血跡。是周大爺?雖說周大爺年齡較大,但翻墻入室還是很有可能。不過他眼睛不好,晚上沒有燈光,肯定找不著銀子。是邱茶壺?邱茶壺身強力壯,且膽量過人。要行劫確實沒問題,但他為什么不把銀子放在別人身上,而偏偏要放在他老表行李中呢?他與郭大漢兒是親老表誰都知道,懷疑邱茶壺,肯定說不過去。除了這些人,還會有誰呢?
對了!會不會是趙員外他們呢?要說是趙員外他們吧,那就有兩個人最值得懷疑。一個是張三爺,一個是趙員外。
當然,如果是張三爺,他又何必要把大家帶到莊上去呢?直接攆走,不就完事了嗎。
看樣子,多半是趙員外了。你看他笑起來的時候,確實有點尷尬?!耙蝗艘簧溩印?,可能說蝕口了,就耍個手法,不給了。不過,這也講不過去呀。因為一千來斤麥子,對他來說,只算一點小意思……
我可別把人家的好心,當成了牛肝肺。
是的,云三嫂猜錯了,趙員外根本不是那種人。他不僅為人正直,心地善良,而且性格,還非常豪爽。
設此計者,肚子不餓,飽漢不知餓漢饑嘛。所以,只要仔細分析,自然露出破綻來。當時,一百多人住進趙莊,確實有人,是有想法,也包括郭大漢兒在內。只不過他們想的都是糧食,而不是銀子罷了。那些有想法的人,畢竟只是想法而已。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趙莊的倉房,究竟在什么地方。
問題就出在管家陳叔身上。
其實管家陳叔,為人也很隨和,對主人那是忠心耿耿。只是一百多個比討口要飯的叫花子,都不如的鄉親,站起來也要排成一長串。萬一賴著不走,怎么辦?
依他所處的位置,他不得不考慮呀。壩子里面,就只有那么一點點資源,怎么容納得了那么多人嘛。
郭大漢兒不禮貌,睡在廚房門口,只圖自己舒服。管家陳叔,自然要在他的身上打主意。巧合的是,偏偏郭大漢兒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