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論魏晉時代佛學和玄學的異同(3)
- 中國佛教與傳統(tǒng)文化(方立天文集·第六卷)
- 方立天
- 4991字
- 2013-12-02 11:03:24
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般若學經過“格義”和“六家”的紛紜爭論,通過鳩摩羅什對《中論》等“三論”的傳授,和通過僧肇發(fā)表《不真空論》等文的總結,從而達到登峰造極之后,就轉而趨于沉寂,而為日益興盛的涅槃學所取代。涅槃學主要是杜撰和闡發(fā)佛性學說,“涅槃佛性”問題是東晉末年南朝佛教理論的中心問題。在這種佛教風氣轉變,佛學潮流變化,即由談“空”轉到講“有”的轉折時刻,竺道生早年精于般若,后來盛唱涅槃,“真空”...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