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刀在石頭上磨
- 舌尖上的巨匠
- 書靈奪體
- 3947字
- 2019-02-24 11:59:45
生活水鄉店,廚房。
蘇臨風撥著菜葉子,一絲目光停留正在炒菜的父親背影上,心頭……父親的后背又坨了許多。
撥完了菜葉,他起身開始一遍遍清洗著,葉子里微細的塵埃,沙石,在水龍頭下一點一點沖走。
瞧著它們被水沖開了去。
記得大學里,有一位教授說:一粒塵埃,在空氣中凝結,最后生成磅礴的風雨。
一粒沙石,在蚌體內打磨,最后結成昂貴的珍珠。
以往倒不覺得,這話有什么道理。
現在有了些許認識。
聞著鍋里飄來的余香,蘇臨風一絲目光落去。
原來父親在做西芹花生米。
這道菜用的食材就幾樣。
食材:西芹,熟花生米(鹽水煮熟)。
做法:第一步是將西芹放入,無需煮太久,三四分鐘即可。
隨之將西芹撈出,放入冷水中過冷河,再將西芹撈起,剝去老皮(煮過的西芹很好剝皮的)。
最后切段,裝盤撒上食鹽少許拌勻,最后放入花生米、香油,再拌勻即可。
這道菜簡易,工序很少。
但別小看它的知名度,這是京城本地人士開胃常選擇的下酒菜;屬于涼拌西芹花生米菜肴,給人嘴里的感受是青翠可人,又脆口爽人。
第二道菜做完……
下面是第三道菜,名為,腐乳蒸肉。
這一道菜是蘇臨風京菜中最為熟悉的,畢竟這道腐乳蒸肉,他還親自做過。
那年初春,他在大理認識了一個朋友,他英文名叫PARTY,這位朋友有個表妹,一口京腔京味十足,不僅能文,而且能武。
尤其是做得一手好腐乳蒸肉,真是美味極了。
那時,自己便有了學這道菜的心思,后來請教了一番,開始入手去做,幾次做下來,掌握了幾許其中的關竅,漸漸順手,做出來的味道還蠻不錯。
這一道腐乳蒸肉,符合清淡免炒的理念。
材料:五花腩,青豆,王致和豆腐乳3茶匙,鹽,姜片,糖,料酒。
做法第一步是將五花腩煮開出血水,清水姜片鹽等加入,再煮6分熟,撈出空水,冷卻后切成片。然后真空包青豆過水斷生,空水擺在空盤里。
再接著將王致和豆腐乳3茶匙放入另一碗里,稍加點糖、料酒,拌勻,把切好的肉一片片蘸上腐乳醬,鋪在盤子的青豆上。
最后便是蒸肉30-40分鐘,蒸熟為止。
這里有個小訣竅,盤底想鋪何食材,可以跟著自己感覺走。如果家里冰箱里有青豆,就上青豆。如果有番薯、土豆,用刀切成片,也可以鋪上去。
做完這一道菜品,蘇父嘿嘿笑了一聲:“這幾個客人里面有行家。”
蘇臨風不搭話,走出廚房;進來時,手里多了幾張紙巾,遞給父親,道:“您老,怎么判斷出里面有行家呢?”
蘇父接過紙巾,擦了擦臉龐上汗水,一絲回憶道:“以前提到行家,總能想起一個人的身影,那位老先生能根據香氣顏色說出這道菜出自何處何地何人之手,甚至可以毫不費力氣精準的說出配料的成分,簡直就像是在變戲法。
“這些精湛技藝看得人目瞪口呆。同時,又很苦惱,沒有資財支撐,如何能達到先生境地?!?
聽此,蘇臨風不免驚嘆一聲:“這位老先生,怕是吃遍東西南北家常了?!?
蘇父嘴角泛出一絲苦笑,道:“美食家是吃出來的不錯,但也需要生活中多多體悟?!闭f到此,他想起了另外一個美麗的身影,道:“前些年,父親在云浮一家酒樓上班,結識了一位芬蘭女人,身份……就是神經有點大條,口里總愛說她媽媽是位霉菌天使?!?
“經常端出一大盤腐爛程度有輕有重的食物,然后輕描淡寫的對她說:“噢,不過是幾樣剩菜,我想我們可以當早餐吃掉……”
“她不到十一二歲就自封為家中來賓的守護神,以防止媽媽害死赴宴的客人為己任?!?
“事實上,她的媽媽確實在為兒子舉辦的訂婚儀式上搞得一團糟,有36位客人吃過她準備的食物后住院洗胃,導致她在成年后,只要是媽媽大宴賓客她就趕回家去救場?!?
“但這也許正造就了她觀察食物、探索美食的初步之旅。她慢慢發現若仔細觀察人吃東西,就可發覺他們的身份;接著聽人討論食物,尋找他們的人格線索,明白食物……”
蘇臨風聽著有趣,這可能就是大師成名之路。
蘇父手里沒有閑著,切著肉,徐徐說道:“她是那種心里藏不住的事人,聊到了自己青春期,不斷愛上對她沒興趣的男孩子,隨后那些感情都無疾而終,她覺得可能是自己天生不漂亮、不風趣也不性感?!?
“但她渴望有浪漫情事,卻又幾分不敢直接邀請喜歡的男孩子共進燭光晚餐,于是對著他的那幫朋友說一句:“大家何不到我家來?我來做飯,可就容易得多了?!?
“然后她發現甜點是最招人喜愛的花招,尤其男孩子們特別喜歡,于是在烤巧克力蛋糕時她用力閉上眼睛祈禱:“讓他喜歡我吧!”這一招確實管用,但男孩子隨后入伍去當海軍,這段感情無疾而終?!?
蘇臨風暗道一聲可惜。
有緣無份。
蘇父切完肉,從柜子里取出豆腐,見兒子聽得津津有味,理了一下思緒,緩緩說道:“那時候芬蘭人,受到世界潮流的影響,忙著反省生活的意義,標準說法是:大家應該盡可能地環保和人道,人人都覺得吃食物鏈頂層的東西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腳的,所以肉幾乎從他們的餐桌上絕跡?!保ㄊ澄镦滍攲?,那些稀少的物種,不要傷害,應該保護)
“每個人都盡量不超額使用自己該得到的世界資源,大談在地球上該輕輕行走的論調?!?
“她呢,整日在家里做美食給朋友們吃,她的媽媽有一次絕望地說:“你整天做東西給不懂得欣賞的人吃,你很快樂,高興嗎?”
“她得意洋洋地說:“我快樂,我高興?!?
“現在想來,正是她媽媽對待食物的輕視,讓她有機會來到了中國。更讓她成了一位了不起美食家?!?
聽完父親說完,蘇臨風肯定的點頭。
平靜的湖面,煉不出精悍的水手。
流水在碰到抵觸的地方,才能把它的活力解放。
生活需要磨練。
……
這時,蘇父開始燒鍋了,這是做最后一道菜品。名為粵菜釀豆腐,又稱廣東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人的傳統菜式,屬于廣東菜、粵菜,客家菜系。
也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
這道菜品,結束時,撒上些胡椒面、蔥花,其味鮮美無比。
傳統菜,做法不細說。家里長輩應該都深諳此道。
這一道廣東客家傳統菜,客家釀豆腐,也有一個小故事。
據民間傳說,在古代有一個五華人和一個興寧人是結拜的好兄弟,在飯店點菜時,一個要吃豆腐一個要吃豬肉,鬧得有點不愉快。當時,聰明的飯店老板就想出了這樣一個兩全其美的菜釀豆腐……化解了矛盾,皆大歡喜。后面就成了客家人的招牌菜。
這道釀豆腐是有葷有素,包含了豆腐和豬肉的營養,而且色香味齊全,深受客家人喜愛。
蘇臨風對于某些美食,印象較為深刻。
只是廚藝操作上還是有很大欠缺,這個還需要親自動手學習一番。
廚藝之道,首先是深刻的認識這道菜,了解它的文化,然后就是下手功夫,選材上,搭配上,刀功上,火候上慢慢體悟其中的學問,最后做出一定的改進,形成自己的廚藝特色
蘇臨風現在是邊看邊學,自己父親做得每道菜,其中個別工序。他都得心里牢牢記下。
蘇啟做完后,找個板凳坐在外面,同時端了一杯自己泡得藥酒,這個冷天氣,喝一杯小酒暖暖身,還是非常安逸的。
蘇臨風也想喝點酒暖身,但這杯中酒不是尋常得酒,有些烈性。他受不了這酒的刺激,無法飲用。
他呆在廚房里洗菜,洗完后,就開始再次嘗試蘿卜煨肉,這一次他摸清了。
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務必要讓食材得到充分的吸收,菜品湯少,味濃香醇。
半個小時后,那三位吃客贊了一番菜品味道很有口感,師傅廚藝很好,非常好。
一臉高興結了賬,走出門時,幾人還笑著說,下次,你們誰請客就來這吃……
蘇父微笑迎送客人走后,走進廚房,聞得絲絲香氣飄入鼻間,便猜出自己兒子是在做什么菜品。
因為這道菜,他常做。
他上前講解道:“烹調可以使原料色澤更加美觀,葉菜類加熱后會變得更加碧綠;魚片會更加潔白;蝦更加鮮紅等?!?
“配上各種調、配料,色彩更艷。魷魚、腰子等經花刀后,通過烹制可成為各種美麗的形狀,會給人以美的享受?!?
“而這蘿卜煨肉,主要是火候上功夫,你可別煮糊了?!?
蘇臨風聽得父親提點,知道不能再等了,馬上揭開鍋,頓時一陣白氣撲鼻,讓人精神一震。
此刻,鍋里面是菜品湯少,食材充分得到了吸收,這個時間真是準時。若不是自己父親及時提醒,再等那么一會揭開鍋,說不定就干了,那樣就太過了,味道也大變樣了。
看看自己兒子對于廚藝興趣日日濃,蘇父心里甚喜歡,拿起一雙筷子,嘗了一塊蘿卜,笑道:“不錯,味道留住了?!?
蘇臨風明白這句話里的意思,父親是說食材本身的味道留住了。
得到父親的認可,他還是挺高興的,不過,自己仍然需要努力,火候上還是缺乏細致的掌握。
蘇父放下筷子,忽笑道:“早上,去了一趟老城街,新開了一家紅燒牛肉面館,吃了一頓,味道真不錯?!?
紅燒牛肉……?
頓時,引起蘇臨風一絲絲回憶。
到GZ旅行,街頭巷尾,最不會缺的是“川味”紅燒牛肉面的招牌,小小一條街道,居然能有三四家。
奇怪的是,到了四川去問,當地人會告訴你,并無此味。而更為熟悉的自然是蘭州的牛肉拉面。
拉面名氣頗大,很多大小城市……
但論其味道,有很多地方上的面,這么多年過去,滋味還是讓人留戀不已。
比如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華縣洋芋面、關中涼面、延吉冷面、藍田饹面、大同刀削面、鎮江鍋蓋面、乾縣澆湯面,耀州疙瘩面、合陽頁面、定邊蕎剁面,彬州御面、澄城手撕面、安康雜糧漿水面、扶風涎水面……
話說回來,這紅燒牛……在臺北的“川味”牛肉面,源頭當然出自娟村,當時,那里有很多四川人,因為那里有一座空軍官校,自成都遷來。
飛行員每天駕駛飛機飛翔藍天,日日面對高難度課程,也許出現失控,便回不來了。
在家等候的眷屬們一邊提心吊膽地仰望天空點點滴滴,一邊做著最熟悉的家鄉味道。
娟村辣豆瓣醬,味道不壞,有非常濃郁的郫縣豆瓣醬的味道,當然多了一點甜味,那是眷屬們用自己的方式思念著故土。
大家的日子幸福而又害怕,他們一邊想著“什么時候能夠回去”,一邊努力維持著家務,讓家人孩子們盡可能地補充營養。牛肉面的牛肉,也有成都小吃“紅湯牛肉”的風格,這樣的一碗面,濃郁而能飽腹,是絕對的娟村菜。
這樣的心情吃那碗紅燒牛肉面,會突然地感受到一種異鄉的滋味,身體中有某種情緒被喚醒。
然后轉換著,突然便有一種酸楚的感情。也許因為這種來自家鄉的特殊情緒。
這時,外面傳來妹妹蘇小小嚷嚷大叫聲:“爸,給我來一碗大份蘿卜煨肉?!?
“大份?”
“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