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斯菲爾德莊園(奧斯丁文集經典插圖本系列)
- (英)簡·奧斯丁
- 6444字
- 2019-02-26 18:42:15
——第二章——
那個小女孩順利地完成了長途旅行,在北安普敦見到了諾里斯太太;后者對這次任務十分得意,覺得要她第一個來迎接她,然后帶她去叩見別人,把她介紹給仁慈的親戚們,這是對她的信任和器重。
芬妮·普萊斯這時剛好十歲,初次跟大家見面,雖然她沒有什么令人矚目的地方,但至少也沒有引起親戚們的厭惡。從年齡來說,她顯得瘦小了些,臉色既不紅潤豐腴,也沒有什么驚人的姿色。她非常膽怯和羞澀,總是躲避別人的目光;她的神色固然拘謹,但并不庸俗,她的嗓音是甜蜜的,每逢講話,臉上的表情也很動人。托馬斯爵士和伯特倫夫人對她非常親切,前者看到她需要鼓勵,因此盡量對她和顏悅色,這使他不得不克制那種完全不合時宜的嚴肅態度;伯特倫夫人卻沒有這種麻煩,在他講十句話的時候,她依靠和藹的微笑,只要講一句話,立刻便成了兩人中較不可怕的一個。
年輕人全在家中,在會見中表現得很好,他們的舉止平易近人,落落大方,至少那兩個兒子是這樣,他們一個十七歲,一個十六歲,從年齡看生得比較高大,在這個小表妹眼中顯得儀表堂堂。兩個女兒不太自在,因為她們年紀較小,又非常怕她們的父親,他對她們講話時,口氣總那么毫無必要的嚴厲頂真。但她們早已習慣于交際和贊揚,沒有任何天生的靦腆表現;她們的信心隨著表妹的完全缺乏自信而逐漸增強了,這樣,她們馬上變得滿不在乎,安心觀察起她的容貌和衣著了。
這是一個十分美滿的家庭,兩個兒子英俊瀟灑,兩個女兒秀麗動人,他們全都身材修長,超過了他們的年齡,這與那位瘦小的表妹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正如教育賦予他們不同的談吐一樣。因此在別人的想象中,兩個女孩子往往與她們的真實年齡相差甚大,其實最小的女兒不過比芬妮大兩歲。朱利婭·伯特倫才十二歲,瑪利亞也只比她大一歲。然而這時那位小客人心亂如麻,她怕每一個人,又為自己害羞,還一心惦記著剛離開的家庭;她不敢抬頭看別人一眼,講的話別人幾乎聽不見,還差點哭出聲來。從北安普敦動身后,諾里斯太太一路上喋喋不休,說她的運氣怎么好,她應該怎么感恩戴德,今后她必須聽大人的話,好好做人;現在她意識到自己這么不愉快,實在是不知好歹,于是她覺得更傷心了。何況長途旅行的疲勞,沒過多久就成了沉重的負擔。托馬斯爵士的和顏悅色,諾里斯太太要她做一個好孩子的不厭其煩的說教,伯特倫夫人面帶微笑要她與她和她的哈巴狗一起坐在沙發上的殷勤態度,對她都不起作用;甚至放在她面前讓她享用的醋栗餡餅,也失去了吸引力,她只吃了兩口,眼淚便潸潸而下,似乎睡眠才是她最向往的朋友,于是她被送上了床,這才與憂傷告別。
芬妮走后,諾里斯太太說道:“這不是一個十分可喜的開端。我們來的時候,一路上我對她說了那么多話,我以為她的行為會好一些;我告訴她,她最初的表現如何對她關系重大。我想她不可能沒有一點陰郁情緒——她可憐的母親便總是怨天尤人;但是對于這樣一個孩子,我們不能計較什么,而且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舍不得離開她的家,因為盡管它有不少缺點,它仍是她的家,她至今還不能明白,她的變化會給她帶來多少好處;不過一切都會逐漸好轉的。”
但是要使芬妮與相處慣的人分開,繼而適應曼斯菲爾德莊園的新生活,這期間需要的時間可比諾里斯太太預計的要長。她感覺敏銳,又不太懂事,不知道應該怎么適應。沒有人想對她不好,但是也沒有人肯為了她的幸福給自己增添麻煩。
第二天,兩位伯特倫小姐可以休假一天,以便熟悉年幼的表妹,與她在一起做伴,但這并不能使她們打成一片。她們發現她只有兩根腰帶,又從沒學過法文,便不能不對她有些輕視;她們看到,在她們十分熟練的二重唱中,她無法與她們配合;于是,除了把一些最不值錢的玩具當作慷慨的禮物送給她以外,立刻便不再理睬她,自顧自地玩當時風行的假日游戲,做紙花或者糟蹋金紙玩。

伯特倫夫人面帶微笑要她與她和她的哈巴狗一起坐在沙發上的殷勤態度,對她都不起作用。
芬妮不論在表姐們身邊還是與她們分開,不論在教室、客廳或灌木林中,都一樣郁郁不樂,覺得每個人每個地方都顯得可怕。她怕伯特倫夫人的沉默,怕托馬斯爵士的嚴肅表情,聽到諾里斯太太的訓誡更是惶惶不安。表姐們議論她的身材使她無地自容,提到她的羞澀使她感到屈辱;李小姐對她的無知表示驚訝,使女們嘲笑她的衣衫;在這些不幸中,她想起她的兄弟姊妹,他們總是把她看作重要的玩伴、女教師和保護人;她那顆小小的心感到的悲痛有多么深沉,是可想而知的。
公館的富麗堂皇令她吃驚,但是并不能安慰她。那些房間太大了,她在屋里覺得不自在;任何東西她都不敢碰,怕弄壞它們;不論走到哪里她都提心吊膽,怕遇到什么意外,最后只得退回到自己屋里啼哭。人們在她晚上離開起居室以后,談起她的時候,總認為這個小姑娘對她不同尋常的幸運應該感到欣慰,可是她卻每天在哭泣中進入睡鄉。這樣過了一個星期,她默默順從著一切,她的傷心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直到有一天早上,她的表兄埃德蒙,兒子中較小的一個,才發現她獨自坐在頂樓的樓梯上嚶嚶啜泣。
“親愛的小表妹,你這是怎么啦?”天性溫和善良的他說道,一邊坐在她旁邊,盡量撫慰她由于被人發現而感到的驚慌和羞愧,勸她把一切告訴他。她是病了嗎?或者有人欺侮了她?或者她與瑪利亞和朱利婭吵架了?或者她在功課上遇到了他可以指點她的困難?總之,她是不是有什么需要他幫助或者替她做的事?但是過了好一會,他得到的回答始終只是:“不,不……完全不是……不,謝謝你。”然而他堅持要她講,在他提到她自己的家時,她哭得更傷心了,這使他明白了她傷心的根源。他試圖安慰她。
“你是舍不得離開媽媽,親愛的小芬妮,”他說,“這說明你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子,但是你必須記住,你是與親友們在一起,他們全都愛你,希望你得到幸福。讓我們到園子里去走走,你可以跟我談談你的兄弟姐妹。”
在轉入這個話題時,他發現盡管她與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很親切,但其中有一個是她特別不能忘記的。那就是威廉,他是她講得最多,也最希望見到的。威廉是全家的長子,比她還大一歲,她形影不離的同伴和朋友;她惹了麻煩,他便會在母親(他是她的寶貝)面前替她辯解。威廉并不愿意她離開,他說他一定會非常想念她。“但是我相信,威廉會給你寫信的。”“是的,他答應他會寫信,但是要我先寫。”“那么你預備什么時候寫呢?”她垂下了頭,遲疑地答道,她不知道,她連一張紙也沒有。
“如果你的困難只是這個,我可以給你紙和其他用品,你愛什么時候寫就可以寫。你能給威廉寫信就覺得快活了嗎?”
“是的,非常快活。”
“那么現在就做。你跟我到早餐室去,在那里可以找到你需要的一切,這時候那間屋子肯定沒有人。”
“但是表哥……它能送往郵局嗎?”
“能,這事我會辦,它會與其他信件一起送往郵局;你的姨父可以免費寄信[1],不需要威廉付一個錢。”
“我的姨父!”芬妮重復道,露出了吃驚的目光。
“是的,你只要把信寫好,我把它拿給父親簽個字就成了。”
芬妮覺得這么做有些放肆,但沒有繼續反對;于是他們一起走進早餐室,埃德蒙給了她紙,還替她在紙上劃了線,態度那么認真,就像她的哥哥可能做的一樣,而且也許劃得更準確。她寫信時,他一直陪著她,用小刀給她削鵝毛筆,或者教她怎么拼寫。他的關心使她非常感激,他對她哥哥的友好態度,更給了她超過一切的愉快。他還親自加了一句,向他的表弟表示問候,最后又把一枚半畿尼的金幣放在封蠟下面送給他。芬妮覺得這時她的心情已無法用言語表達,但是她的臉色和幾句樸實的話,充分表現了她的感激和高興;她的表兄開始發現,她是一個很有趣的孩子。他又與她談了一會,根據她所講的一切,他相信她有一顆感情深厚的心,一種要求自己行為正直的強烈愿望;她對自己的地位十分敏感,又十分膽怯,這使他看到,她應該得到更多的關心。他從沒故意欺侮過她,但是現在他意識到,她需要更多正面的愛護;按照這個觀點,他覺得首先得讓她減少對他們每個人的畏懼心理;他還向她提了不少有益的勸告,如怎么與瑪利亞和朱利婭玩,怎么盡可能快活等等。
從這一天起,芬妮逐漸變得安心了。她感到她有了一個朋友。表兄埃德蒙的親切態度,也提高了她在別人面前的勇氣。這個地方不再那么陌生,這里的人也不再那么可怕;如果說其中有些人,她還不能不有所顧慮,那么至少她已懂得他們的脾氣,知道怎樣以最好的態度去適應。小小的拘束和呆板,起先會給平靜的生活增添一些煩惱,也給她自身造成不小的心理障礙,但是它們必然會逐漸消失,現在她不再在姨父面前顯得那么局促不安,諾里斯姨媽的聲音也不再叫她嚇得發抖了。對兩位表姐,她有時成了可以接納的同伴。雖然由于年紀和力氣較小,她還不配作她們經常的伙伴,但是她們的游戲和計劃難免需要一個第三者,尤其是一個性情隨和、肯聽從擺布的第三者。當她們的姨媽查問她的缺點時,或者她們的哥哥埃德蒙指出她有權得到她們的親切對待時,她們都不得不承認:“芬妮是一個脾氣相當好的姑娘。”
埃德蒙一貫很和氣,湯姆有時會作弄她,但那也不過是一個十七歲的年輕人覺得有趣,不時要跟一個十歲的孩子開的玩笑。他這時還剛像個大人,朝氣蓬勃,懷有長子那種無所顧忌的優越感,似乎他生來就是為了花錢和享樂的。他對小表妹的友愛態度,也與他的地位和特權相一致: 送給她一些有趣的禮物,同時又嘲笑她。
隨著她的外表和精神的發展,托馬斯爵士和諾里斯太太對他們的仁慈計劃,越來越覺得滿意了;過不多久,他們便彼此默認,她雖然根本算不得聰明,卻具有一種溫順聽話的氣質,看來不會給他們帶來多少麻煩。認為她才能平庸的觀點,也不限于他們兩人。芬妮能讀書、寫字、做針線,但她沒有受過別的教育。她的表姐們發現,她們早已熟悉的許多事情,她卻一無所知,因此認為她十分愚蠢,在開頭的兩三個星期中,不斷把這方面的一些新發現帶進客廳。“親愛的媽媽,你想想,我的表妹不會拼歐洲的地圖”,或者“我的表妹講不出俄國的主要河流”,或者“她從沒聽說過小亞細亞”,或者“她甚至不知道水彩畫和蠟筆畫的區別!多么奇怪!你聽到過這么笨的人嗎?”
“親愛的,”她們那位考慮周到的姨媽答道,“這確實很糟,但你們不能指望每個人都像你們這么有知識,這么聰明。”
“但是姨媽,她確實什么也不懂!告訴你,昨天晚上我們問她,到愛爾蘭該怎么走?她說,得渡海前往懷特島。她只知道懷特島,并且直接稱它為‘海島’,好像全世界只有這個島,沒有別的島了。我沒她這么大的時候,早已比她知道得多得多了,否則我一定會羞死的。我記得,她現在還一點不懂的東西,我那時都知道了。姨媽,很久以前,我們已能按順序背誦英國的歷代國王,他們的登基日期和每個朝代的大事記了!”
“是的,”另一個補充道,“還知道塞維魯以前的羅馬歷代皇帝,還有大量的異教神話,各種金屬、半金屬和行星的名稱,還有許多著名哲學家的名字。”
“真的,你們講得很對,親愛的,但你們天生聰明,記性好,你們可憐的表妹也許根本沒有這種能耐。要知道,記憶力也像其他一切一樣,是大有好壞的,因此你們只能原諒你們的表妹,可憐她的無知。但是記住,如果你們懂得多,聰明,你們還是永遠應該謙虛謹慎,因為盡管你們懂得很多,你們需要學習的東西仍然不少。”
“是的,我知道,在十七歲以前我們還得學習。但我得說,芬妮還有一件事也那么奇怪,那么蠢。真的,她說她不要學音樂和圖畫。”
“當然,親愛的,這確實非常愚蠢,說明她缺乏天賦和上進心。不過,如果全面地考慮問題,我覺得這樣也未嘗不好,因為你們知道,盡管多虧了我,你們的爸爸媽媽愿意收養她,讓她與你們一起學習,但這根本不是要她像你們一樣多才多藝;相反,保持必要的區別還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就是諾里斯太太要兩位外甥女記住的教導。這樣,盡管她們資質聰穎,啟蒙得早,她們卻完全缺乏自知之明,缺乏難能可貴的寬容和謙遜精神。除了性情,她們在各方面都受過良好教育。托馬斯爵士已不知道她們還缺少什么,因為他雖然真正關心她們,在外表上卻不是一個慈愛的父親,這種不茍言笑的態度,使她們不敢在他面前流露自己的內心活動。
對兩個女兒的教育,伯特倫夫人一向漠不關心。她沒有時間管這些事。她是一個女人,她的生活便是穿得漂漂亮亮,整天坐在沙發上,做些沒完沒了的針線活兒,它們既少實用價值,也談不上美麗;她想的主要是她的哈巴狗,不是子女,對后者她完全聽其自然,只要不給她惹麻煩就成了;家中一切大事都有托馬斯爵士做主,一切小事都有她的姐姐關心。哪怕她有較多的空閑工夫可以用在子女身上,或許她也認為沒有必要,因為這是家庭女教師和專職男教師的責任,完全不必她費心。至于芬妮讀書太笨,她只能說這很不幸,但有些人天生愚笨,芬妮得加倍努力才好,除此以外,她不知道還能做什么。但是芬妮除了有些遲鈍外,她必須說,她看不出可憐的小東西有什么不好;這孩子總是在她身邊,要她做什么便做什么,要她拿什么,她也馬上照辦。
芬妮雖然無知和膽怯,有不少缺點,但還是在曼斯菲爾德莊園住了下來,把她從前對家的懷戀情緒大多轉移到了這里,與表姐們一起愉快地成長起來。她覺得,瑪利亞或朱利婭其實心地并不壞;確實,她們對她的態度常常使她痛苦,但是她把自己看得太低了,覺得不應該抱怨什么。
大約就在她進入這個家庭后不久,伯特倫夫人由于生了一場小病,但主要還是由于懶散慣了,不想多動,賣掉了倫敦的房子——那是她每年春天都要去居住的——完全住在鄉下;盡管她的不在,會給托馬斯爵士在議會開會期間的生活,多少帶來一些不便,她也顧不得了。在鄉下,兩位伯特倫小姐繼續背她們的功課,練習她們的二重唱,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父親看到,她們在外表、風度和才能方面都已滿足了他的要求。他的長子無憂無慮,揮霍成性,已給了他不少麻煩;但其他孩子看來還是頗有希望的。他覺得,兩個女兒在待字閨中時,必然會給家庭增添新的光彩,出嫁后也會給它帶來高貴的姻親。至于埃德蒙的為人,他頭腦清醒,心地正直,必然前程遠大,會給他本人和他的親屬帶來利益、榮譽和幸福。他打算當一名教士。
在關心自己的子女,為他們感到沾沾自喜之余,托馬斯爵士沒有忘記為普萊斯太太的孩子盡力所能及的責任;他慷慨解囊,資助她的兒子們讀書,在他們長大以后,又幫助他們確定生活道路。芬妮雖然完全離開了自己的家,但每當聽到他們獲得的任何照顧,他們的境況或品德出現的任何希望,都會感到由衷的高興。在這許多年中,她與威廉見過一次面,但也僅僅一次。其他人她從未碰過頭;似乎沒有人認為她還會回到他們中間去,哪怕對她的一次訪問,他們也不敢存有奢望。威廉在她離家后不久,便決定去當水兵,因此在出海前曾被邀請到北安普敦郡,與他的妹妹生活了一個星期。他們見面時是如何興奮熱烈,在一起時又是如何感情融洽,談笑風生,并且認真地商量一切,這都是可以想象的。男孩子始終意氣風發,抱負遠大,但他的離開卻使女孩子傷心啜泣。幸好訪問是在圣誕節假期中,她可以從表兄埃德蒙那里得到安慰;他告訴她,威廉的職業會使他的工作和今后的生活變得多么豐富多彩,于是她逐漸承認,分離也許是必要的。埃德蒙的友情從未背離過她,他從伊頓進入牛津后[2],依然對她關懷備至,沒有改變,而且證明這種友誼的機會更多了。他既不想表現自己,似乎他比別人更關心她,也不怕顯得過于殷勤,他始終維護她的利益,體諒她的情緒,盡量讓她的優良品質為人們所理解,盡量幫助她克服羞澀心理,免得妨礙這些品質的表現,同時不斷給她勸告、安慰和鼓勵。
由于其他所有的人都不把她當一回事,他一個人的支持不能消除她的顧慮,然而在其他方面,他的關懷對促進她的思想,提高她的樂趣,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他知道她很聰明,既有健全的頭腦,又有敏銳的理解力,又喜愛讀書,只要引導得當,這本身便會成為一種教育。李小姐教她法語,每天聽她閱讀一段歷史;但是他所推薦的書吸引了她的閑暇時間,他鼓勵她的趣味,糾正她的判斷,與她切磋她讀到的內容,加深對它的理解,又用恰當的贊美增加她的興趣。這些幫助的報答,便是她愛他超過了世上除威廉以外的任何人;她的心平分給了這兩人。
[1] 當時英國還沒有郵票,信件由驛站傳遞,費用較貴,但一些要人,如議員等可以免付郵資,只要簽字即可。
[2] 指從伊頓公學進入牛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