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問題【6】(4)

這種看似有效的手段,實際效用有限【43】。當然,資本主義為求發展需要人口過剩,以便能在勞動力市場用低價雇到人工。這樣龐大的“勞動后備軍”有時確實有利于量的擴大,然而卻有礙于其質的發展,特別是會對轉型為勞動密集型經營形態有所妨害。低工資和廉價勞動并不是一回事。單從量的角度來看,勞動生產率會隨著薪酬無法滿足生理需求而下降,長此以往將導致最有違“適者生存”的后果。如今,在同一時間內,一個普普通通的西里西亞人即便竭盡全力也只能收割一個波美拉尼亞人或梅克倫堡人所收割土地的三分之二多一點兒,后兩者不僅報酬高,營養也好。而越是靠近東邊的波蘭人,其體力活的成果就越趕不上德國人。單就生意而言,舉凡產品制造都需要某種熟練的勞動,或是要使用價高且易損的機器,或是一般而言需要某種程度的敏銳專注力與創新精神,而在此時,低薪制根本無法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支柱。低薪不僅不劃算,而且會事與愿違。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有高度責任心,而且工作時不能分心去計較怎樣才能最悠閑最省力地賺到同樣的薪水,還得把工作當作絕對目的本身,即“天職”來做。然而,這樣一種心態并非自然形成的,也不是通過高薪或低薪刺激出來的,而是長期不斷的教育的結果。如今,資本主義已經占據支配地位,在所有的工業國家以及各工業國的所有產業領域,都能較為容易地招募到所需勞動力。而在過去,無論何種情況下都是個大難題【44】。即使在今天,要是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幫手的支持,資本主義也難以所向披靡。下面我們將會看到,在資本主義發展期間,這個幫手一直伴隨左右。對此,我們可以再舉一例加以說明。今天人們常常以女工,尤其是未婚女工,來呈現落后的傳統主義的勞動樣式。雇用少女,特別是德國少女的雇主,常常抱怨她們不僅毫無能力和意愿放棄傳統的、業已學會的勞動方式來使另一種更為實用的方法得以采用;而且也缺乏能力和意愿去學習和適應新的勞動方式,去集中或只是運用她們的才智。再怎么分析和說明如何能使其工作更加簡單易做一些,更容易忍受一些,她們通常還是完全無法理解;提高論件計酬的標準碰到她們的習慣之墻也只能是徒然。只有那些有著特殊宗教教育背景,尤其是從虔敬派信仰流傳的地區來的女孩子,會有所不同,這一點對我們的觀察來說頗為重要。我們時常聽說并且統計調查也證實【45】,這個群體最有可能接受經濟教育。集中思考的能力,對工作的絕對專注的責任感,在她們身上往往與苛刻的節儉、自制結合在一起。節儉的品德會使人考慮到獲利的多寡,自制會大大提高生產能力。所有這一切正是資本主義所要求的,以勞動作為目的本身,以工作為天職的觀念,在她們身上找到了最有利的土壤,加之宗教教育的背景,這些都為戰勝傳統主義的慵懶散漫創造了最大的可能。對于現代資本主義的這層觀察【46】再次表明,有必要問一問:適應資本主義的能力與宗教之間的關聯在資本主義的成長期是如何形成的?從許多個別現象中可以推斷出,兩者之間的關系在當時就已與現在大致相似的形式存在了。例如18世紀時,衛理公會的工人遭到工友的厭惡與迫害,絕不只是或主要是因為其宗教的異端觀點——英國曾有過更多更偏激的教派——而是由于他們有著今天所說的特殊的“勞動意愿”,當時許多關于勞動工具一再遭到破壞的記錄也表明了這一點。

還是讓我們回到當代,回到企業家身上,以便弄清“傳統主義”在企業家身上到底意味著什么。

桑巴特[16]在討論現代資本主義起源時【47】,把左右經濟史走向的兩大動因區分為“滿足需求”和“營利”。前者致力于滿足個人需求,后者則超越了個人需求的限制,致力于獲取追求利得與獲利的可能性;這兩者決定了經濟活動的形態與方向。乍一看,他所謂的“滿足需求型經濟體制”似乎與我們此處所表述的“經濟傳統主義”并無二致,要是把“需求”的概念等同于“傳統的需求”,也確是如此。然而,如果需求的概念并不限于傳統需求,那么按照桑巴特在其著作的另一處【48】對“資本”所下的定義,依其組織形式應被視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眾多經濟類型就會被劃出“營利”經濟的范疇,歸諸滿足需求型經濟的范圍。換句話說,那些由私人企業家經營的,利用資本(包括貨幣及具有貨幣價值的物品)周轉、購買生產資料并出售產品達到營利目的的經濟類型,亦即確定無疑的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類型,其自身可能同時具有傳統主義的特性。這在近代經濟史上非但不是個別現象,而且經常發生,盡管由于資本主義精神愈益強烈的侵擾,這種狀況一再中斷。一個經濟的“資本主義”形式與引領此經濟的精神之間,總的來說確有相互適應的關系,不過并非“法則上的”相互依存關系。盡管如此,我們在此還是暫且使用“(近代)資本主義精神”【49】一詞來描述這種我們在富蘭克林的例子中看到的把工作奉為天職,系統性并理性地追求合法利得的心態。一方面,這種心態在近代資本主義企業中找到了與其相適應的形式;另一方面,資本主義企業也在此心態上汲取了相應的精神動力,這已成歷史事實。

然而,這兩者也很可能分別存在,互不相干。富蘭克林渾身充滿了“資本主義精神”,當時他的印刷工場在形式上與任何手工業企業毫無區別。下面我們還將看到,那些身為商業貴族的資本主義企業家既不是我們所謂的“資本主義精神”的那種心態的獨一無二的載體,也不是主要承擔者;承載那種心態的乃是那些正在崛起的產業界中產階層。【50】即使到了19世紀,資本主義精神的經典代表也非利物浦或漢堡等地的那些繼承了祖上商業資產的舉止高雅的紳士,而是來自曼徹斯特或萊茵蘭—威斯特法倫,出身寒微,靠個人奮斗白手起家的新貴。其實,早在16世紀就出現了類似情形,當時新興的工業企業大多是由這樣的新貴創辦的【51】。

像銀行或大出口商、大型零售業,或者以出售家庭手工制品為業的大型商行,確實只有采取資本主義企業的形式才可能經營下去。然而,他們也完全可能是在非常傳統主義的精神下運營管理:發行貨幣的大銀行根本無法以其他方式來經營,各個時期的對外貿易全都建立在具有強烈傳統性質的專賣權和法定特權的基礎之上,至于零售業(這里所說的可不是那些規模小、資本少,整天喊著要政府救濟的小商販),一場旨在終結古老傳統主義的革命正在全速進行。正是這樣一場變革,導致舊日的批發體系分崩離析,而近代的家庭勞動和這種包工體制不過是在形式上與舊體系有類似之處罷了。這些情況早已司空見慣,但這場革命的經過及意義究竟如何,還是要舉個實例來說明。

直至上個世紀[17]中葉,批發商的生活,至少在歐洲大陸紡織工業的某些部門里【52】,在今天看來還是相當悠閑的。其生活情形我們大致可以做如下想象:農民帶著他們的紡織品(比如麻布,常常大多或主要是由農民自產的原料制成)來到批發商所居住的城鎮,經過仔細的、多半是官方的品質鑒定之后,按常規價格領取貨款。批發商的主顧是外地來的中間商,會將紡織品販運到遠方銷售。中間商多半并不根據樣品選貨,而是按照習以為常的品質要求直接從批發商的貨棧中購貨,抑或在交貨日期之前早已向批發商下了訂單,然后再由批發商向農民下訂。主顧親自前來的情況很少,即使來也是隔很久才來一次,書信往來足以解決問題。后來,寄送貨樣的做法也漸漸時興起來。批發商工作時間不長,一天也就五六小時,有時還會更少,有市集的時候營業時間則會長些。他們收入不多,但足以維持體面的生活;年景好的時候還可以存點錢。競爭者之間對買賣規則一致認同,因而關系相對融洽;每天都到小酒館開懷暢飲,消磨時光,志趣相投者還會相伴燕游,這真是舒適悠閑的生活。

上述情形無論從哪一點看,都是資本主義的組織形式——無論是說企業家的純屬商業性質的活動,還是說資本在商業活動中反復周轉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抑或經濟過程的客觀面向和簿記方式,皆是如此。然而,從激勵企業家奮發的精神即可看出,他們所從事的仍是傳統主義的經濟: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利潤率,傳統的工作量,傳統的經營方法,傳統的勞資關系,還有基本上傳統的顧客圈子,招攬顧客和銷售產品的辦法也是傳統的。這些支配著企業家的經營,也可以說是這群企業家的精神氣質的基礎。

有一天,這種舒適愜意的生活忽然受到干擾,而且是在組織形式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比如從工場向封閉的工廠轉變、從手工向機織過渡等都還沒有發生。所發生的新情況常常不過是這樣的:某個出身批發商家庭的年輕人從城市來到鄉下,精心挑選符合其需要的織工,逐漸加強對他們的控制和監督并施以教育培訓,使他們從農民變成工人。此外,他也盡可能直接接觸終端客戶,將零售業務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還會親自招攬顧客,每年照例一一走訪;更重要的是,他會因應客戶的需求和愿望來調整產品的品質,以迎合客戶的“口味”,同時開始實行“薄利多銷”的原則。這樣一種“理性化”的過程無論何時何地都會一再產生這樣的結果:若不跟進,就會落后離場。在剛剛開啟的激烈競爭的壓力之下,田園牧歌的景象土崩瓦解,蕩然無存。財富大量聚集起來,卻并沒有用來放貸賺取利息,而是不斷用于商業再投資,昔日閑適安逸的生活態度為嚴苛的講求實際的態度所取代。迎頭跟進的人之所以發家致富,乃是因為他們克勤克儉,不愿消費,只想獲利;而仍然保持舊有生活方式的人則不得不節衣縮食【53】。在這些事例中,至關重要的是,這場變革的發生通常并不是由于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據我所知,從親友那里籌借幾千馬克就足以啟動整個變革過程——而是由于新的精神,亦即“現代資本主義精神”注入并發生了作用。至于近代資本主義擴張的動力來自何方這樣的問題,首先并不在于追究可供資本主義利用的資本量從何而來,而是在于資本主義精神的發展。凡是資本主義精神覺醒并能發揮作用之處,它便會籌措到所需資金作為其施展的手段,反之則不然【54】。盡管如此,資本主義精神的興起一般來說并不一帆風順,懷疑,憎惡,尤其是道德上的義憤,會如滔滔洪水般涌向最初的革新者,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捏造有關他們個人生活隱私的流言蜚語,我本人就聽到過這樣一些事例。很少有人能坦率地承認:正是異常堅毅的性格才使得一個“新式”企業家能夠始終保持清醒的自制,從而免遭道德上和經濟上的滅頂之災。新式企業家目光敏銳,行動力十足,尤其具有堅定和高度突出的“倫理”素質,所以才能在進行這些革新時贏得客戶和工人不可或缺的信任;正是這樣的倫理素質使他們保持著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的力量,尤其是肩負起當今時代對于企業家的要求,他們必須承擔起與日俱增的繁重工作,而這是與安逸的生活享受格格不入的。這樣一種倫理素質與適合于傳統主義的倫理素質是完全不同的。

這種倫理素質通常并不顯眼,但對于資本主義精神滲入經濟生活卻具有決定性作用。而推動這種倫理素質發展的并非經濟史上任何時代都常見的那些厚顏膽大的投機者和經濟冒險家,也不是那些唯有錢而已的大金主,而是在冷酷無情的生活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既精打細算又敢作敢當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們無不穩健節制、誠實可靠、敏銳精明,帶有嚴格的資產階級觀點和“原則”,全身心地投入到事業中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视频| 阜南县| 洱源县| 泽普县| 巍山| 新兴县| 密山市| 左云县| 英超| 青河县| 泸溪县| 汉中市| 岗巴县| 崇文区| 青河县| 平和县| 武邑县| 六枝特区| 泸水县| 龙山县| 滨州市| 富平县| 香港 | 巩义市| 轮台县| 苗栗市| 白山市| 九寨沟县| 上栗县| 友谊县| 永安市| 裕民县| 芷江| 察雅县| 榆社县| 平山县| 定结县| 互助| 凉城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