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未來已來,它就在你的成長之中:我的成長與創造

馮容士

沒有人生經歷,就沒有談成長的基礎。沒有退休之后的再創造,就沒有談成長的深度。

作為1960屆的大學生,我自進入上海師范學院(今上海師范大學)物理系,就認定了物理實驗教學。1964年大學畢業之后,即便是在松江搞“四清”、搞“社教”,我也時刻琢磨著農村的各種建筑、各種各樣的生活和生產工具與物理之間的關系。工作以后,先在塘沽中學任教,后調到風華中學任副校長、校長,直至2002年以特級教師、特級校長身份退休,其間大部分時間是在物理實驗室中度過的。

那時本來以為可以跟物理實驗說再見了,誰知時任市教委副主任的張民生老師的一紙聘書,又讓我作為上海市中小學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中心主任,圍繞著上海二期課改的重大課題——“DIS,信息技術與中學物理教學的整合”,在物理實驗領域多耕耘了16年。而正是這充實而豐滿的16年,讓我對一個教師的成長,有了更為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一、成長,為了創造

一個教師的成長,是有特定含義和指向的。教師的成長不可能是漫無邊際的野蠻生長,而是鎖定一個專業方向之后的深入挖掘和創造。

回首往事,我的第一個創造高峰期正是在“文革”的中后期。拜當時“復課鬧革命”的口號所賜,我帶著一幫懵懂少年從騎著黃魚車到工廠里面撿廢品開始,把學校的校辦工廠搞得紅紅火火。全國第一臺大屏幕教學示波器的創意和實踐,并撰寫《教學示波器》一書,也就始自那個時候。當時的一個目標就是:要搞點別人沒搞過的東西出來,用這些東西改善物理實驗教學。

指向明確了,整個人都聚焦在這個方向上,成長就開始了。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已在全國自制教具大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并得以“晉級”為大賽評委,參編的教材和專著也超過了十余種。也就在那時,我忽然萌生了一個超出具體的物理實驗的設想——能否針對物理實驗的設計和創新的思維規律進行總結,并且把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規律和方法與促進教師在物理實驗方面的創新結合起來?當時給我這個想法“點贊”的,有著名熱力學專家王竹溪、上海創造學會會長袁張度、教育專家張民生老師等人。受到上述幾位大家的鼓舞,我在工作之余,利用家里的衛生間做書房,在四五年間幾易其稿,終于出版了《制作·實驗·思考》《物理實驗創造技法》和《一物多用做物理實驗》等書。而我本人,也從單純的物理實驗教學的“形而下”,開始涉及實驗背后的創新思維、創新規律等“形而上”。

隨后的人生經歷證明,這一階段思想的提升為我的發展和創造提供了寶貴的財富。首先,我認識到當我們在贊美成果的時候,更應該贊美成果背后那些創造成果的方法。而方法,是每一位發明者的財富。其次,我更加深入地意識到,物理實驗教學的對象是學生,當我們研究實驗,研究設計實驗的思維方法的時候,就必須了解和研究作為教學活動主體的學生接受實驗時的思維過程。

正是因為有了上述對創造的目標和規律的認識,以及長期的創造實踐作為基礎,當我從校長崗位上退休并開始受命領導DIS研發中心之后,我才能更快地進入新的角色,并指導一些不太了解教學的工程師們開始新的創造旅程。

二、成長,永無止境

成長是時間的函數,也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既然選擇了成長,就不要給自己設限,而是要把隨著時間的推移改變自己、提高自己作為終生的目標。

作為聽著礦石機長大、靠設計模擬電路立身的一代人,我曾經認為計算機和數字電路是難以逾越的一道鴻溝,畢竟這些東西都超出了自己在學校所學、在工作中所用的范疇。但沒想到的是,擔綱研發中心主任、開發DIS的這段經歷不僅讓我突破了這道鴻溝,而且還能走得更遠。

說實話,醞釀成立研發中心的時候,我對DIS還不那么看好。畢竟用了幾十年傳統儀器,對這個與計算機綁在一起的東西缺乏認識。但隨著了解的逐步深入,我切實看到了DIS在實驗教學方面的巨大潛力——能夠變不可見為可見、變不可能為可能,能夠填補這么多傳統實驗的空白,更有可能實現我這個老教師多年來孜孜以求的諸多創新夢想,于是我義無反顧地接受了張民生主任、徐淀芳主任的安排。

DIS研發之初,我沒有介入底層技術,而是側重于人機接口——DIS軟件的優化。憑借我對當時教師計算機水平的準確定位,我力主研發團隊暫時擱置了難學難用、有華而不實之嫌的通用軟件,在最短時間內開發出了一鍵OK、簡單易用的“傻瓜軟件”,并且在2002年8月23日的上海首次DIS推介會上一舉成功。有了這個良好的開端,我隨后又引導著研發團隊開始將他們掌握的傳感器技術與我本人最擅長的實驗裝置制作結合起來,開始研發DIS的配套實驗器材。這項工作啟動之后,便一發不可收拾,而且至今仍在延續和深化。一件件創新實驗儀器不僅充實和填補了二期課改中學物理教材,還贏取了世界教具聯合會歷史上的第一個屬于中國的創新大獎。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深入而具體的工作,我本人很快地建立起了信心,掌握了DIS的基本構造規律,得以逐步涉入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技術本身。DIS從4.0版本到8.0版本的升級換代,也都充分地體現了我對教學的理解和認識。

2017年,我就主導了DIS“超級模塊”和“百變電路”兩個新品的研發。所憑借的,不僅有近40年教齡積累下來的教學經驗,還有這十幾年來通過DIS研發工作新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因此,我的成長經歷告訴我:成長,可以延續終生。成長,絕不僅限于課堂上、學校里和接受培訓的時候。成長,更多地體現在你工作的時候。也可以說:你只要工作,你的成長就在繼續,前提是你一直要堅持工作中的創造。

三、成長,要靠大家

在我的成長歷程中,先后經歷了讀書、授課、管理、研發幾個階段。當然這些階段的標定也是相對的——授課的時候我也搞研發,當校長的時候我也任課,搞研發期間我也搞管理,等等。但不管是哪個階段、做哪項工作,我始終堅持依靠集體的力量,不僅絕不把事業的發展寄托在自己一個人身上,而且力爭實現成人達己的目標,在讓自己有所成就的同時,一定要讓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在工作中有同樣的收獲與提升。

回想讀書的時候,老師為我傳道授業,而同學是我身邊最好的依托。當年上師院的同學,陳燮榮、劉齊煌、瞿東等人,后來要么成了我的搭檔,要么成了我幾十年的同行、朋友。我們相互支持、相互幫扶,一起走過了大半生。在我負責DIS研發中心的這段時間里,我們作為教材組的成員,配合更加密切、互動更加頻繁,他們為DIS的研發貢獻了自己的思路,而我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取得了各自領域的進步。

工作以后,我不僅團結同事,還注意帶動有積極性、有上進心的學生。當時在塘沽中學,很多學生就是我的鄰居。我作為班主任,每天晚上帶他們去跑步,跑完步自費買餅干給他們加營養。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這項堅持多年的活動讓很多孩子避免了因為無所事事而惹是生非,同時更鍛煉了我自己。之后在研發大屏幕教學示波器的時候,總有幾個孩子跟著我,到處撿零件、做加工,盡管顯得很幼稚,但畢竟讓這些孩子都獲得了歷練。他們后來的成就,也多少與這段經歷有關。

當上校長后,我注意發揮校領導班子里每一個人的作用,放手讓他們去做事,出了問題由我來頂著。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大家都有成就感,都能夠得到鍛煉。十幾年間,先后從我這里走出去的班子成員后來大多做了校長,有的還在區級甚至市級的崗位上有了突出表現。別人夸我領導有方,其實我自己知道,我也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負責DIS研發中心之后,我更加注重與教研室、教材組和研發團隊幾方的溝通與配合。其中,教材主編張越老師堪稱我們的良師益友,他多次在關鍵的時刻、關鍵的地方給我們關鍵的指導,先后憑借其卓越的物理思維能力和數學功底為DIS“變力做功的動量定理”實驗的設計、二維運動實驗系統的定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實驗器的規劃設計等作出了重大貢獻,是DIS發展壯大的幕后功臣。而市教研室的徐淀芳、陸伯鴻和湯清修等領導則從課改的大局觀方面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進了DIS與教學的深度融合。李鼎領導下的遠大教科研發團隊給了我們穩定而有力的支持,而我也從與他們的長期、持久的合作中學到了很多信息技術知識,并且用來武裝我自己。在DIS 16年的研發過程中,很多當年參與研發的青年才俊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有的還獲得特級教師,甚至特級校長稱號。總之大家都有發展、有收獲,而我自己也在帶領這個團隊的同時切實獲得了成長——我對物理實驗教學、STEM教育和整個理科教育的理解和認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對DIS將要給中國和世界教育帶來的促進作用,滿懷信心。

成人達己——自己的成長要靠大家、靠團隊,自己的成長要建立在團隊集體成長、共同進步的基礎上,這并不是我個人的策略,而是發展的規律。我只不過是遵循這一規律罷了。

說得再多,也有收尾的時候。其實對于一個78歲的老人來說,我最想強調的是:期望我們所有的教師,都能夠牢記自己的使命,遵從自己的內心,在每一天的工作中踏實做好自己,去成長,去綻放。

未來,看似虛無縹緲,但未來就在你的手中,就在你的每一件有創造性的工作中。如果你堅持工作、堅持創造,套用一句比較時髦的話,你就可以說:未來已來。

莊起黎,上海市物理特級教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先后在浙江省湖州中學、上海市七寶中學、上海市格致中學做過物理教師、教導主任、教科研室主任、副校長等工作。兼任或曾兼任中國物理學會教學委員會中學分會副主任、上海市物理學會理事、上海市普教系統物理名師培養基地(前三期)主持人、上海市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科學》(上教版)主編、《物理教學》編委等。獲得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園丁獎、上海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等榮譽。專著、主編或參編教學用書32本,發表文章50多篇,共撰稿200多萬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牙克石市| 德江县| 肇源县| 昌江| 临猗县| 宿迁市| 桐庐县| 什邡市| 大理市| 锦屏县| 汕尾市| 通许县| 东阳市| 罗山县| 玉林市| 绵竹市| 武胜县| 茶陵县| 宜春市| 九江市| 班玛县| 通城县| 固原市| 阳春市| 廊坊市| 盐边县| 古田县| 陇西县| 宁海县| 辰溪县| 延吉市| 容城县| 婺源县| 怀来县| 南安市| 维西| 东方市| 吉首市| 堆龙德庆县| 离岛区|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