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了更好,不斷修煉

何亞男

修煉對于教師來說,是個一輩子的話題。要做好一名教師,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作為教師,各人的專業起點會有差異,但是能在專業發展的路上走多遠,關鍵就在于自身的學習和修煉。我從一名高中畢業生逐步成長為能被學生、家長及同行認可的英語教師,50年來走過的路是難以忘懷的。下面與大家分享我進行自身修煉的故事和體會。

一、從零開始,學做教師

1964年,我從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高中畢業,成為當年留校師資培訓生中的一員,目標是經過一年師徒結對式的學習成為正式教師。參加培訓沒有幾個月,有一位英語老師因患肺結核需長期病假,學校即決定讓我擔任代課教師。

第一次上講臺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我夾著備課本站在教室門口,看著全班的學生就是邁不開腳步。是師傅在我的背上輕輕地推了一下,把我推進了教室。我站在講臺前,努力克服內心的膽怯,45分鐘的課只花了一刻鐘就講完了。我想向師傅求救,但她只是坐在教室的后排,微笑地看著我,一言不發。我只得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讀課文,直至下課。

萬事開頭難,在第一節的嘗試之后,我開始跟著老教師聽一節課模仿著上一節課,“現炒現賣”,提前開始了教師生涯。一年后,我被正式分配回到市三女中成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僅有高中三年英語學習的學歷和幾個月的培訓經歷,一切得從頭學起。為了全身心地工作,報到的第一天,師傅就幫著我把行李搬到了學校教師宿舍。我學著備課,學著從教師的角度去審視教材,設計45分鐘的課堂教學活動,學著在黑板上寫大大的字體,學著在講臺上大聲地講課,學著批改作業;學著做班主任,學著家訪,學著組織班級活動,學著處理班級中的各種問題。

更重要的是,我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和教學能力。記得為了改進英語發音,我反復模仿“靈格風”;為了教學生書寫,我買了方頭筆摹臨字帖,研究英語斜體書寫的角度和字母的連寫;為了進行語音教學,我將教材課本中的詞匯歸納整理,研究讀音規則和字母組合;為了上課形象生動,我買了香蕉、蘋果等水果作為教具;為了提高教學水平,我觀摩學習師姐們的課堂;為了提高英語水平,我自學《許國璋〈英語〉》。

就這樣,我努力向老教師學習,在教學實踐中苦練基本功,學習做一名英語教師。但是,正當我逐步融入教師的角色,十年動亂開始了。我看不到希望,甚至動搖了做教師的信心和追求。但是,這短短一年的教學經歷,對于我做好教師,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在實踐中學習,做新時期的合格教師

十年浩劫結束,學校教育逐步走上正軌,學校讓我擔任了高中階段的兩個“快班”的英語教學。這時我突然發現,我浪費了人生最寶貴的黃金時段,與一名合格教師的標準相差那么遠,有那么多的東西需要學習。于是,我想辦法去買最新的英語詞典和英語書籍,如饑似渴地自學Essential English、《許國璋〈英語〉》等教材。更重要的是,在教學實踐中學習。每天晚上,我埋頭在一堆英語詞典中備課,為的就是第二天站在講臺上能泰然地面對學生,解答他們的問題,許多英語學科知識都是在備課和教學過程中學習的。

為了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從1979年開始,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我先后在上海教育學院半脫產完成專科學業,在上海師范大學“中師班”完成本科學習。半脫產的學習非常艱苦,在學校擔任班主任和三個班級的英語教學,每天晚上只能在批改作業、完成第二天的備課以后開始英語學習,完成進修的作業。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再也沒有時間顧及家務,熬夜成了習慣。

我幸運地趕上“末班車”,考入上海師范大學的全脫產“中師班”,可以心無雜念地學習進修。因為記憶力已遠不如班級中的年輕人,我每天聽課時努力地記筆記,課后整理筆記,做好預復習,認真地練習寫作文,反復跟讀模仿磁帶完成語音作業,睡到床上后還要讀幾遍法語。

學習的生活充實而繁忙,在唐振邦、喬宓、楊思清、方泉、何恩廣、黃次棟、陳觀桑等一批名師的教導下,經過兩年的努力,我系統扎實地學習完成了英語本科學業,為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增加了內涵和底氣。

1981年,學校恢復女中建制之后,提出了要恢復和發揚市三女中的英語教學傳統,并開始構建學校的英語課程。除了全國人教版的高中英語教材,還選擇了《新概念英語》和《聽力循序漸進》作為聽說教材,訂閱了《上海中學生英語報》作為補充閱讀教材,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以打造英語教學的特色。要完成這些教學任務,無疑對教師的英語學科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戰,激發了我對于進一步提高自身英語聽說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迫切要求。

這些挑戰,恰恰是給了我最好的專業提升機會。在用好《新概念英語》和《聽力循序漸進》等教材的教學實踐中,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我促進了自身語言表達能力和英語聽力的提高。我也從這些教材中領悟到編著者的先進的英語教學理念,不斷地改進自己的英語教學方法。

除了在英語聽說教學的實踐中提高之外,我還抓住了一切可能的機會進修提高口語能力。多次利用暑假的時間參加英語口語班,半脫產地參加上海教育學院舉辦的主要由外籍教師任教的“華夏班”——英籍教師教英語閱讀與寫作、美籍教師教英語口語。不管學校工作多忙,我都會按照老師的要求非常認真地寫好每周一篇的英語作文,認真構思、精心選詞、反復修改。一年后,當那位英籍教師告訴我,英語寫作我得了滿分,我別提有多高興了!更為高興的是,我驚訝地發現,通過寫作,不僅書面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英語口語能力也增強了。

在這段經歷里,有為了完成學業的發奮學習,也有為了自身能力提高的業余進修,更有為了教學發展需要在學校英語教學改革實踐中的探索。所有這些努力和拼搏,使我在學科素養、英語運用能力以及教學能力方面,都上了一個臺階,幫助我成為新時期的合格的英語教師。

三、跨文化學習,做具有國際視野的英語教師

20世紀90年代開始,學校開始了與美國華盛頓州Puyallup學區的教師交流合作項目,每年派一位英語教師在學區擔任中國文化語言教師。1993年,學校決定派我去Puyallup交流,這對于47歲的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機會。

在這一年中,我在Puyallup學區的兩所高中擔任中國文化語言教師,每天乘坐黃色校車往返于學校之間。除了完成兩個班級的上課任務,我還抓緊時間觀摩學習:幾乎每天都去聽美國同行ESL、Debate或Humanity的課;另外,還應學區的要求和安排,在各所初中和小學上中國文化課。這些文化交流活動幫助我具體了解了美國的基礎教育,開闊了視野,對我日后進行英語教學的探索和學校課程的建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與學區外語組老師的交流讓我思考語言學習和文化的關系;小學生學習“南美”后所做的學習冊讓我第一次對Project Making有了感性的認識;我的美國學生學了中國歷史后所寫的Paper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觀。特別要感謝的是我的接待家庭,除了生活上的關心,每天到家后他們必定要拖著我討論許多問題,從學校課堂、家庭生活到歷史政治,我們經常爭論,坦誠交流。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我不僅切實提高了英語交際能力,極大地拓寬了視野,還體會到要以開放的頭腦和積極的態度看待人生和世界,要學會溝通與交流。

回國后,我在英語課堂中進行了許多嘗試,例如,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加強與學生的語言交流和文化交融,加強引導閱讀和寫作的結合,組織學生在假期中閱讀英語小說,引導和鼓勵學生在國際交流的活動中提升語言能力等。

只有拓寬了視野,我才發現世界之大,對于英語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在擔任校長后,我鼓勵開展牛津英語教材的首輪試點,積極提倡在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采取項目研究的方法。

四、終身學習,做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者

從校長位置上退下來后,我主要承擔培養青年教師的工作。自2006年起,我開始擔任上海市普教系統雙名工程英語學科名師培養基地的主持人。

培養高端教師的工作,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挑戰。雖然自己的強項在課堂教學,但是我感到,培養高端教師的關鍵在于要把青年教師從經驗型、苦干型的教師培養為學習型、反思研究型的教師。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只憑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讀書學習,充實和提升自己。

當主持人的十年中,凡是要求學員精讀的英語理論原著,我都自己首先閱讀。圍繞所確定的研究課題,我閱讀了有關英語閱讀教學、語法教學、詞匯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理論原著,所讀的理論原著超過了過去幾十年的總和。

同時我深入課堂,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坐在教室。每年聽課幾百節,對于課堂的問題有了更深切的體會,也向一線的青年教師學習了許多好方法好經驗,分享他們的教學智慧。正是由于理論的學習和武裝,以及大量的課堂教學實例,使我在教學指導中能有理有據,不僅建議引導教師做什么,并且能分析問題和原因,說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這些學習,使我善于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抓住這些問題開展研究,幫助學員在教學改革中增強定力、不盲從,不隨意跟風,尊重教學規律,又不因循守舊。

此外,我在名師培養基地的實踐中學習如何根據學員的需求設計培訓課程,如何設計組織有挑戰性的培訓活動,如何通過課題研究提升學員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學習在課堂里如何從上課教師的角度去揣摩教學設計的目的和目標,如何從學生的表現來評價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如何收集實證通過案例來評課,如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教師進行課堂的改進,如何以任務驅動激發學員的內驅力……

這些學習幫助我提高了名師培養基地活動的實效,幫助我體驗到與學員共同學習、共同發展的愉悅。

回顧50年,修煉對于我來說,就是不斷地圍繞解決教學中的不同問題進行學習。修煉的動力來自做好教師工作的迫切愿望,來自不斷完善提高自身的內驅力。不同階段的不同修煉內容和目標,則源于對自己不足之處的清醒認識,對更高目標的追求。為了更好,修煉的道路就在腳下!

劉樹田,1981年參加工作。物理正高級教師,上海市物理特級教師。畢業于江蘇師范大學。現任上海市七寶中學副校長。兼任上海市物理學會理事、華東師范大學物理教育碩士教育實踐導師、上海師范大學數理學院“特級教師月月講”客座教授、上海市高級教師評審委員、上海市閔行區物理骨干教師培養基地主持人。榮獲全國模范教師、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稱號。發表教學研究文章百余篇,出版教學研究專著兩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上蔡县| 老河口市| 临颍县| 措美县| 拉萨市| 伊宁市| 宜川县| 阿坝县| 汨罗市| 岗巴县| 迭部县| 黄梅县| 淮阳县| 余江县| 青阳县| 喀喇沁旗| 道真| 汝城县| 兴安盟| 肇庆市| 肥城市| 雷州市| 闽侯县| 高雄县| 宿迁市| 杂多县| 新民市| 榕江县| 越西县| 花莲市| 宁武县| 蓝山县| 纳雍县| 工布江达县| 马尔康县| 浙江省| 左云县| 包头市| 常宁市|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