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魯迅的寫作實踐以及他前前后后文章里的話,我們可以體會出魯迅對待祖國文化遺產以及文學藝術的民族形式的深心。在這里,正是立場與方法的表現,魯迅是人民的立場,現實主義的方法。
凡屬富有反抗性的,愛國的,人民的東西,魯迅都愛之若生命。他也便從這些東西里面吸取養料。我們看他怎樣愛屈原,《彷徨》的題辭里就表示魯迅同情于屈原的愛國。“路漫漫其修(長)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為了擔心楚國的危亡,在...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從魯迅的寫作實踐以及他前前后后文章里的話,我們可以體會出魯迅對待祖國文化遺產以及文學藝術的民族形式的深心。在這里,正是立場與方法的表現,魯迅是人民的立場,現實主義的方法。
凡屬富有反抗性的,愛國的,人民的東西,魯迅都愛之若生命。他也便從這些東西里面吸取養料。我們看他怎樣愛屈原,《彷徨》的題辭里就表示魯迅同情于屈原的愛國。“路漫漫其修(長)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為了擔心楚國的危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