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穿衣服磨磨蹭蹭,坐等父母幫忙
春節期間,大街小巷都洋溢著過節的氣氛。小朋友們紛紛穿上新衣,找大人領壓歲錢,結伴出去玩耍。
“爸爸,媽媽,我要出去看電影!”小強也鬧著要出去玩。
“出去玩可以,不過你要自己穿好新衣服才能出去。”爸爸坐在沙發上忙著用手機發紅包。
“可是我不會穿衣服!”小強開始撒嬌了,兩只眼睛很無辜地望著媽媽,他多么希望媽媽能過來幫他穿好新衣服呀。
“你都讀幼兒園大班了,還說自己不會穿衣服,別人會笑話你的。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正忙著在鏡子面前化妝呢。
“自己穿就自己穿,哼——”小強一邊不情愿地開始穿衣服,一邊喊媽媽幫忙,“媽媽,我的手卡住了出不來,媽媽快幫我一下!”
媽媽怕小強著涼,只好過來迅速幫他穿好棉衣。
在上面的故事中,小強原本是會自己穿衣服的,可是在春節期間,由于父母都在家里,他就有了依賴思想,什么都要等爸爸媽媽來幫忙。這樣不但不利于獨立性格的培養,還容易養成拖拉的習慣。
那么父母怎么培養孩子獨立快速地穿好衣服的習慣呢?以下有幾點建議:
1.為孩子選擇安全的、好穿的衣服
父母在給孩子挑選衣服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安全和好穿的衣服。
所謂安全的衣服,就是不會勒住或纏住孩子的衣服。例如,不穿衛衣,因為衛衣的繩子容易勒住孩子的脖子;不穿帶拉鏈的褲子,以防止孩子拉拉鏈時夾住皮膚;不穿綁鞋帶的鞋子,因為鞋帶松開了,孩子容易踩到并摔倒。
所謂好穿的衣服,就是孩子用三個步驟就能穿好的衣服。例如圓領T恤,孩子一套頭,左伸手,右伸手,三個步驟就可完成。如果穿衣服步驟太多或衣服的紐扣太多,孩子很容易就失去耐心。
2.早上跟孩子進行穿衣服比賽
早上,父母可以跟孩子進行穿衣服比賽,并且父母要故意輸給孩子,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第二天,父母可以稍微穿得快一些,孩子為了得到獎勵,也會穿得更快一些。通過這樣的比賽,孩子穿衣服的速度就會變得越來越快。
3.讓孩子做生活小老師,教別人穿衣服
在二孩或者多孩家庭,父母可以讓姐姐或者哥哥做弟弟妹妹的生活小老師,教他們如何獨立快速地穿衣服。通過角色扮演,孩子對穿衣服會更加有自信,更加有成就感。
4.讓孩子明白,他是在為自己做事而不是在為別人做事
平時父母要教育孩子,很多父母交代的事情,其實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例如,吃飯、穿衣、洗澡等,如果孩子自己不做,父母千萬不能代勞,而應讓孩子承擔不做事所帶來的后果。